时间是啥味儿的?
文摘
美食
2022-09-14 18:46
上海
前一阵子一直在思考“时间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这样虚无缥缈的问题,至今没找到答案(当然!)。但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时间存在与否不重要,好不好吃才重要。古人讲“不时不食”,现在看来,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但为了保存食物而生出的料理技术,比如火腿、泡菜,也是另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处世之道。比较巧的是,它们还恰好都很好吃,我猜这其中也有“物竞天择”的原因。在食物与时间的对抗中,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酶、酵母,与时间合力,对食物进行摧枯拉朽般的改造。有些食物敌不过它们,于是腐败了;有些食物顽强抵抗,终于涅槃重生,变成更加美味的食物,等美食探险家们去挑战。在英文中,经过时间洗礼的食物多有“age”作为前缀,比如陈年的酒(aged wine)、熟成的牛排(aged beef)——我们今天就聊聊后者。这些年,“熟成(aging)”这种料理方式在国内越来越流行,牛排馆用它来处理牛肉,日料馆用它来处理鱼肉,经这种方式处理过的食材,轻而易举地身价翻倍。它有什么魔力呢?熟成不算是智商税,可以确定的是,经过熟成的牛肉,肉质更柔软,风味更浓厚。熟成方式主要分两种:湿式熟成(wet-aging)和干式熟成(dry-aging)。湿式熟成需要牛肉在真空密封袋中低温保存,一般在0度左右(-2℃~2℃)保存,隔绝氧气。因为水分的存在,湿式熟成的牛肉通常不会放很久,熟成4周就差不多了。期间,肉本身含有的酶将肌肉纤维分解,使得口感更嫩,所以一些厨师会选择更加难嚼的部位来进行湿式熟成。但很多人认为,湿式熟成的牛肉会有酸味或者令人不悦的金属味,这就见仁见智了。干式熟成在宽敞的封闭环境中进行,一般都有排风系统、且温湿度均可控。在熟成初期,和湿式熟成一样,肉中含有的酶会分解肌肉组织,让肉质变嫩。之后,更多的风味才会慢慢出现,水分流失、风味浓缩,也因为肉长期与氧气接触,干式熟成的牛肉也会有一些坚果味。干式熟成一般较贵。一是因为分量减少,一块经过3-4周熟成的牛肉,水分通常会流失30%。此外,肉表层的部分变得干硬且有霉变,所以在烹饪前会被切除,同样重量的肉,经过不同的熟成方式处理后,克数更少,当然更贵。同时,干式熟成对环境要求严格,设备和场地的配置也要跟上,这可都是赤裸裸的成本呀!相比湿式熟成,干式熟成可以更久,长达2-3-4个月也不是不可以(再久是不是就成了内蒙风干牛肉?)。在上海,有一些餐厅也使用了黄油干式熟成的方式去处理牛肉。这种用黄油包裹牛肉的方法,据我查到,是由一位来自哥本哈根厨师Casper Stuhr Sobczyk(下图)创造出来的。牛肉切割后,先用干式熟成的方式处理4天,之后用厚厚的黄油包裹住,再熟成3-4周。据说这样处理后的牛排,没有湿式熟成的令人不悦的味道,相比于干式熟成,味道也更柔和。但是,熟成牛排大佬“Guga”(上图右)在一期视频中,辛辛苦苦做了黄油熟成和湿式熟成,最后发现他们吃起来竟然差别不大。所以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说起这位Guga大厨,他还做过味精熟成牛排(MSG aging beef),并且大呼上头好吃。被MSG爱好者roger叔叔大加赞赏,并表示过生日就要吃这个“MSG蛋糕”。(咳,夹带私货了…)大多餐厅都选择干式熟成来处理牛肉,比如你会在一家餐厅看到,一大块牛肉被摆在一个黑乎乎半透明的冰箱中,这就是正在干式熟成的牛肉了。在这些餐厅的菜单中,熟成牛排的价格更贵,甚至达到鲜牛排2-3倍的价格。面对这种情况,我辈只能捂住钱包(默默抱怨自己的爸妈怎么不努力),然后扼腕惋惜了。
由此看来,时间的味道,差不多就是熟成牛排的味道,四舍五入也是金钱的味道吧?
更多 Flavor Lab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