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王玉玲语用教学研究(10)】斯人已逝 思念永存——《周总理,你在哪里》课堂实录

文摘   2024-09-19 06:01   辽宁  



斯人虽逝,思念永存

——《周总理,你在哪里》课堂实录

文/王玉玲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创情导入

师:臧克家有一首诗叫《有的人》,诗中有这样的话:

屏显: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师: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虽然离开了,但他永远被缅怀,被铭记。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就是这样一位伟人。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怀念他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

2.聆听朗诵

师:首先,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诗歌的配乐朗诵。

3.初谈感受

师:听完了朗诵,请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生:这首诗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思念、怀念之情。

生: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反复修辞。

师:对。这首诗歌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反复修辞,表达出对总理深挚的怀念。接下来,我们就聚焦反复修辞,通过反复深入理解诗歌,也通过诗歌进一步掌握反复手法。

4.介绍反复

师:先来对反复修辞做一个了解。

屏显: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有词语反复、短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

师:反复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反复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反复是否连在一起分为连续和间隔反复,根据反复的句子成分可分为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的反复。

诵读品析,理解反复

1.看句

屏显: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师:诗歌一开始,诗人就反复呼唤,反复追问。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好反复。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大家选择一个句子评价一下。

生:在读“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这句时,将第二个“你在哪里”读得慢了、重了一些,这样,就更能表现出人民在反复寻找、反复呼唤周总理,更能表达人民对总理的思念之情。

生:将两个“想念你”也重读了,两次想念,传达出人民对总理无限的怀念之情。

师:那第一行呢?

生:因为是开篇第一句,读得比较平静。我觉得反复的“好总理”要重读,比第一个“周总理”要稍慢一些,这样不仅传达出了反复呼唤及对总理的思念之情,也用一个“好”字表达人们对总理最高的评价,无限的爱戴。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我们带着理解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诗歌运用反复修辞,能够更强烈地传达出人民对周总理深切地热爱、无尽的哀思与怀念。

2.看段

屏显: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上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答:

“啊,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师:诗歌的2——7节具体描述了我们寻找周总理的过程,依然在表达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我们配合朗诵,将这种情感读出来。

2——4节每组读一个小节,第5节老师来读,第6节全班齐读。

(师生诵读)

师:其实这一部分的意思只需要第6小节就可以表达清楚了,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写这么多小节?删去其它小节可以吗?

屏显:



去掉23457小节,只留第6小节,可否?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生:不可以。这几个小节详细描述我们寻找总理的过程,从高山、大地,到森林、大海,再到天安门前,更具体地表现出“我们找遍整个世界”,表达出人民无比渴望找到总理、见到总理的心情,表达出人民对总理的情感。

师:更具体、更详细。正确。

大家还可以从总理的角度思考。

生:这几节想象总理工作的不同画面,第3节是和农民在一起,第4节是和工人,第5节是和战士,第7节是和国家事务有关。这些小节合在一起具体写出了总理的忙碌与操劳。

师:对,这五个小节的反复,不仅表达人民对总理的感情,更让我们看到了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读出了一位丰富的总理形象,怎样?

生:革命一生、关心农业、关心工业、关心国防。

生:和人民同甘共苦。

生:为革命呕心沥血,为国家无私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

师:在不断地反复中,诗人对总理这些崇高品质的赞颂之情也更加凸显。

那么,这几个小节的反复在诗歌形式上有什么表达效果吗?

生:让诗歌形式整齐。

生:有《诗经》那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感。

师:这种反复的旋律,还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浓烈的怀念的氛围。

总之,这些反复,塑造形象、表情达意,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感。

3.看篇

屏显: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啊,想念你

——————……

师:我们再来看诗歌的开头与结尾,男生读开头,女生读结尾两节。

(生朗诵,师指导学生读好反复)

师:从反复的角度,说说首尾这样安排的效果。

生:开头寻找,后面说“在这里”,“在一起”,“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在人民心里”,开头表达“想念你”,结尾反复,这样,首尾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生:开头用反复表达想念,结尾再次用反复表达想念,呼应中思念之情更加深切、浓烈。并且结尾使用了省略号,表示诗歌虽然结束了,但人民对总理的想念并未停止,这种怀念一直在。

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1.总结归纳

师:我们对以上的学习做个总结。假如这首诗歌没有了这些反复会怎样?

屏显:

假如这首诗歌没有了反复?

生:就太单薄了,也就不深情了。

生:人民对总理的思念之情就没有那么深了。

生:总理的形象就不具体了。

生:没有了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师:假如没有了反复,这首诗就不是诗了。读——

屏显:


假如去掉了反复,就没有了诗歌反复咏叹,回环往复的节奏感;

假如去掉了反复,就弱化了总理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假如去掉了反复,就淡化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与深切怀念之情;

……

师:这样,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反复修辞的作用。读——

屏显:


反复的作用:

调整节奏,回环往复,增加音乐美感;

强化语义,凸显内容,加深读者印象;

细致描绘,生动展现,力求明晰形象;

反复咏唱,直抒胸臆,强化作者情感;

……

师:从形式上来说,反复让诗歌更具有音乐美感;从内容上来说,反复更能凸显内容,突出人物形象,更能强化作者情感。

师:最后,让我们在朗诵中理解反复的效果,也在反复中表达对总理无限的爱戴与无尽的怀念之情。

(出示朗诵脚本,学生朗诵)

2.学以致用

屏显:


1.尝试从反复的角度赏析学过的一首现代诗歌;

2.以“怀念”为话题,写一首诗歌。

要求:使用反复修辞

附:学生作品

忆守常先生

王  晨


在历史的长河中,

先生如同璀璨的星辰,

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在风雨交加的年代里,

他如松般屹立不摇,

他是不屈的脊梁。


他的声音,

如晨钟暮鼓。

回响,回响……

在历史的长廊中,

激荡着真理的回声,

唤醒了沉睡的灵魂。


他的文笔,

如出鞘利剑。

挥舞,挥舞……

在时间的卷轴上,

刻下了不朽的篇章,

点燃了思想的火焰。


他的足迹,

如星辰轨迹。

延伸,延伸……

在革命的道路上,

留下了坚定的印记,

指引着迷茫的旅者。


他的精神,

如春藤缠绕。

传承,传承……

在民族的血脉中,

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激励着后来的奋斗者。


李大钊

——这个名字,

在历史的洪流中,

永远璀璨,熠熠生辉。

室迩人遥

雷雨嘉


似是春雨捻了柳梢,

你与我在院子中一起欢笑。

你是初春的蝴蝶,

为我寻觅最美的花卉。


似是夏蝉叫醒繁星,

你与我在门房中一起纳凉。

你是仲夏的萤虫,

为我点亮夜晚的黑暗。


似是秋风吹动落叶,

你与我在庭前一起漫步。

你是清秋的枫叶。

为我点缀秋日的美色。


似是冬雪覆盖大地,

你与我在门口一起卷雪。

你是暮冬的暖阳,

为我融化冬日的严寒。


最后,

初春没有了蝴蝶,

仲夏没有了萤虫,

清秋没有了枫叶,

暮冬没有了暖阳,

而我,

也没有了你。


遗憾提笔,

又嫌字句贫瘠,

四季都看不过去,

替我轰然,

替我说,

“姥姥,我——想——你”。


故乡的枣树林

孙乔喧

记忆随风飘来,

往事浮现眼前。

那一片枣树林,

是我童年的乐园。


遍野金黄的季节,

我们手拉手,

穿过菜园,

穿过田野,

来到枣树林。


你在树上,

挥动竹竿,

下起一场绚烂的雨。


我在树下,

舞动双手,

捡起一篮璀璨的宝石。


打着打着,

捡着捡着,

我们长大了,

童年就留在了那里。


如今啊,

那片枣树林不在了,

与我一同打枣的人也不见了,

只剩一片静寂。


那片枣树林,

成为我心中永远的怀恋。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