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读书】光阴易生锈,阅读是良方

文摘   2024-09-11 06:02   河北  



大智若拙

——《曾国藩传》有感


曾国藩,一直只是我印象里的一个历史人物符号,对其具体的事迹却了解甚少。这次阅读《曾国藩传》,算是粗略地领略了其一生的跌宕起伏。第一卷便是大起大伏,学习爬坡生涯与升为京官的大红大紫阶段。

首先谈学习的韧性。古人读书以考取功名为志,曾国藩出身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家庭,他的读书为志,我认为是得益于祖父曾玉屏,他早年的浪荡被别人唾弃,刺激了他的艰苦奋斗,十几年把老曾家从农民殷实至中农至小地主。他送儿子曾麟书去读书,17次踏入考场,直至43岁中一秀才,我想这等韧劲儿是他们父子想要改变命运的内心坚守,令人敬佩。曾国藩五岁便开蒙,八岁背完四书五经,共7次赴考场,中一秀才。老曾家把愚公移山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应了金石所致,金石为开那句老话。

不过中了秀才后,曾国藩之后的考试显得顺风顺水。举人、进士、翰林院都是万里挑一的好。为何?愚到极致便是豁然开朗,中间是韧劲的支撑,是知识量变的积累阶段,是磨砺心性的修身。你看,他失败后,一定要反思,从过去的学习中分析原因。“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作文逐股对比,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那么,接下来,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这份学习韧劲于我,于我的学生们都太需要了。每次有教学计划和想法时,总是开了个头就煞了尾。去年参加大比武比赛,对《诗经》有很大的钻劲,看了无数的文章与书籍,赛课那节我定位“遇见《诗经》,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我又有了一些其他的主题定位想法,如劳动、爱情、战争、草木等,似乎可以琢磨一系列的不同主题风格的《诗经》课程系列,最终思考败于行动,浪费了那时的“兴致”。这种钻探精神太值得我等延承了。

都说曾国藩“笨”,但笨可以靠“努力”的韧劲改变,人得思变。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我的许多不自信的学生也是如此。班里好多孩子,目标定位都明确美好,但努力了一小阵儿又败给了安逸享乐。所以,大智是始于孤注一掷地笨笨地努力,能有韧劲的毕竟属于少数人,但对普通人,这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渠道,不是吗?
再谈曾国藩为官的干劲。曾国藩仕途一路开挂,官至二品。这一步真不简单,一个乡巴汉,没有任何背景,缘何平步青天?一是急公好义,热情好客的高情商;二便是他的真才实学,又踏实又尽职的干劲。《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修其身。”他的修身真正做到了正其心,诚其意。你看他,每日必写日记,用于反思、研己,写读书体悟,每月作诗文数首来养气。如此自我管理让自己脱胎换骨,有以上的优势立足官场。

当然,这股干劲在颓唐的晚晴政治环境必会招致碰壁的。他敢言直谏,想改变官场风气,忠实地向皇帝提出自己的见解,得罪了一心求稳的咸丰以及其他大官,被人耻笑。十几年未回家探亲,失去亲人,却惹得失意,京官绝不好当。

但我想,一旦有任何一点让他发挥光和热的空间,他定当吞下委屈,满腔激情为世道尽一份心力。他是心志高远的大儒大士,一份“韧劲”潜在心底,只是大智若拙而已。







真正为学生发展的理想教育是什么?

    ——读《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有感

【阅读时间】7月5日--8月20日

【阅读教师】张建才

【阅读书目】《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

【作    者】张卓玉

【阅读页数】全书

【阅读心得】


作者开篇便站在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视野中,指出全球教育同行所遇到的同样困境:“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路,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不能继续运行,也无以推进教育的发展。现在需要的是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新方法。”就此全书从头至尾集中讨论了一种新的教育哲学---人本主义的教育信念与追求。教育变革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这场教育变革将以人本主义的教育哲学信念为理论基础。作者在教育变革的哲学理论大旗上鲜明地写下了“人性、人权和人本”的光辉思想。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这种变革是否符合人性的需要,是否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必然。作者对教育哲学理论的阐述,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是尊重,是捍卫。

在建立教育哲学的基础上,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设计和规划出了以这种哲学为指导的教育内容和模式,并为这种变革找到了新的基石,而且给出了变革后的教育框架。他指出,以人为本,即把学生看做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如此,基础教育必然会从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力图使教育从成人为学生设定的生活回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体系回到认知起点的问题解决,从过去和未来回到现在。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和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从人的成长意义上看,问题及问题解决构成了人的成长的基本元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态度,感受到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成长,这就是变革后的教育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教育框架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天然地融为一体,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必然,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自在其中,教材、教师、校园、家庭、社区、网络、实验等教育资源浑然一体。在这样的教育框架下,人生所需要的责任感、义务感、理解、感恩、公正等基本的价值观得到不断的体验和强化。这种学习首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并与知识建立了情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认识到知识的功能,从而像热爱自己的财富一样热爱知识,追求知识,领悟知识。总之,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认识问题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培养社会人的任务。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大面积推行数年,无论从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是以问题立意,以问题起始制定和编排的。虽然问题都是以所涉及的知识而提出和构建的,仍然没有跳出“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但全社会已意识到“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的重要性,这给作者提出的新的教育模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


从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大的省区和学校来看,无论北京人大附中的项目学习,还是浙江、天津等一大批学校所进行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改革,相当多的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寻求以“学案”为载体,在“学案”中都以呈现问题为开始,已有“知识问题”向“需求问题”升华,“问题”是驱动学习的马达,也是教学设计的支架。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单元问题的设计需要符合哪些特征?格兰特·威金斯在《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二)》一书中,将单元中要设计的问题称作“基本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并提出满足下列标准的问题,才能被视为基本问题。

例如,这个问题是否:能启发学生对核心内容中的大概念进行深入探究?

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活跃的讨论、持续的探究,并能产生新的理解,以及提出更多问题?

让学生学会思考替代方案、权衡证据、证实自己的想法,并解释答案的合理性?

能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大概念、假设和之前所学过的知识?

能将之前的学习经验与个人经历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能自然再现,为迁移应用到其他情境之中创造机会?

简而言之,最好的基本问题能够引发持续的探究。它们能够激起兴趣,促进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联系、扩展和探究内容。

语文学科究竟需要怎样培养学生思维呢?

语文学科最为核心的概念是围绕“内容和形式”的概念性关系和“语言思维”的概念性关系的理解,这是指向语文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的本体性的概念。单元核心概念是聚合起每一课时、每一环节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思维品质是智力与能力的表现形式。智力与能力的层次,离不开思维品质,集中地表现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思维品质上。

思维品质的这些表现,可以确定每个个体某学科能力的等级和差异。所以在研究某学科能力的结构时,应考虑到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这五个思维品质。

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具体指每个学生身上所体现的学科的特殊能力、智能成分和思维品质。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成分,它包括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擅长、偏好和特长。并不同意对学生早早分科,中小学阶段应倡导全面发展。

作者从教育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了明确的教育原则,并且大篇幅、多角度地给出了精彩的案例与科学的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知识传授为起点的教育会逐步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

生成性教育比移植性教育更符合人本主义的要求!审美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培养健全性格、丰富精神世界的基础性教育。体验是人本主义一个核心词,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讲,对体验的重视,“是人类一次伟大的解放。基于体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个性的尊严和价值。”杜威认为:近代科学思想并不是古希腊“理性”观念的发展,而是与“理性”相对立的“经验”、“实验”和“事实的”产物。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现在的价值,学生因学习而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现在!

体验是领悟的基础,领悟又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源于领悟,领悟源于体验,这是基本的教育规律!个体只有通过质疑、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知识的发生只有通过创造与再创造,通过不断的操作、运用期望,以及连续而令人鼓舞的质疑,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至理名言,“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等等应在教育界广为流传!期待,第二次教育变革早日成功!





【阅读时间】9.08

【阅读教师】黄淑娴

【阅读书目】《名师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作    者】孙绍振

【阅读页数】133-146

【内容概述】第三章:崇高的三种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

【阅读摘抄】

1.不论是文学性的文章还是议论性的文章,都不能没有趣味,可一讲到趣味,最现成的观念就是情趣,也就是抒情的趣味。除了情趣,还有谐趣(有幽默感、诙谐的趣味)和智趣。

2.不论是杨振宁笔下的邓稼先,还是居里夫人女儿笔下的居里夫人,抑或是传记作家笔下的爱因斯坦,都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情趣,但是作为科学家,他们又有着各自对人生、对生命、对时代、对人民的崇高的理念。情中有智,智中有情,情智交融 ,光是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他们,显然是片面的。

3.至于作为政治家的文天祥、陈毅,正是因为他们的情趣中渗透着沉郁的智趣,才显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

4.要让信念感动读者的心灵,最好是用另一种方法——形象的方法,让读者和居里夫人在感觉上亲密接触。

5.《居里夫人和一克镭》文章前面表现美国人的狂热和居里夫人的宁静,用了一些正面描述的手法,对两方面的描写用了一系列词语反复表现,最后一个小插曲,却满足于交代故事,故事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把其中的意味留给读者去体会。从写作方法来说,这种纯粹叙事的方法,近乎我国传统的“白描”,需要更高的语言修养。

6.作者一直是从两个方面去表现爱因斯坦的,一方面,他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人,并不是在一切关键问题上都有先见之明的;另一方面,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似乎是多余的忧虑,恰恰是历史的洞察力。

【阅读心得】

再读第三章,我的目标的是学习文本解读的语言。当自己拿到一个文本进行解读时,如何把内心的敏感付诸语言,形成自己的解读。这正是自己缺乏的。

掌握了文本解读的常用方法,还得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把想法写出来。如“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小说),文章记述了……”又如“解读文本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御篇纵览,人物精神;细品语言,美感交融;擢意观照,情理升格”。加上学习孙老师的三种趣味解读,从文本的语言中寻找独特角度,体察人物精神,就不难打开文本解读的大门了。

作者简介:黄淑娴,广东省兴宁市刁坊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管东方名教师工作室成员,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2022年梅州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一个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语文人。喜欢青春语文,喜欢写作,喜欢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语文温度。个人公众号“淑娴的文字庭院”。






【阅读时间】9.5--9.9

【阅读教师】尚美歌

【书名】《文化苦旅》

【作    者】余秋雨

【阅读页数】1页--139页

【内容概述】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评论余秋雨时写到:“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余秋雨先生在世纪之交冒着极大生命危险,贴地考察了人类各大文明古址,与中华文明对比。他成为国际间最有资格的比较文化的演讲者。

余秋雨在阐释这些古代经典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术形态,即尽力摆脱自清代以来的那种艰涩、繁琐、缠绕的考证痼疾,返璞归真,以通达和明晰,让现代读者直达古哲本源,领略开山大师们的第一风采。

【内容摘录】

1.都江堰则不同,有了它,旱涝五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时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

2.它细细渗透,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万里长城短。或者说,它铸造了另一座万里长城。而一查履历,那座名声显赫的万里长城还是它的后辈。

3.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在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汇,聚汇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4.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5.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阅读时间】9.1——9.10

【阅读教师】马晓娜

【阅读书目】《王君整本书阅读十二讲》

【作    者】王君

【主要内容】王君老师的这本专著除了“序”和预备篇之外,主体部分共十二期内容:分别包括第一期《打通教法与活法 永远是第一追求》,第二期《从核心信息到远程信息》,第三期《创新课型,自我建模》,第四期《散点焦点,各得奇妙》,第五期《聚焦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六期《整本书教学聚焦定点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研讨》,第七期《定心理之点,聚疗愈之焦》,第八期《教师个体“同书异构”的重大意义》,第九期《努力追求个体“同书异构”,促进生命经验再创造》,第十期《基于个体“同书异构”,建设语文教师精神家园》,第十一期《探索你的思维方式》,第十二期《整本书阅读教学与乡村教师突围》。

这本书延续了青春语文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思想,以集体教研的形式,深入探讨了整本书阅读如何选择“核心信息和”远程信息“,如何选点聚焦,如何开发课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如何同书异构,如何疗愈学生心灵等问题,每一讲均有精彩纷呈的观点和丰富详实且精雕细琢的课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为一线教师释疑解惑,可谓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整本书教学宝典。

——《王君整本书阅读十二讲》读书笔记

                     第一期

           打通教法与活法

           永远是第一追求

【经典内容摘录】

1. 君语:

实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困难很多,但最大的困难是教师自身的阅读质量和课堂引领质量。各种维度、各种类型的高质量的名著阅读导读课是推动名著阅读课程化的有力助手。

青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打通教法和活法”,以此帮助学生“打通读法和活法”。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经典名著依旧和他们的青春成长息息相关,只有阅读和生命产生了共振,整本书阅读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选择。

2. 案例:

向鲁滨逊学习阳光思维方式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

3. 郑丹老师课评:

(1) 聚焦一点,融通文本生本——阳光思维方式

学习鲁滨逊严防死守消极情绪的方法,既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也是学生的“心灵悸动点”,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内容重构,贯通直觉知觉

核心信息常常分散在不同的章节,王君老师具有“同类信息敏感”,将其整合起来,进行内容重构,贯通直觉知觉,灵性理性相携。

(3) 双线并行,联通感性理性

    《鲁滨逊漂流记》是阳光思维方式的外显,是文学的表达;《思辨与立场》是阳光思维方式的内隐,是理性的论述。王君老师巧妙地将两本书的核心信息结合起来,用理性将感性提升,又用感性印证理性,交错相通,彼此相融。

(4)活动丰富,打通读法活法

王老师设计了四次大的言语实践活动,前两个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方法,是读法的渗透。后两个活动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思维方法观照自己的心灵,是活法的实现。

王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将核心信息与学生心灵打通,将一本书与多本书相连,将读法和活法交融,将阅读融入生活的海洋,让学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4. 总结:

 君语: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探索生命幸福之道。

在整本书阅读中如何去打通教法和活法。从而引导学生打通读法和活法?

(1) 要有普渡众生的慈悲心,要有另辟蹊径的独特视角,要能广泛整合同类信息。

(2)从来没有人读书,我们都是在书中读自己。——罗曼罗兰。阅读是读者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救赎自我的路径。

(3)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执,不偏执。——林语堂  挖掘阅读对心灵塑造与性格培养的重要作用。

(4)立足学生,聚焦他们当前心理发展点,在“读法“和”活法“间搭建支架。

(5)要有更广博的阅读视野,要有更犀利的阅读眼光

【阅读心得】

王君老师以一堂课为例,引领大家探讨如何努力去打通教法和活法,从而引导学生打通读法和活法,真正发挥了这节课的最大效能。

这样深入而细致的研讨让我明白,要想成功打通教法和活法,引导学生打通读法和活法,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广泛的阅读量,广博的阅读视野,犀利的阅读眼光;二是必须要有阳光的思维方式,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储备,三是必须要有立足学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选点聚焦核心信息的敏感;四是必须要有在书中读自己,选择恰切的教法来引导学法和活法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个人简介】      

马晓娜,初中语文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格言: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