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腾华丨散文丨春联映红了中国年

文摘   文化   2025-01-25 09:04   山西  
黄 河 原 创 文 学

文学公众平台



黄河文学  原创频道

      席腾华,网名田野文化,1951年生,垣曲县作家协会会员。一个生长在农村的老农民。喜欢文学,喜欢在文字里寻找自己的梦想,爱好怀梆戏。曾有《回忆父亲》《大槐树下》《警民情深》等发表于《科学导报》和《舜乡》等报刊。

厚厚的大红纸,它红的耀眼、漂亮、好看。墨,浓黑的墨,它比黑夜还黑。最红的大红纸一旦遇到墨,它就是越过龙门的大鲤鱼,就是马棚里跃出的骏马。墨在大红的春联纸上,写的都是锦上添花,都是喜庆铺展。横撇点捺,用蘸过墨的毛笔书写下的横幅、春联,就好像一对情侣在山林里相遇,觉得喜悦,欢快;就像动听的语言在播放着大红中国年的美;就是一首最美的诗词在给知己吟出,平平仄仄地书写着平民百姓那欢乐的好心情

砚台坚硬,狼毫柔和,手腕轻挥,那只紧握笔杆的手能写下江山无限,祝福无边;一元复始,气象万千,祖国红遍;能在一张红纸上写下豪情和梦想。楷篆隶草,笔走龙蛇,一家人的气象在这张红纸上展现,新年的希望就会在这幅对联上腾飞,上联是仄收,下联是平收,”是希望是拼搏,是春耕秋收,“平”是富足,是美满,是祥瑞,是知足而乐。

红春联贴在简陋农家屋的门框上,就是一家人的一年的等待,是寒碜的农家门框上迎娶的新娘,那层鲜红明艳的装扮,是给往日瑟缩苍白的门板上了一层鲜艳的胭脂,给门框扮上了新的角色。父亲站在门前,眯缝着双眼端详,母亲的笑容里有安慰,有感恩,更有希冀。我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再从街门到院子里屋门上一幅幅左右对称的大红对联上,我想这就是父母一年来辛辛苦苦忙于田间的奖状;是乡村秋收冬藏难得的锦华;是点响春节和新一年的那个爆竹;横批短小,可它是画龙点睛的最美笔墨;是江山永固的精神灵魂;横批简单,却承载着大道,如天空,明澈空旷,涵盖万物。门楣上一道横批,是红火门联的结语和收尾,是平衡与和谐的旋律。

一般贴春联是在大年三十,就是除夕,也就是要在这一天里,将旧的一切清除的最佳时日,因为过去的一年,有太多的苦累,不管是穷与富,人们都在盼望着新一年的光景跟着火红的春联一样把一切点燃。我和两个妹妹早早地被母亲换上了新衣,欢天喜地地从堂屋里跑出,父亲问我:“这春联上写的都是啥字。”我将那在小学里学到的几个文字释放出自己的口中:“辞旧岁万家迎新,迎新春一元复始。”我给父亲念着吉祥的春联,诵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楹联。父亲接着说:“家家户户门框上贴的是春联,可它象征着给自己的家门,给自家的日子穿上了新衣。母亲倚靠在厨屋的门框上,看到我和父亲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别提她的心里有多高兴了。我看到她的手里还捏着饺子皮,围裙上粘着菜叶和面。母亲虽然不认得春联上的字,可她最懂得春联里的吉庆和祥和。

身体健康,合家安康,衣服满箱,粮食满仓,家宅吉庆,满院春光,接祥纳福,四季平安,树木兴旺,六畜兴旺,出门见喜,小心火烛。这些小小的福贴是希望,是红色的福神,在我家的庭院和居室里欢快地游动,带着幸福和希望在为我家寻找着它的安身之处。

不管是家里的箱柜上、粮囤上、炕头上、瓦罐上、灶屋里、甚至猪圈门上,鸡舍的边上,门前的树上,都贴上了红色的吉祥条子,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还有那么多小小的只有一个字的红贴,只写了一个“福”字。有了这个福字,就有了一切,就是富足安康。

我家的街门外有一棵很大的国槐树,上面有好几个喜鹊窝。也就在这时候,喜鹊会在一片祥瑞的红色中闪动着它们的翅膀,将新年的瑞气和喜庆荡满了整个庭院、窑屋和整个天空和大地,把愉悦与吉祥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吉祥是新一年里最诚实、最朴素的心愿,幸福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实憧憬,祥和是对美满家庭的希望。微微的小风将天空清扫明净,院外国槐树上喜鹊在生动地啁啾,麻雀在热烈地鼓掌、欢呼,笑语盈盈的小院落,幸福伴随着大红春联的映衬在成长。

中国年最终就是教育和传承的演绎。它时时处处,都在演教。无论是大红对联,小小的红贴等等。无不是为了唤醒人们的正知见,让人们回到生命的本质,在今后的大年里合家团圆,过得更加吉祥、快乐!

也许大年原本就是童年的,还可以说它原本就是人类的童年,原本就是无尽岁月的一颗童心,才如此让人彻骨地怀念和感动。它事实上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而是一种类似母亲怀抱的所在。让我们在这个特有的母亲怀抱里,将我们的灵魂得以舒展,得以灿烂,得以滋润,得以狂欢。

 黄河原创文学]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00031号




黄河文学,就是令你喜欢!

若无特殊标记,刊文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告知删除

席腾华  作品集

席腾华丨散文/家乡的麦香味

席腾华丨散文/梦断怀梆情

席腾华丨散文/哼小曲和放声高歌

席腾华丨小说/娘才是真正的庄稼人

席腾华丨小说/扶贫款

席腾华丨散文/我为“菖蒲”“银莲花”酒喝彩

席腾华丨小说/冬日的怀念

席腾华丨散文/慈母言传身教传家风

席腾华丨小说/太阳光下的农民工

席腾华丨散文/那年学骑自行车

席腾华丨散文/情系黄土地

席腾华丨小小说/风雪中的祖孙情

席腾华丨散文/无恨诗韵

席腾华丨散文/卫氏宗祠

席腾华丨散文/再见了——北京

席腾华丨小小说/安老四的低保

席腾华丨散文/雪之情

席腾华丨散文/还是我的家乡美

席腾华丨散文/古城羊肉汤

席腾华丨散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席腾华丨散文/没见荤腥的年

席腾华丨大年初一的饺子

席腾华丨散文/我不赌博——话赌博

席腾华丨散文/洗衣裳、剃头、洗澡过个干净年

席腾华丨散文/峪子河上的桥

席腾华丨散文/清明祭祖忆父亲

席腾华丨散文/春天的希望

席腾华丨散文/一场春雨一场喜

席腾华丨散文/一场开棺斩子的正气歌

席腾华丨散文/火红的庙会 醇香的文化

席腾华丨散文||我记忆中的端午节习俗

席腾华丨散文||年近七十

席腾华丨散文||余晖中的荷香

席腾华丨散文||陈堡村梦之队的锣鼓

席腾华丨散文||大雪呀,千万不要挡住俺爸妈回家的路

席腾华丨散文||古城锅盔的传说

席腾华丨散文||晒太阳的老人

席腾华丨散文||东原人的面食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席腾华丨散文丨家乡那条路

席腾华丨散文||垣曲“炒粸”的传说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席腾华丨散文丨山村巨变话改革

席腾华丨散文||青底沟流域散记

席腾华丨散文||生命的乐趣

席腾华丨散文||愿新的一年天天辉煌

席腾华丨散文||家,我心灵的圣坛

席腾华丨诗歌||走进春天

席腾华丨散文||站在船头听鸟语

席腾华丨散文||闫家河村的狐仙庙会文化节

席腾华丨散文||山村

席腾华丨散文||“碾转”我心中的美味情怀

席腾华丨散文|| 俺家的创业史

席腾华丨散文|| 最美的散文在田野

席腾华丨散文||东原人舌尖上的美食——烧饼

席腾华丨散文||煤油灯时代

席腾华丨散文||走进黄河三峡

席腾华丨怀邦戏||脱贫路上

席腾华丨小说||一份年终总结报告

席腾华丨散文||想起童年剜野菜

席腾华丨散文||榆钱儿

席腾华丨小说|你好——吃饭了吗

席腾华丨散文||想起童年收麦时

席腾华丨小说||老懒养羊记

席腾华丨散文||拉磨的小灰驴

席腾华丨小说||老赵头的心上事

席腾华丨散文||拉磨的小灰驴

席腾华丨小小说||搪瓷碗

席腾华丨散文||土炕印记

席腾华丨散文||拉磨的小灰驴

席腾华丨散文||老槐树上那挂钟

席腾华丨散文||心中的老布鞋

席腾华丨散文||月光下的亳清河畔

席腾华丨散文||拉磨的小灰驴

席腾华丨诗歌||这把老镢头

席腾华丨散文||浅议家乡人的酒文化

席腾华丨散文||鞭炮声声过大年

席腾华丨散文||俺家那块自留地

席腾华丨散文||我在飘洒的风雪中

席腾华丨怀梆戏||槐树洼人的笑声

席腾华丨散文||春雨

席腾华丨散文||捡麦穗

席腾华丨怀梆戏||警民情深

席腾华丨散文||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席腾华丨散文||锄地

席腾华丨散文||青底沟小河的流水

席腾华丨散文||走进秋天

席腾华丨散文||晚秋的雨

席腾华丨散文||东原农家腌酸菜

席腾华丨散文||家乡的饮食和饭场文化

席腾华丨散文||留住年俗,就留住了它的根

席腾华丨散文||守岁

席腾华丨散文||大年,中国人的乡愁

席腾华丨散文||挑着烧饼走亲戚

席腾华丨散文||山城红红火火闹元宵

席腾华丨散文||一块金匾

席腾华丨散文||邻家儿子的婚宴

席腾华丨散文||油菜花丛祭祖茔

席腾华丨散文||又是一年三月三

席腾华丨散文||娘带我走进麦田

席腾华丨散文||下辈子还做你的儿子

席腾华丨散文||夏天的雨

席腾华丨散文||重游望仙大峡谷

席腾华丨散文||探访家乡老山庄

席腾华丨散文||难忘的家乡煮馍

席腾华丨散文||一地清霜润初冬

席腾华丨散文||小蒜的香味

席腾华丨散文||走不出的方言之乡

席腾华丨散文||土地的味道

席腾华丨散文||三月好春光

席腾华丨散文||一座叫无恨的村庄

席腾华丨散文||村里的戏台

席腾华丨小小说||打工一年

席腾华丨散文||灶屋里的柴火灶

席腾华丨越剧小戏||彩礼

席腾华丨散文||野菜马齿笕

席腾华丨散文||那年我学会了犁耙地

席腾华丨怀邦剧丨货郎招亲

黄河原创文学
  原创文学、精美图片、人物故事、信息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