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英霞丨散文||​我的绿色绸缎袄

文摘   文化   2025-01-03 08:28   山西  
黄 河 原 创 文 学

文学公众平台


黄河文学  原创频道

     齐英霞,打工族,曾从事幼教、孩子辅导工作。业余爱好运动、唱歌、舞蹈。

有一天,我在整理衣柜,准备把衣服拿出分批晾晒,翻腾着翻腾着,看见了一件从未穿过的手工缝制的绿色新棉袄,活里活面的,看见它,我突然思绪万千,感慨无限……,此刻想起了好多往事,如同发生在昨天,想着想着,我泪眼朦胧了。

这是一件绿色绸缎新棉袄,只记得妈妈刚做完就让我试了试,大小肥瘦正好,我便叠好放下了,一直舍不得穿,这一放近三十年。那时是真舍不得穿,啥都想着省着,因为不愿给爸爸妈妈添负担,也好为了让他们少些辛苦。为了防止虫蛀发霉,只是得过段时间,放着的衣服必须拿出来晾晒一遍。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不怎么富余,幸好我的爷爷爸妈都还挣着钱还好些,但也真的太不容易了!每日看着他们辛苦忙碌着,我们兄妹几个就不忍心再添乱,能帮忙的就想力所能及地帮些,但爸妈觉得我们都太小,尽量不让我们干这干那,等哥哥大点儿了,才给爸妈帮了不少忙,我深知我们的幸福完全建立在爸妈的辛苦劳作之上,我们很知足,得感恩,以后得好好报答!

看着这件新棉袄,我像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白天爷爷爸爸在外上班,妈妈在生产队上干活挣工分,所以所有的家务活,尤其是针线活都安排到了晚上。夏天顶着蚊虫叮咬干活,冬天得围着煤火炉干活。夜,万籁俱寂,家里却灯影舞动。我们很小时候点煤油灯,大点了点蜡烛,多少年后才用上了电灯。妈妈熬过了无数个灯影舞动的夜晚,做了数不清的营生。随着岁月的流逝,妈妈的皱纹日渐爬上了额头,白发也越来越多,我们真是太感激爸妈为我们的无私付出了,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否则天理不容!

妈妈因为是个很自律的人,做针线活的时候,特别专注,特别细致,也特别利索,针脚必须大小远近一致,线道也必须光滑,而且也决不允许留下线头,从来都是做得光溜溜的,也是大家公认的好缝手,谁有针线活也愿找妈帮忙,好多人佩服得不行!现在一想就想起妈妈做针线活的样子。那时候妈妈用着一个直径约有一尺半的针线筐,是自己做的,里面整齐地放着各种颜色的线,大大小小的针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个厚布包上,按着摁口,啥时候用,一掀摁扣就可用。妈都是先拿出针线筐,坐在桌前,再拿出针线,她穿针的样子让人难忘,先用嘴抿湿线头,用手指一捏(为了穿针时线不毛绒绒),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小心翼翼地穿孔,穿过线的末端再打个结,就开始缝制,针线一上一下,一穿一拉,一松一紧地飞舞着,动作是那么得娴熟,还时不时地用嘴吹一下偶尔被刺痛的手指,之后又赶紧穿起针来,总让针不停地飞舞着,飞舞着……啥时候完成了自己的计划才肯罢休。这样的日子不知持续了多少年,直到现在八十七高龄了,眼睛熬花了才放下这些活,妈妈真是太辛苦了,辛苦了大半辈子了,也该歇歇了!

妈妈的要强性格让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虽然辛苦,但她为了她的儿女觉得这么做很值得!慈母啊!

夜,万籁俱寂,家里灯影舞动,透过微弱的灯光,看见了妈妈一上一下,一穿一拉线的动作,这一情景太熟悉了,这将会永远铭记我心,这件从未见穿过的新棉袄也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值得我好好珍藏,它也将会陪伴我一生!

这件新棉袄是妈妈对我的牵挂,是我温馨的港湾。在寒冷的冬日里,妈妈缝制的新棉袄将我紧紧裹在温暖的世界里。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母爱的伟大,只感觉小棉袄能带给我无尽的安心与暖意。每个人生命中都需要一件“妈妈做的棉袄”,那是我们心灵的温暖记忆。穿上它,能感受到爱与温暖。妈妈做的棉袄才是儿女温暖的源泉!

夜,万籁俱寂,家里,灯影舞动,那里永远有妈妈的影子。

 

你若喜欢,请在文末点赞,并点击“在看”+留言

黄河原创文学]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00031号




黄河文学,就是令你喜欢!

若无特殊标记,刊文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告知删除

齐英霞  作品集


黄河原创文学
  原创文学、精美图片、人物故事、信息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