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讲座回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二)

文摘   2024-09-18 06:02   河北  



扫码可回听。9月7日晚,秋初星月里,语文湿地、青春语文大家庭聆听了张如意、李红玲两位老师带来的一场温暖动人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讲座结束后,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沸腾一片,青春家人们纷纷发表听后感言,群内瞬间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都说出了哪些激励人心的滚烫话语——

陈硕:讲座观感: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优秀的父母在托举他。从两位父母与孩子的故事里,我看到了高质量陪伴。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让她获得足够的爱,让她有安全感,让她的心理也健康成长,让她知道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如何去做,她才会在成年之后独立而坚定,才会是真正的优秀!
如意大哥给的法宝——文字沟通与记录真的很棒!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喜欢听大人的喋喋不休,而文字,更能娓娓道来滋润孩子内心。而将文字做成嫁妆,无疑是将时间流淌下的爱意织文成锦,为女儿披上最美的婚纱。我的女儿,那么可爱的女儿,我时常回想,会不会在她上学以后,我们之间会鸡飞狗跳,会不会相看两厌。但我越来越有信心不会。这么多优秀的前辈们教给了我育儿真理,我也愿意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

陆艳:讲座听后感:爱是行动 不是空想

曾几何时,妈妈的话成了唠叨的代名词。
昨晚,听完两位“金牌”父母的讲座,想起M.斯科特.派克说的“爱是行动,不是空想”。
如意老师作为父亲,用百封信件留下亲子沟通最好的纪念。
诚然,孩子大了以后,他们的时间有限,跟父母待在一起的空间也有了限制。但是,文字拉长了时间,扩大了空间,还变成了历史。口头语言变成文字,让爱成了行动,也给爱留下了缓冲。
红玲姐姐一直是我的偶像,她做事细致,为人热忱。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句话用在红玲姐身上没有任何问题。
她跟孩子爸爸细心到安排好女儿的一日三餐的安排。
哪怕只是一个宵夜,都会想好如何有营养,如何更高效。
高三娃的一言一行,红玲姐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孩子堵心时,给予智慧开解。
孩子欢心时,给予情绪同频。
孩子忧心时,给予真诚相助。
总之,孩子们之所以优秀,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还有父母的智慧陪伴。
重要的方法,就是把爱变成行动。少说多做,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陈丽:讲座观感:

又遇见感人肺腑,也催人深省的讲座。
如意老师是一名爸爸,交通工具和书信记录了他一路用心用情地陪伴。交通工具在变迁,陪伴方式也在变化,从女儿幼儿园时代的参与者,到小学时代的被分享者,再到初高中时代的以听为主或静音模式。
我回想自己在上学的路上总是急于纠正六年级的儿子言行的种种错误,让儿子觉得自己总是被否定,我愧疚但是也困惑:我是否有改变自己的勇气?我是否有让孩子带着错误前往的底气?再听书信的故事,100封书信是精神食粮,也是嫁妆,也让我茅塞顿开,我可以学习如意老师,在孩子出现困惑的时候,不着急语言纠正,而是在合适的机会,呈现一封纸短情长的书信!
红玲老师是一名妈妈。培养出两位极其优秀的女儿的她分享了“金牌保姆”的修行法术:
一是做好孩子的“起居舍人”; 二是做好孩子的“心灵体温计”; 三是做好孩子的“粮草运输站”; 四是做好孩子的“爱心避风港”。
特别是最后讲到女儿诺诺和同桌亚琦的故事,让我泪目。在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家庭负担之外,她耗费许多精力去帮助女儿的同桌,这是一份灵魂深处的善良,更是浓浓的母爱。因为爱孩子,所以想方设法帮助孩子。生活在广东这样快节奏远距离的地区,我时常觉得我的孩子与同学之间其实缺少这种纯粹美好的链接,孩子也常常觉得有些失落。也许作为妈妈,我也应该像红玲老师一样,努力尝试去做,去帮助孩子。
君师说,青春没有叛逆期。孩子遇见对的家长,一辈子都不会叛逆;遇见不对的家长,一辈子都在叛逆。下一次当我们教育孩子觉得崩溃无助的时候,就回想青春语文家人们的故事,给自己重新出发的力量吧……

陈韵:为人父母,是一场心胸与智慧的修行——听张如意老师与李红玲老师讲座有感

白露时节,夜半微凉。今夜因两位智慧父母的育娃分享而变得珍贵不已。

(一)

拥有一位耐心且极具慧心的父亲,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从这点上来看如意老师的女儿坐拥“万贯家财”是毫无疑义的。
一位父亲,能做到在孩子的成长中不缺席已是可贵,如意老师不仅如此,他还能做女儿成长路上的参与者、倾听者、陪伴者、激励者、解惑者,所以孩子与他成了无话不交流的“朋友式父女”。是的,为人父母,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心胸,不断寻找智慧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孩子才会在长大的过程中,甚至到了青春期,依然愿意选择信任你,依赖你。

(二)

和红玲姐相识源于我在湿地的第一次交流分享,当我把所有资料打包交给她后,她不但进行了细心地审阅,而且还给了我很多细节上的指导。再后来我进入青语编辑部、运维转稿站,一直跟着红玲姐一起工作,也是这段共事的时光里,越发让我感受到红玲姐的温暖亲切,感受到她做事的认真与踏实。
正如红玲姐在讲座中所说“行胜于言”,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仍没有停止自我的成长,她利用等孩子上兴趣班的空隙争分夺秒地读书。她没有说教,但我相信“读书是一件美好且重要的事”这颗种子早就埋在了孩子的心里;她在最繁忙最紧张的阶段,依旧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来为诺诺同桌报考专项志愿,并为其准备高考资料,帮她解决后顾之忧。她没有说教,但我相信“善良与帮助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这一信念早就根植在孩子的价值观里……
红玲姐说,陪娃的过程中都是一地鸡毛。我相信她说的是真话,但是红玲姐也好,如意老师也罢,他们却都能把一地鸡毛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这一定与他们的心胸、与他们的智慧密不可分。感动!感恩!心向美好,慢慢修行!

何庆华: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聆听红玲老师讲座有感

聆听了红玲老师的育儿经,深深感受到好妈妈才有好儿女,妈妈的陪伴才是对女儿最长情的告白。红玲的金牌保姆当之无愧。
最欣赏红玲的几点陪伴之法。

亲子共读是家庭主要生活方式。

培养读书习惯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奢侈的人生礼物。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读书的种子,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一生与书为伴的孩子,必然精神富裕,生活高质。
生活缤纷多彩,无论陪伴孩子走到哪里,先要给孩子开辟一个独立安静的读书空间。红玲老师的固定书桌就是最妙之法。这样孩子可以专注学习,专注读书,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愉悦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条件。

有爱才有家。愉悦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里,孩子的思想是自由的,孩子的灵魂是放飞的,孩子的心中是有爱的。这样家庭氛围下的孩子定然自律自强,勤奋好学,与人为善,阳光向上。所以红玲老师的小女儿在高三阶段,能努力自我学习,当遇见学习压力太大,睡眠不好,回家就想躺平,住校则要自己洗衣服等情况时,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有效沟通,得到父母大力支持。为节约孩子高三宝贵时间,红玲老师毅然放下当前优渥生活条件,就近租房,全程陪读,无微不至做好后勤保障。而且生活有序,陪伴得法,生活关照无微不至,日复一日,坚持不变。

高三,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生活营养师,更要做孩子精神疗愈师。

超强度的高三压力,考试受挫是常有之事,孩子情绪波动在所难免。父母的爱和陪伴要在细微处,善于察言观色,智慧心理疏导,让孩子心无挂碍,心无旁骛,奋力前行。
红玲老师的智慧疏导和用心陪伴在于向书本求法,如王开东老师的《惊心动魄的启发》、王君老师的《一路修行做女人》等;向他人求助,如向青春语文工作室优秀姐妹求教育儿经,向班主任老师寻求支持力;自主赋能伸援手,对女儿同桌的无私帮助,感动了女儿同桌,更感动了自己的孩子。这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更是互利双赢,共赴美好。当两孩子携手同步清华园时,这是孩子一辈子的同学情,也是父母一生的光荣史。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父母最优质的陪伴,祝愿所有孩子都能在父母最优质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卓越成长!

梁平霞:好父母就是好学校

9月7日晚8点到9点,湿地家园的张如意老师和李红玲老师在湿地成长学院分别分享了自己培养优秀女儿的经历。
我在羡慕景仰的同时,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和千千万万的学生孩子。如果千千万万的老师和千千万万的父母都有张如意老师和李红玲老师这样尊重孩子的心,陪伴孩子的情,深育孩子的意,自信前行的根,那么千千万万的家庭就会以千千万万种方式走进幸福、美满和如意的生活中。我们且从张老师和李老师的成功中撷取美丽的花朵,芬芳自己的行程。
第一朵花:陪伴。
从张老师和李老师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分别为父为母的他们,在孩子来到世上后,一路求学一路陪伴,及时为孩子提供成长路上需要的精神富养。
第二朵花:尊重。
从张老师和李老师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分别为父母的他们,一点没有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呵斥,而是遵循孩子的身心规律,幼时参与孩子的成长,少时聆听孩子的成长,青年时陪伴孩子的成长。不做强势父母,时刻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尊重孩子的身心需求。甘做篱笆,给幼苗以充分的成长空间,一路呵护成大树。
第三朵花:入心。
孩子的成长路上难免有各种困惑与情绪,张老师的静静聆听与李老师的巧妙询问,都是保证孩子心灵健康积极的法宝。无论任何人,只有内心的块垒瓦解、移除了,才会有愉悦的心情继续上路。所以为孩子准备温暖的怀抱,以巧妙的方式排出孩子心中的不快,走入孩子的内心,时刻做孩子心灵的呵护者,让孩子以最充足的时间和信心面对前路,这是铸就伟大的前奏。
第四朵花:和谐。
无论是张老师的书信交流也好,还是李老师的亲子阅读、同伴共进也好,生活中和谐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都在为孩子奏响勇敢前行的音乐,让孩子乐处其中,自然就有了勇敢向前的力量,一家人的幸福也在和谐的日常中得以保障。
好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学校,让我们在张老师的书信育心法与李老师的行胜于言法中获取力量,撷花前行,让自己成为孩子值得依赖与信任的殿堂,让殿堂芬芳温馨。与千千万万的父母一起前行,将好父母与好老师的角色进行到底。

陈海波:讲座观感——

偶尔会在大群里看到如意老师出现,凭直觉感觉如意老师应是一个幽默风趣,但绝对也是粗疏大咧(或说山东男人的豪爽)之中年男性公民。昨晚听了其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原来人家是一个如此细腻而柔软的父亲,爱女儿爱到无处不在,爱到滴水不漏,爱到欢天喜地。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的爱,竟然都是和女儿的双向奔赴,都是女儿甘心情愿将所有的困惑、烦恼不回避、不遮掩地对其和盘托出(偶尔还会和其说到母亲的发脾气),这份信任和坦诚,绝不是每个父亲都可以拥有的,如意老师做父亲可谓是大智慧。
不必说陪女儿一起以身作则的练字,不必说每天为女儿指点迷津而写的那一沓沓答疑书信,也不必说他从未缺席的对女儿每一次成长的记录,单是女儿上下学的路,从自行车、电瓶车,到轿车的接送,就不是每一个父母能做到的。(这让我想起李刚,突然发现,如果智慧的父亲爱孩子,真是孩子的大幸也。)为如意老师和李刚老师各点200斤大赞。
红玲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温婉贤淑但是能担责能抗事的存在,虽然我们的对话不多,但每一次红玲老师的话语都会带给我温暖,一种坚定而真实的温暖。可以想见她对自己女儿的培养,“金牌保姆”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我突然想到写文章这事,作者往往会用两条线来行文布局,恍觉红玲老师在培养女儿成长的路上,也像是有两条线:一条是明亮亮的作为母亲的大爱和包容;一条隐秘秘的,作为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规则牵引。当然,这规则的牵引是浸润着母爱光辉的。你看,她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想着把孩子送到兴趣班培养爱好特长,她在女儿学习很忙的时候,哪怕一个吃饭的空隙里也要和孩子分享一本书的精华……所以,每个周末,当孩子们都在睡梦中的时候,红玲家的女儿六点钟已经晨练结束进入学习的状态了。
什么是优秀,优秀就是让孩子在心灵上有爱的安全感和富足感,优秀就是让孩子拥有内驱力执行力,优秀就是让孩子懂得规则意识,自信奋力向前,然后,把优秀演绎成一种生活的习惯。
写到这里,后悔和红玲老师接触晚了,接触少了,此生我已没有了重新培养孩子的机会,那就做一个呐喊者,孩子还小的家长们,快来做一个像红玲这样的“金牌保姆”吧,她的修行秘籍如下:
做好孩子的“起居舍人”!做好孩子的“心灵体温计”!做好孩子的“粮草运输站”!做好孩子的“爱心避风港”!
愿所有的父亲都能像如意老师李刚老师那样做父亲,愿所有的母亲都能像红玲老师这样做母亲,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幸福和学术的路上,顶峰相见!

谢依真:互促成长,爱而留痕——听张如意老师讲座《我和女儿共成长》有感

摩托车、电动车、私家车,父亲、女儿,上学、放学,参与着、倾听着、静静陪伴着,十五年时光,看着女儿从纯真可爱的小萌娃成长为优秀的大学生,如意老师领悟到“爱的真谛是尊重”,这是付出爱的时光,也是收获智慧的时光!
害怕亲友过度关心学业成绩、对自己长相不自信、不知如何应对同伴求助、敏感于隐私被侵犯……这些青春期的烦恼,是孩子们成长的共同烦恼,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毫无芥蒂地向父母敞开心扉,更难得有父母能够如此耐心地用长长的文字具体而微地回复疏导,而如意老师做到了!从父亲角色来看,这一封封书信,是父爱的絮语;从教师角色来说,这也是最生动、最有切实价值的教育领悟。
都说中国式家教是父亲缺席的家教,但韶瑾姑娘却幸运地得到了父亲从未缺席的高质量陪伴,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女儿的幸福。
我不由代入感极强地想象,当韶瑾姑娘披上婚纱走上红地毯的那一天,一张张父亲搭载女儿上学、放学的照片循环播放在婚礼现场,一本书写了100封家信的精美书册由父亲郑重交到女儿手上的时刻,那该是女儿多么动容、多么骄傲的时刻!
这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才情的父亲对女儿的爱的表白,也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生活深挚热爱而刻下的美丽印痕。
如意老师的表达方式轻易地唤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们很多家庭都是在“车来车往”中接送孩子、陪伴孩子,直至成年。而我也曾一度用文字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但遗憾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心灵关注日渐减少,这样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淡忘。而如意老师的讲座,让我看到了他的恒心、专注和爱的绵长,也再一次唤醒了我“板结”的慧心——关心孩子的心,也是关心我们自己的心,用文字表达,是避免心灵被生活蒙尘的最好方式。
如意老师说:这些信,既是对女儿的疏导,也是自我疗愈。的确,我们要感恩孩子,正是因为爱的付出,我们收获了自我的同步成长。
今年,我的孩子也成为一名大学生,新的征程,向优秀的兄弟姐妹学习,爱而留痕,互促成长!感谢如意老师的真诚分享!

季现辉:

感谢师父和兄弟姐妹文章、讲座真好,不仅我受益,我们家长也跟着受益,感恩!


陈志红:讲座观感——

文字成为父女间独特的浪漫

如意,这个名字听起来真的像一个少女的名字。我一直以为张如意老师是一个浪漫的少女。直到他今天晚上特意证实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性。我们才发现此如意,非彼如意。
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倒是觉得这个名字非常适合他。他温情陪伴女儿的过程就是令人如意的。甘之如饴,万事如意。张老师的陪伴自然而朴素,诗意而浪漫。他温情的陪伴,让女儿幸福成长。他说陪伴不是干扰,不是打扰,而是尊重和倾听。
小时候听女儿讲幼儿园的故事,中学时代听女儿青春期的故事。我很多时候梦想中的,温馨的父女情景就是像如意老师和他的女儿一样。用摩托车或者自行车载着自己的女儿,女儿坐在后面巴拉巴拉地讲着自己的事,爸爸在前面安静的倾听,幸福的微笑。你们一定在很多的杂志或者海报上都会看到这一幅温馨的画面,那不正是如意老师和他女儿真实的写照吗?高中时代女儿坐在小轿车里不言不语,闭目养神。因为学习是辛苦的,修身养心才能蓄能。如意老师这个时候仍然是安静的陪伴,开启了闭音模式。
我看到了一个温暖如春的父亲。父爱如山用在这里最贴切不过,父亲是沉稳不语的大山,女儿是沉静自修的树苗。最令人感动的还有如意老师用文字陪伴女儿的成长。如意老师很多时候是无言的,无言的陪伴,让女儿更加独立,更加有自我的意识。文字是无声的,如意老师再次用这种无言无声的陪伴,让女儿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如意老师说等他写到100封信的时候,他就打印出来,集成册子送给出嫁的女儿。大家脑补一下这个画面是多么的感人幸福,温馨浪漫。这样的婚礼是会令所有的嘉宾动容的。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去参加这样温馨而浪漫的婚礼,感受这份温暖的父女情。文字成为父女间独特的浪漫。这份浪漫专属于如意老师和他的女儿,也为我们带来了温情的画面。

把陪伴做到了极致

红玲老师的两个小棉袄令无数人羡慕,我们迫切地邀请她来为我们讲座。果然名不虚传,优秀的女儿背后一定是有优秀的父母。红玲老师和丈夫的长期陪伴,让两个女儿成长得非常优秀。为女儿阅读绘本,为女儿购买书籍,为女儿报兴趣班,培养她的各种兴趣爱好。这是在开拓女儿的眼界,开启女儿的心智。所以当女儿在中学时代时,红玲老师就可以用书中的故事来开导女儿。在阅读中浸泡长大的女儿是有慧根的,一点即通。
红玲老师在陪伴女儿的过程当中极富耐心和智慧。十几年来细致温馨的陪伴,把陪伴做到了极致。红玲老师称自己是“金牌保姆”,这样的保姆是女人一生的职业修炼。只有静心修炼,才会达到如此的境界。我自认为在饮食方面,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相比红玲老师的长期、细致的照顾,我只能说我只是在应付了。听完红玲老师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我今早立马静下心来为孩子做一顿美味可口的早餐。边做早餐边做家务,边听着红玲老师的讲座。我内心是沉静而幸福的,我期待每一个这样有着温馨烟火的早晨。谢谢红玲老师,用极致的陪伴的故事再一次治愈,疗愈父母们。
红玲老师的母爱是一种大爱,不仅用心全力地托举自己的女儿,还尽自己所能托举女儿的朋友。当女儿的朋友失去了父亲,父母没有能力为自己的高考专项志愿填报尽力,红玲老师接过了这个重任,成全了女儿的朋友。女儿和朋友双双不负众望,考上了清华大学。红玲老师说她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不希望女儿的朋友那么优秀,却失去报考专项志愿的机会,但这份善良和大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红玲对自己女儿的爱,还有对他人的大爱。这样优秀的妈妈,女儿怎能不优秀呢?红玲老师把陪伴做到了极致,也把母爱做到了极致。我们非常有幸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感谢如意和红玲两位优秀的爸爸妈妈传经送宝,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更加沉静、用心陪伴自己的子女成长。好老师也是好父母。再次为你们点赞。
陈志红 2024.9.8

唐娟:讲座观感——

语文湿地教师成长学院公益大讲堂这次推出的是张如意和李红玲老师的家庭教育专题分享。
我是补课,昨晚补听了张老师的,今晨补听了红玲老师的。

启发一:不抱怨别人,只反省自己

张老师我不太熟悉,联想到后来他在讲座中强调自己的男性身份时,真的很有意思。作为一个父亲,能将那样耐心和细腻给予女儿,委实不容易,也确实伟大。不说其他,单看张老师给女儿写了100封信,就足见他用心用情之独到。
优秀的子女身后,是站着优秀的父母。当我们抱怨孩子的时候,更多地应该反思,我付出了什么?我做得够不够?我的方法对不对?其实当我这么想时,就已经汗涔涔而心战战了。我也有个女儿,她是怎样地在我的无知又无畏的野蛮管束中生长起来的?如果可以从头再来,我会变得更好吗?

启发二:孩子在进步,父母也要成长

想对而言红玲老师作为青春语文前辈型的存在,我不仅久闻其名,也因学习中的需要,添加了她的微信——她也是语文湿地公众号运维团队成员之一,我的为数不多的发往语文湿地的投稿,经由她得以呈现。这个假期里对红玲姐的了解又增加了:“两个女儿的妈妈”“一个女儿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一个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本科”这样的信息标签。
通过红玲姐在讲座中的介绍便也知,学霸不是一日三天练成的。首先早期的父母陪伴阅读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涵括了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各种要素,包括开阔的视野、等待的耐心、坚持的恒心……以及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子女间形成的彼此信任的关系、互相交流的习惯等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红玲姐只说是孩子婴幼童时期的做法,但我相信,这在她的家庭里就是一个长期的习惯。这个习惯,不仅持续地对孩子产生正向的影响,也促使父母家长不断成长进步。
在介绍高三陪读生活的内容时,其实也体现了这点。虽然大女儿也经历过高三,但条件不一样,她也就没直接复制经验。在陪伴小女儿的一年中,虽然女儿已经足够优秀,但她也仍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比如在工作和家务安排上的平衡,比如主动地帮助女儿的同桌填报高考信息(这一点,特别打动我。红玲姐非常实诚,她在介绍的时候,并不拔高自己的出发点,很真诚地如实表述,主要是担心女儿的担心,不想让女儿分心,其次才是帮助别人。我觉得社会也需要弘扬这样的“顺便”,我们在做一件有助于自己的事的同时,也成全了别人,美美与共,多好。同时,她也谦虚地不断请教别人,比如从李刚老师的太太那里了解到,要“察言观色”,便立即用上这方法。并更进一步升级此办法,与孩子的班主任形成“内接外应”的配合。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父母之外更有父母。对此反省,我作为一个妈妈,修炼之途仍漫漫。

丁慧真:讲座观感 ——

听了那么多家庭教育的宝典,我为什么还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娃?
昨晚听了如意老师和红玲姐的家庭教育讲座,陷入深深思考。
如意老师跟女儿的父女关系甚是亲近,在经常性陪伴女儿的过程中,能作为一个容器全盘接受女儿各种想法,给女儿很大的安全感。同时,又通过细致、深情的家书跟女儿沟通,表达静水流深的父爱。这一听一写之间,接纳和表达之中,颇显智慧和用心。
红玲姐我就比较熟悉一点。作为河南老乡,红玲姐给我的感觉是有亲和力,特别温暖。
红玲姐家庭教育的宝典,总结起来就是:
亲子阅读从小奠定基础,长大不断深化;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孩子在温暖有爱中舒展自在;给孩子准备好各种学习所需,一个专门的书桌,各类读物,各种美食;注意孩子的情绪,及时做好疏导。
所有总结都是挂一漏万,省掉了细节,欠缺血肉,那些溢满于日常生活中的耐心、欣喜、信任、温暖,都被听讲者压缩掉了。这些抽丝剥茧后的干货,如何成为我今后育儿的心法?
今天上午上课的时候,马上跟高三的学生分享了截图的两张图片,告诉他们有人是这样考上清华的:节假日也会晨跑之后,六点准时坐到书桌前学习,做过的资料装了五大麻袋。我的学生惊呼有人可以考那么高的分数,有惊奇地看着我截图的照片,然后……然后还是会因为昨天台风回去之后回校困而昏昏欲睡。
我自己呢?是不是也会听了学霸家长的宝典之后,就从此脱胎换骨,卓有成效地走上了培养优秀娃的光明大道?
看到我娃又睡到日上三竿,我上课回家了,他还没起床。起床后睡眼惺忪,根本对运动提不起来兴趣,更不要说晨跑了,我应该怎么智慧应对?
看到我娃高中了,周末还执着于纸模的制作中,对学校的学习似乎毫不在意,我应该作何回应?
看到我娃临近午饭时刻,无视老爸做饭的成果,还是要骑车去书店买一个没那么重要的文具,我该不该制止?别人的经验是抽象的,育娃的过程是具体的。用他人优秀的抽象经验,怎么去教育具体的娃?
家庭教育说的是孩子的行为,但更多是家长的行动。都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我是不是在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娃之前,首先要反思自己为娃所营造的家庭?
家庭教育的齿轮是不是一旦启动,就会如此运转下去,无法喊个暂停,来一次重新调整?
都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孩子。那么,以上的抱怨和无力感十足的反思,权当风轻云淡的调侃吧。
所有家庭教育中的宝典、成功育娃的干货,一定要成为自己得心应手的心法,才能在自己这里开始运作。
所有家庭教育的宝典、成功育娃的干货,一定要成为改变自我的利器,否则难以改变家庭教育已经启动的齿轮。
我要成为接纳我娃一切的妈妈,当孩子跟我唠叨的时候,我都接纳,不评判、不指责。
我要成为我娃成长中多多陪伴的妈妈,不因其他原因,缺席在孩子关键阶段的日常。
我要成为孩子阅读路上的引领者,即使在我娃没有真正爱上读书,至少能看到我读书而进步的身影。
我要成为我娃成长路上氛围的营造者,无论孩子的现状如何,他都应该有理由获得温暖、有爱的家庭气氛。
我要成为我娃情绪的引导者,帮助他积极、理性应对成长路上林林总总的小事儿。
听了那么多家庭教育的宝典,我为什么还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娃?功成未必在我,责任一定有我!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