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评课】刘国兰:以“花”为线精巧串珠,课堂活动删繁就简 ——评刘艳红课例《紫藤萝瀑布》

文摘   2024-09-17 06:00   山东  

以“花”为线精巧串珠,课堂活动删繁就简  



——评刘艳红课例《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全文景物描写细致传神,文字简洁精练,情感抒发及主旨表达的委婉含蓄,带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刘艳红老师在深入研读文本后着眼于“花”,聚焦在“花与人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主题的解读,开发主题型课例《紫藤萝瀑布》值得我们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第四学段的“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中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刘老师的课例教学目标明确,旨在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同时,刘老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通过文学作品质味人生、感悟生命的深刻内涵。这样的目标设定既符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刘老师基于对主题的深入研读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语言活动与语言实践,形成生生、师生的课堂互动过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以“花”为线巧串珠,结构清晰层层推进


王君老师经常提到一节课要“眉清目秀”,结构清晰,李政涛老师在著作《新时代的好课标准》中也提到一堂课要有清晰的环节,刘艳红老师的课例《紫藤萝瀑布》较好的体现这一特点。这节课导入环节后,依次从“赏花之美”、“忆花之痛”、“解花之语”、“悟花之情”逐层深入展开,每一个环节紧扣“花”,从语言赏析到情感体验到人生感悟引领学生在文本中穿行,不断与作者对话,思维进阶式上升,形成自我的人生体验与感悟。“赏花之美”这一环节通过欣赏紫藤萝的美丽形象,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忆花之痛”通过对紫藤萝曾经遭受的破坏和痛苦的记忆,引发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生态问题的思考,增强环保意识;“解花之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解读作者通过紫藤萝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悟花之情”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感悟自然的同时,体味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中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进阶,比如在“赏花之美”环节中,第一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享收获。起初觉得这个活动设置过大,且不够聚焦,但学生的回答还是较好的形成对文本的初体验,这也是刘老师需要的效果,很自然就过渡到引导学生赏花之美,这里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研磨写紫藤萝的句子突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妙处以及藤萝的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做铺垫,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本堂课的重难点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与感悟生命,刘老师通过逐层的推进得以实现。先“赏花”看到如此旺盛的紫藤萝引发回忆“忆花”,回忆在特殊时刻藤萝也经历的浩劫,但如今却也开的如此富有生命力,于是自然过渡到“解花”,明白了“花与人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解开心结,上升至“悟花”,感悟生命的真谛,以“花”为线精巧串珠,至此,又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总结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妙处,本课的重难点便得以突破。


二、课堂活动删繁就简,紧扣文本领会情感


基于对新课标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现语文学科的性质,语言文字应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与理解的能力,所以创设有质量的课堂活动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极力追求的。我们来看课例《紫藤萝瀑布》。刘老师从读、说、写入手设置几个实践活动:一是赏花之美的句子的赏析,并把第二段诗情画意般灵动的文字,改成了一首诗,教师配乐朗诵,然后让学生开展朗诵训练;二是借助课外资料助读联系课内外探讨文本更深的内涵;三是情境写作“请为你的书签写上一句花语。”。《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特别是描写藤萝的那几段文字文质兼美,生动又活动,学生在找寻文字的密码的同时不断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感受文字的美,比如揣摩紫藤萝的特点这一环节中,教师设置问题:“盛”体现在哪些方面?“乐”体现在哪几个句子?运用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语言特色?你来读读……在不断的追问与朗读体验中与学生一同探究紫藤萝的特点,特别是教师自己创作诗歌引导学生换种语言形式来加深对“藤萝”美的感受,这是非常可贵的。情境创设环节新颖有趣,通过为书签选择紫藤萝花的图片并配以花语的形式,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学习氛围中。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旨和感悟生命情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老师在设置课堂活动时关注到文体特征,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指向“托物言志”的教学重点,最终引领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贯通读、说、写,教师立足语言学用、思维训练、感情熏陶,让学生感受课文学习的美感,学生在体验、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传情达意,最终受到感情濡染。


整体来看,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环节过渡自然,活动设计富有创意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显示了刘艳红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简介:

刘国兰,初中语文省级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工作室成员,热爱生活,热爱语文,愿撑一枝长蒿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尤其强烈谴责以学科网百度文库豆丁网等为首的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






感谢阅读,点个“在看”再走吧~~~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