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科丨散文||垣曲——亘古大舜乡

文摘   文化   2024-12-15 08:20   山西  
黄 河 原 创 文 学

文学公众平台


黄河文学  文学频道

马天科,字亨一,笔名润禾,垣曲县芮村人,1938年出生,诗联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顾问;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化研究会、中国诗歌文化中心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会、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华夏国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世界文艺家联合会理事。
作品入选《中华颂》《丰碑颂》《轩辕志》《中华龙韵》《共和国之魂》《共和国精英档案》《中华名人志》等数十部大型典籍。荣获“2004年度百杰创作奖”“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国学创新优秀成果奖”“2007年度百佳国学文化传承人”“中华美德艺术家”“2013.感动世界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著有《历山放歌》《英烈壮歌》《诗丛觅趣》《回眸东垣》等。

垣曲——亘古大舜乡

舜,是我国古代一位圣明君主,殿五帝而冠三王。姓姚,名重华,懿号舜。舜“承尧传禹,拓新人文。功德丰伟,立极乾坤。”“事亲尽孝,以德化民。施政以仁,万世崇尊。”舜倡导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开创了中华道德之先河,被后人尊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尚书·舜典》载:“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由舜衍生的虞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德孝文化的肇始和根源。那么舜的根基在何方?

一、古哲卓论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离娄下》)司马迁曰:“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史记·五帝本纪》 据《中华地名大辞典》和《博物志》载,垣曲县在尧、舜、禹时属冀州,地处中条山东麓,亦属东夷。《辞源》注:“历山位于垣曲、翼城、沁水之间,上有舜王坪。”《水经注》载:“教水南流历鼓钟山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北四十里大舜浚井在焉。东有大阜为瞽冢,南有诸冯,北有历山,东有雷泽,东北有耕田遗迹。”《山西省志》载:“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瞽冢村南有雷泽,东北有耕田遗迹。”垣曲允河,古名教水,亦名舜清河。《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山西垣曲》记述:“诸冯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舜生诸冯’盖即此。”《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载:“诸冯山,县北四十里,山明水秀,即舜生处。”“历山,在诸冯山后,山头平广,俗名‘舜王坪’即舜耕处。山下有娥皇、女英祠。”“瞽冢山,县北五十里,瞽叟葬此,今冢墓尚存”。《草木典·柏部》载:“舜井,治北四十里,即舜浚井时匿空出处,旧迹尚存。井东北里许,路旁古柏,干大十围,荫覆亩余,世传舜乘凉树下,用手抱转掩避日色,至今横亘数十步,其枝交加如龙蟠凤舞,苍翠可挹,行人多憩息于此。

二、现实座标

诸冯诸冯山座落在允水河畔,距垣曲古城(旧址为历代县治所在地达1400余年,1999年被小浪底水库淹没。县政府早于1959年迁来刘张即新城现址)北四十里,海拔867米,属中条山系,为历山之一峰。山东边有古村落即姚墟村,山西侧有一天然石龛,可容纳十数人避风遮雨,名舜石龛,即舜出生的地方。诗云:

丹岩翠壁立千尺,壁上龛大两三间。

老树抓岩护石居,白云飞去又飞还。

今之村民,图交通便捷,在允水河湾建村寨,修葺舜王庙、舜石龛,建起德贤园和诸冯宾馆。诗曰:

允水河畔诸冯山,宛若皇轿起晋垣。

顶缀蔚翠万寿木,帘挂珠玉千佛岩。

条山王屋左右峙,黛嵋历山前后揽,

舜生宝地贤德聚,文明和谐根祖园。《中华颂》

负夏负夏城就是现在历山镇政府所在地同善村,原本城墙高耸,四门威严,现仅存北门城楼和一段墙体,上面镶嵌的“帝舜故里”匾额(明万历四年即公元1576年),虽历经沧桑,仍昊光闪烁,熠熠生辉。南门“古负夏”石刻牌匾,毁于抗日战火,其残部存放在县博物馆内。古之负夏,由于舜之居住,人气越来越旺,“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的父亲瞽叟死了以后,葬于城北,由于帝王的祖茔在此,人们习惯于传呼“瞽叟冢,瞽叟冢”!久而久之,逐渐淡忘“负夏”,而把“瞽冢”当成地名呼叫,这样“瞽冢村”、“瞽冢镇”就相袭叫了好几千年。清未民初,有识之士和开明士绅感到村镇以坟墓命名,过于陈腐,不宜聚吉,故仍遵循孟子关于舜的论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公孙丑上》),把“瞽冢”更名为“同善”。

历山。历山为中条山首峰,位于同善北部,山势巍峨,林密草茂,沟深洞幽。其中七十二混沟更是险中之险,奇中之奇。这里有华北地区唯一一片原始森林,总面积37万亩,中心林区7.4万亩,属国家级历山自然保护区。舜王坪为晋南地区最高点,海拔2321.8米,地域广袤平缓,面积5400亩。为垣、翼、沁三县所辖,垣辖三分之二。上有舜王庙、舜耕犁沟和舜汲水泉遗址。旁有梳妆台、皇姑幔、沽漯坡、斩龙台、南天门等遗迹。2006年,运城市荣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颁奖词第一句“舜耕历山”即指此,把它作为运城市第一魅力通过央视频道而公诸于全世界。

三、文牍亘扬

历代文人墨客,为“帝舜故里”留下累累篇章。唐代贯休《舜颂》曰:“高高历山,有黍有粟。皇皇大舜,合尧玄德。”朱庆余《舜井》诗云:“碧甃粼粼不记年,青箩锁在小山巅,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明代垣曲人文皓(1519-1597),弘治九年进士,历任平原知县、文林郎、殿中御史、监察御史。为官清廉,民称“神明”,擅写作,工于诗,他在《瞽冢村晚眺》中云:“烟里人家树里村,我来访古欲断魂。舜王井上生秋雨,虞帝祠前曳夕曛。”清代,张尔庸《登历山》诗云:“古帝躬耕处,千古迹已迷。举头高山尽,极目乱石低。花气闻幽静,泉声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虹霓。”道光年间山西太守王炳勋《重修舜井庙记》云:“虞帝庙寝宫之前有井焉。斯井也,相传即亚圣孟子之书所谓浚井也。祀典尚载志矣。井上有亭,翼然列于其上,曰:圣井亭。斯亭也,形势高峻,层次巍峨,北景历山,面仰诸冯,前临负夏,后依瞽冢。遥而望之,出云降雨。凤峙鸾翔,固若有龙盘虎伏之象。考其碑,盖自明始。……”光绪三年,垣曲知县薛元钊《重修历山舜庙记》云:“盖闻,耒耨之兴,肇于神农;衣裳之化,断自唐虞。……垣邑东北距城百有余里,旧有历山圣庙在焉。地居沁、翼、垣三县之中,左控诸冯,右接鸣条。沩水发源而汭亦合流其即,所谓往田耕稼地乎。迄今考之,群峰拱双流岱围。佳木葱茏,可作桢干之选。丰草绿缛,堪作参芪之功。层峦叠嶂,气聚精团。诚三邑之壮观,实古圣之遗迹也。”

2006年10月16日,运城市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组委会颁奖词曰:“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它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关公的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华夏之根-山西运城。”其第一句“舜耕历山”,随着时间隧道追索,“历山”是中华农耕文明时代的皓硕灯塔聚光点。诗曰:

(一)历山天下奇,舜耕第一犁,

          播撒文明种,赐福中华人。

(二)中华文明五千年,农事稼穑始晋垣,

         舜耕历山万古曲,第一犁沟昭世篇。(《中华颂》)

你若喜欢,请在文末点赞,并点击“在看”+留言

黄河原创文学]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00031号




黄河文学,就是令你喜欢!

若无特殊标记,刊文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告知删除

马天科  作品集

马天科丨迎春抒怀

马天科丨他用生命挚爱美丽舜乡

马天科丨诗歌/垣曲新八景

马天科丨诗歌/美丽岭回

马天科丨散文/缅怀英烈  铭记寇仇

马天科丨诗歌/垣曲中心广场咏

马天科丨散文/我们的中学时代

马天科丨传说故事/望仙地名探源

马天科丨诗词||临江仙 。痛悼王公建武(外一首)

马天科丨吕步震||歌词|||山西垣曲好地方 尧天舜日美名扬

马天科丨诗歌||万众抗肺炎

马天科丨诗歌||水龙吟 . 垣邑锦绣

马天科丨散文||长泰风范留舜乡——缅怀老县长马长泰同志

马天科丨散文||芮村

马天科丨散文||陪同刘哲回东原

马天科丨散文||英烈忠魂  气壮山河——垣曲英烈之郭华锋

马天科丨散文||英烈忠魂 气壮山河——垣曲英烈之段英言

马天科丨散文||英烈忠魂 气壮山河——垣曲英烈之张梦龙

马天科丨散文||英烈忠魂 气壮山河——垣曲英烈之郭文谦

马天科丨散文||振兴家风之典范——赏读董振典先生《我的人生路》有感

黄河原创文学
  原创文学、精美图片、人物故事、信息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