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报道以来,碳点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荧光调制的机理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碳点的进一步发展。2023年,西南林业大学刘灿副教授,周备副研究员和林旭研究员以间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热解得到了多色发光CDs,从而揭示了CDs的禁带调谐和形成机理。不同的酸碱条件导致前驱体的不同反应路径,形成具有不同共轭结构的分子荧光团,这些荧光团聚集最终形成CDs,并通过抑制荧光中心的移动进一步增强体系的光致发光。相关成果于2023年以Formation and Band Gap Tuning Mechanism of
Multicolor Emissive Carbon Dots from m-Hydroxybenzaldehyde为题发表在ADV Sci. (IF = 14.3)上,第一作者为西南林业大学的Li, Yan。1. RGB-CDs的制备及表征
分析荧光颜色调控机理的最大困难是不能确定CDs的结构。一般来说,CDs是由两种以上的前驱体在高温下合成的,导致产物结构复杂。此外,苯二胺等前驱体在官能团之间没有明确的反应,使得难以通过核磁共振分析来表征其结构,从而导致了对CDs的确切结构和发光机理的争论。因此,其调控机制可以模糊地描述为:不同的sp2结构域结构导致CDs的不同颜色的荧光。CDs结构是如何影响荧光颜色和量子产率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重新定义CDs的形成机制及其在调节荧光颜色中的相关反应。在此,揭示了基于间羟基苯甲醛的CDs的带隙调谐和形成机制。间羟基苯甲醛含有醛基和羟基,官能团之间可以发生清晰的化学反应,只需改变热解过程中的条件就可以合成多色发光CDs,这对CDs的结构分析很有用(图1)。因此,间羟基苯甲醛分别在中性,碱性和酸性条件下,可以得到红、绿、蓝三色发光CDs。因此还尝试了羟苯甲醛的其他异构体,但当反应条件改变时,o-和p-异构体都不能形成RGB-CDs。TEM图像显示CDs分散良好,三种不同颜色CDs的平均粒径为3.5 nm,表明量子尺寸效应不是造成多色发射的主要机制。样品的高分辨率TEM图像显示石墨碳的晶格条纹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其面间距为0.20 nm,表明CDs中存在超分子堆叠结构。Figure 1. Preparation of RGB-CDs from
m-hydroxybenzaldehyde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图1. 不同反应条件下间羟基苯甲醛制备RGB-CDs。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CDs的光学性质。RGB-CDs表现出非常相似的吸收光谱,因为它们是由相同的前体制备的。在紫外区,在254和317 nm处观察到明显的吸收峰,这主要反映了芳香族碳中的跃迁和sp2结构域之间的跃迁。此外,在B-CDs上观察到典型的B吸收带(278 nm),表明在碳核内保留了分离的芳香结构。在低能区,与许多其他报道的CDs不同,这三种CDs样品没有从表面缺陷状态产生吸收,这表明表面缺陷状态不是这些CDs的主要发光来源。图2a-c为RGB-CDs的荧光发射光谱,其中R-CDs、G-CDs和B-CDs的最大发射峰分别出现在𝜆max = 642、524和456 nm处。这些CDs的发射几乎与激发波长无关。计算得到RGB-CDs的荧光量子产率(QYs)分别为38.0%、36.4%和24.0%。这些CDs的三维光谱显示,只有一个最佳激发光源,与荧光光谱分析一致,并且有一个单一的发射中心(图2d-f)。RGB-CDs产生了相似的FT-IR光谱,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基团分布特征。Raman光谱测定的ID/IG比和C=C键含量的变化表明,从XPS能谱也可以发现sp2碳结构从R-CDs到G-CDs再到B-CDs逐渐降低,但三种CDs之间差异不大(图2g-i)。Figure 2. a–c) PL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and d–f) 3D FL spectra of RGB-CDs in ethanol (c
= 0.1 mg mL-1). g) Raman and h) XPS full survey spectra of RGB-CDs.
i) High-resolution C1s spectra of RGB-CDs.
图2. a-c) RGB-CDs在乙醇(c = 0.1 mg mL-1)中的PL激发和发射光谱,d-f) 3D FL光谱。g) RGB-CDs的拉曼光谱和h) XPS全测量能谱。i) RGB-CDs的高分辨率C1s能谱。
2. RGB-CDs的发光机理
目前,针对CDs提出了三种流行的PL机制。一个是基于共轭𝜋共轭(分子态)的带隙跃迁,另外两个是与CDs的表面缺陷和量子尺寸有关。本文认为分子态荧光主要控制光致发光,因为所有的样品没有显示表面缺陷态的吸收,并且碳点的尺寸大小不影响荧光特性。为了进一步探索CDs的形成和相关的带隙调谐机制,对三种CDs的合成进行了时间梯度实验,观察了PL和QYs随合成时间的变化(图3)发现这三种CDs在反应初期就发出了明显的荧光,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64、503和414 nm(图3a-f)。随着反应的进行,R、G-CDs的最大荧光波长分别缓慢红移100 nm和40 nm至642 nm和524 nm。上述荧光光谱的变化表明,荧光分子的共轭结构在R, G-CDs中逐渐变大。与R, G-CDs相比,B-CDs有两个荧光中心,一个在456 nm,另一个在596 nm。溶液在反应2和3 h时显示红色荧光。随着反应的进行,596 nm处的荧光逐渐减弱,而456 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最后只剩下456 nm处的荧光,溶液也由红色荧光变为蓝色荧光。这种荧光的变化表明,随着反应的发生,荧光团的结构又发生了变化。有趣的是,在RGB-CDs形成过程中,QYs在某一阶段迅速增加。以G-CDs为例,反应时间为2 h时,最大荧光波长与最终的G-CDs相差不大,但QY仅为8.0%。当反应时间达到3 h时,QY增加到32%,最大荧光波长没有变化。它们的荧光寿命在反应过程中突然发生变化,并与QY的变化保持一致。R-CDs和B-CDs也表现出类似的荧光现象。这样的光学实验结果表明,首先产生某种结构的荧光团,然后这些荧光团聚集在一起,抑制了分子振动引起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了荧光效率。Figure 3. PL
emission spectra of: a) R-CDs, b) G-CDs, and c) B-CDs at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Photos of the as-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d) R-CDs, e)
G-CDs, and f) B-CDs in daylight (upper) and UV light (bottom) and the change in
QYs. g–i) AFM images of G-CDs at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图3. a) R-CDs、b) G-CDs和c) B-CDs在不同反应时间下的PL发射光谱。不同反应时间下制备的照片:d) R-CDs, e) G-CDs, f) B-CDs在日光下(上)和紫外光下(下)和QYs的变化。g-i) 不同反应时间下G-CDs的AFM图像。
AFM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假设(图3g-i),在反应开始时,观察到大量高度为30-50 nm的球形结构,这些结构可能是间羟基苯甲醛聚集形成的,但几乎没有观察到荧光。反应进行后,这些较大的球形结构被高度小于1 nm的无定形结构所取代,表明化学反应或碳化反应消耗了间羟基苯甲醛。此时,荧光效率仍然很低,但荧光波长已经达到最大值。当反应到后期时,观察到大量高度为3 ~ 4 nm的球形结构,荧光效率也大大提高,说明CDs的形成可以提高荧光团的量子产率为了研究三种彩色CDs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子转化并确定反应机理,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进行了动态核磁共振(NMR)实验,如图4a所示,间羟基苯甲醛1的反应物在合成类醌异构体3时表现出良好的去芳构化特性,产生了规则的结构单元4。在图3a的R-CDs的PL光谱中可以观察到这种结构单元的变化,最大发射峰从564 nm变化到642 nm。在K2CO3诱导的绿色CDs合成中,如图4b所示,醇溶剂首先电离成乙氧基钾盐,该碱平稳稳定了间羟基苯甲醛1的5位,并使苯酚去质子化成6,从而通过醛醇途径生成半缩醛中间体7。最后被酯化成最后的绿色CDs。在2 h的反应过程中,最大发射峰从503 nm变为524 nm,因此通过图3c的PL光谱证实了醛醇的反应过程。13C-NMR光谱中的4位和6位碳数据(𝛿= 119.88和122.81 ppm)也证实了5位点酯化反应。对于KHSO4诱导合成的蓝色CDs,如图4c所示,在反应条件下,醛基首先被酸化,导致叔碳正离子中心为10(该反应步骤是随着图3e中PL光谱从456 nm变为596 nm而发生的)。然后,碳正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萃取苯酚,形成稳定的半缩醛产物15,导致图3f中PL峰从596 nm移回。1HNMR(𝛿= 5.28 ppm)和13CNMR(𝛿= 103.08 ppm)谱也证实了这些蓝色CDs中的半缩醛结构单元15。基于上述结果,RGB-CDs的荧光团的单位结构可能为二对1、8和15。通过对这些单元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证明了它们的能隙(Eg)分别为4.07,4.68和5.52 eV(图4d),并且单元的共轭结构减少,导致荧光蓝移,并在紫外光下产生红、绿、蓝发射。一般来说,在反应过程中,碱作用于羟基,酸作为醛基团,导致前驱体采取不同的反应路径,形成具有不同共轭结构的荧光基团。此外,这些二聚体沿长轴的分子长度约为1.2 nm。透射电镜测定的这些CDs的平均粒径为3.5 nm,表明荧光团被多达6个间羟基苯甲醛单元凝聚(图5a)。虽然这些低聚荧光团的荧光量子产率很低(≈7 - 8%),但经过超分子聚集形成层间距为0.2 nm的CDs后,其荧光率大大提高(≈20-30%)。超分子聚集可以通过抑制荧光中心的运动来增强光致发光,类似于超分子交联增强发射效应如SCEE效应。Figure 4.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synthesis procedures of: a) R-CDs, b) G-CDs, and
c) B-CD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d–f) The change in energy gap
between the HOMO and LUMO of the unit structure of the fluorophores (1, 8, and
15) of the R-CDs, G-CDs, and B-CDs.
图4. a) R-CDs、b) G-CDs和c) B-CDs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合成过程示意图。d-f) R-CDs、G-CDs和B-CDs的荧光团(1、8和15)的单位结构HOMO和LUMO之间的能隙变化。
3. RGB-CDs的LED方向的应用
RGB-CDs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和出色的色彩稳定性。它们具有在发光器件(LED)领域用作荧光剂的潜力。此外,将R-CDs、G-CDs和B-CDs的乙醇溶液滴在基于InGaN的LED芯片上并干燥,得到红色、绿色和蓝色的LED。R-LED、G-LED和B-LED的CIE坐标分别为(0.46, 0.42)、(0.36, 0.52)和(0.18, 0.21)。将R-LED、G-LED和B-LED按1:1:2的比例混合在LED芯片上,产生白光LED(W-LED)。该W-LED的PL发射光谱为400-700 nm的全色发射光谱,其CIE坐标为(0.35, 0.36)。Figure 5. a)
Mechanisms of CDs 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b) The
fluorescence mechanism diagram for CDs with tunable PL emission.
图5. a) 不同反应条件下CDs的形成机理。b) 发光可调CDs的荧光机理图。
4. 总结
综上所述,以甲基苯甲醛为前驱体合成了多色发射CDs,并通过CDs合成过程中的时间依赖性实验分析了CDs的带隙调谐和形成机制。动态核磁共振实验表明,不同的反应条件导致不同的反应路径,最终产生具有不同共轭结构的分子荧光团。动态光谱和AFM分析表明,虽然在反应初期形成了可以独立发光的荧光团,但其效率很低。当CDs通过交联形成时,其荧光效率大大提高。目前,无法确定这种交联是通过共价键还是非共价键发生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理解CDs的发光机制,并激发一种新的合成设计,以获得具有定制特性的多色发射CDs。CDs的发光机制难以研究,很大部分在于制备CDs往往采用高温下多个前驱体的模式,所以不能很好对其发光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监测,通过表征手段对其进行机理猜测,这对PL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探究思路。刘俨漫,24岁,四川广安人;
邮箱:xhu.lym@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