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环境特征和明年经营计划

文摘   2024-12-17 11:19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此文计2400字,仔细阅读大约用时8分钟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文:苗兆光,编辑:傅光平

本文系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属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系

导读

2020-2022年,因为公共卫生政策影响,企业经营随时有被打断的危险;中美脱钩的趋势,很多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发展受阻;有些技术变量还看不清。因而,不确定是主要特征。经过2023年的调整,不确定的因素已经变得确定了。中美之间的冲突和脱钩不可能完全和彻底,而是存在一定的界限。Chat GTP等新生技术的诞生,所带来的变化并非颠覆性。新兴技术对产业的颠覆并不会突如其来,为企业留下了一定的学习空间。

一、环境特征: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基于当前的环境判断,2024年面临的最大的环境特征,可能就是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从改革开放至今,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处于一个大的建设周期中,就是国门打开以后,跟西方国家在技术的发达程度上产生了巨大的势能差。当技术、资金都流过来,中国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大市场、大规模制造的优势呈现了爆发态势。加上对华开放的世界市场,从客观上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期,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大建设周期,并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但是,大建设周期近年来已经结束,各行各业进入了连续发展期。


什么是连续发展期?譬如,原来大家都没想到,我们能那么快地拥有私家车和住房,但几乎在短短的几年间,多数家庭都有了小轿车,我国家用汽车的覆盖率有了十分迅猛的增长。住房普及率也很高,人们纷纷从蜗居状态过渡到了汽车和宽敞住房的生活。这个过程需要从无到有的建设。以前,我国的产能是围绕大建设来配置的,包括进入海外市场,都是以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的,海外市场也因此受宜于中国的发展,因为它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填坑过程。


以上都存在建设周期,各行各业现在均出现了饱和,必然会进入连续发展周期,也必然会导致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特征。


尤其是三年口罩,掩盖了企业转型的需求,认为非连续才是经营的特征。但到了2023年,企业经营转型的需求开始变得强烈,多数企业都意识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加剧、低增长和微利的时代。


当然,也有企业表现出了信心不足的倾向。信心不足更多是因为资金、资源不知道投向哪里。按道理讲,企业家有了低成本的资源之后,主要是看机会,只要有机会,他就一定会被发动起来。但当前,当企业家觉得机会无法把握,就会陷入不知道向哪儿投资的迷茫。或者说,很多时候,企业家觉得所看到的领域都不值得投入。因为以前赚钱太容易了,现在再投入的风险很高,营利情况可能大不如前,或者说,达不到所期待的目标,机会就变得不足够诱人了。


而且,这些现象可能不会是暂时的,将会是一种长期的存在。日韩两国在漫长周期内的经历,我们可能同样要面对。这就意味着,在环境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也意味着从理念到行动,都要做系统性的转变。


要知道,我们原来所面临的是大系统环境下的高速增长,企业的年度增长都很高。但现在大系统没有增长,此时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结构都需要调整。因此,2024年是转轨之年,即增长的轨道和增长的方式需要调整。

经营思想转轨年度计划是最好抓手

企业需要转轨,四个方面的相应经营观念应该进行调整。

1

思想需要转化为行动

任何伟大的理念和设想都需要转化为资源怎么配置、行动计划、评价考核、激励分配,否则理想只能停留在高层。企业家和管理高层想问题都是宏观的,都在抽象的理念层面。而本文所强调的转轨、效率和创新,都要从经营思想层面出发,将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行动,否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扰:企业家想的比较前瞻,思路也很清晰,但一个月以后却没有任何动静,一切都停留在老板的脑海里,没有落实于员工的具体行动。所以,把思想层面的东西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化。


对于员工来说,那些伟大的理念和设想并无什么用途,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资源怎样配置到他这里。考核与评价最终也要落实到企业怎样重新定义员工的工作和行为,否则再伟大的思想也是空想。多数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对转轨都是有一定认识的,关键在于大家能否在行动层面做出调整。

2

整体需要转化为局部

高成果是整体协作的结果,高层对整体承担责任,中基层都以个体方式存在于局部,不会天然具有系统思考能力和协作意愿,必须解决整体与局部的鸿沟。所以,思想要转化为行动,要求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必须有整体思考,它是一个整体上的总行为。对企业而言,整体产生的才是结果,局部创造的只是过程。个别部门一枝独秀,对企业的总体收益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当然,高层所思考的总体,也是由企业内部的每个局部组合、结构而成的。

3

人的心智需要被动员

企业成功的资源是人的心智,战略行动需要心智资源的动员。譬如制定战略,员工的思想、心智资源如果不能被动员起来,任何时候,任何伟大的设想都不会有其参与。员工需要被动员起来,才能帮企业家和高层管理团队把他们的想法落地实施,并由高管团队把它系统地管理起来。

4

转轨需要被系统地管理

在当前环境大转折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打破惯性,同时还要在现实经营和转轨之间寻找空间,把转轨系统地管理起来。其实,组织内部唯一的流程就是年度经营计划管理,企业需要做好、管好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把环境变化所导致的高层经营意图的转变,通过一系列活动,转化为员工的行为,转化为企业的政策和资源配置方式。


转轨过程,最难处理的在于打破惯性。组织的惯性非常强韧,因为高层都经历过以往经营思想的驯化,员工的技能也是在原有轨道下培养的,相关的政策当然也会与之配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轨?如何做系统管理呢?


另外,企业的转轨不同于火车的变轨,有扳道工在某个点上扳动铁轨即可,而且火车也可以根据需要停下来。企业的转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作业都不能停下来,现实的经营还得继续,才能为转轨、变革留下空间。在哪些意义上要向现实妥协?又在哪些意义上要瞄准转轨开展活动?其节奏以及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阅后点赞是您的鼓励,转发是播撒福音!

关注卓有识度,即时分享有价值的商业思考与感悟,致力于为企业家提供商学思想、管理方法和最佳实践,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一次真诚对话,破解企业转型升级的困惑

二维码的背后,是千人咨询师的智慧分享

咨询热线:153 0219 3605


卓有识度
传播管理实践与商业原生态案例,分享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观察、见闻、感悟、阅读和心灵,致力于为各类组织和企业的成长提供思想动力和人文关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