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陈群专栏】多件事情一线穿,结构犹似糖葫芦

文摘   2024-09-10 06:03   山东  

多件事情一线穿

结构犹似糖葫芦


——跟张亚凌老师学写作


【佳作赏析】


抱抱曾经的自己

张亚凌


突然滋生出一个很奇怪的念头:抱抱曾经的自己。(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标题——“抱抱曾经的自己”。)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七岁时的那个夏日。(“糖葫芦”结构的第一个“山楂”——七岁的那个夏日发生的事情。)


七岁的我拎起镰刀就跟着母亲走向麦地。


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很快,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想赶上母亲,心一急,手下就出错了。一镰下去,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疼得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日里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得绵绵的,而后撒在流血的伤口上。


母亲知道天很热,热得人直流汗,却不晓得汗水流到伤口的疼。


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叙事之后紧扣标题进行抒情——“抱抱那个小孩”。)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十岁那年。(“糖葫芦”结构的第二个“山楂”——十岁那年的事情。)


那时我上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还是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小小年纪,开动脑筋用废电池里的碳棒做笔,这个不服输的小孩,用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生活中的苦与难。)


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背了,会了,继续写,就当练字吧。后来呀,就有人开始学我了,用瓦片,用木棒——谁在乎用啥呢,反正能学习就行。(不仅聪明还勤奋,用自己发明的笔坚持不懈地写啊写,背啊背,是聪明加努力渐渐成就了优秀。)


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姑娘。我会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自己的办法拉自己一把,谁都会像你一样走向优秀。(叙事之后紧扣标题进行抒情——“抱抱那个小姑娘”。)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十四岁那年。(“糖葫芦”结构的第三个“山楂”——十四岁那年的事情。)


那一年的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最后总说一句,“时间有限,剩下的就不读了”。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在初一,我的作文总被前一任语文老师当范文的。(被前语文老师经常当范文,换了下一位语文老师教,分数高却不被点名表扬,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落差。)


也记得是三月,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年。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叙事之后紧扣标题进行抒情——“抱抱那个小姑娘”。)


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都是努力。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站在这里——至少没让自己失望。(构思巧妙,回望一路走来的小小足迹之后进行抒情与议论,首尾呼应,再次扣题,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有删改)

点评:本文为糖葫芦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中心突出。


(一)三件事构成纵式结构。本文将七岁、十岁和十四岁发生的三件事串联起来,每件事就像糖葫芦上的一个山楂,将成长过程中那个坚强懂事的自己表现出来,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性强。


(二)叙事后加议论和抒情。如叙述完7岁割麦受伤仍坚持的事后,发出“如果可以……,你真是个乖孩子”的感慨。三件事,每件事叙述之后都进行抒情。这种一事一抒情的方式,让读者更快更好地把握作者叙事意图。


(三)首尾呼应且紧扣标题。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标题——“抱抱曾经的自己”;结尾进行抒情与议论,呼应开头,再次扣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仿写题目】


(一)仿句练习。

例句: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二)仿写紧扣标题的抒情段。

例段: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三)以“走近,彼此温暖”为题进行仿篇练习。


【优秀习作】


走近,彼此温暖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四中学 

杜怡蕾


生命与生命的走近,是缘分;心灵与心灵的走近,会温暖。——题记


“宝贝儿,想学钢琴吗,妈妈来教你。”当您掀开客厅角落里那个黑白相间的庞然大物时,我瞬间没了兴趣。可看着您的视线在琴谱上仔细航行,我笑了,觉得您好用心。后来我才知道,您并不会弹钢琴,为了我,自学了钢琴。


那年我5岁,您28岁,您走近我,温暖我。


“下课了!”“外面下雨了!”雨下得很大,我躲在传达室的屋檐下发愁……雨幕里,奔来一个身影,又高又瘦,是您!我朝您挥了挥手,您看见我,朝我跑来,一把拥我入怀,巨大的伞稳稳地罩在我的头顶,我的衣衫。


那年我10岁,您33岁,您走近我,温暖我。


您快过生日了,想起每年我只会吝啬地说一句生日快乐,您就开心得不得了,内心不免有些愧疚,再也不能这样敷衍了,我精心制作了一张贺卡。生日那天,像爸爸送您玫瑰花一样递到您的手里,您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嘴上挂笑眼角却已湿润,


那年我12岁,您35岁,我走近您,温暖您。


那个冬天,您为我去买一本练习册,一遇上大风就头疼的毛病又犯了。我给您找药,倒水,送到床头,扶您坐起,您哽咽着服药喝水,我又将您的被角曵好,看您安然熟睡。


那年,我13岁,您36岁,我走近您,温暖您。


亲爱的妈妈,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不知道,我们母女的缘分需要前世的怎样修行,但我知道,今生今世,我们要彼此走近,温暖永远。


点评:小作者围绕标题选取了成长过程中的四件小事,分别写了妈妈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妈妈的回报,这四件小事按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就像糖葫芦一样被温暖串联到一起,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已发表)


陈群,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河北省张永军名师工作室成员,陕西特级教师张亚凌名师工作坊成员,昌黎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语文湿地专栏作者,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作家协会会员,市级优秀班主任,昌黎县教育系统领读者联盟第二任理事长,《快乐作文(初中版)》“我们的写作故事”专栏作者,课例多次获各级奖励,多次在市、县级活动中做经验分享,多篇作文研究发表在《快乐作文》《作文周刊》《语文周报》等刊物上,自己及学生多篇作品发表于《中国教师报》《学语文之友》《快乐作文》《燕赵都市报》《秦皇岛晚报》《碣石风》《昌黎日报》等刊物上。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