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公众平台
黄河文学 原创频道
王文茂,男,1947年4月出生,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临钢公司退休员工,喜爱文学写作,曾在《临汾日报》《新唐风》等报刊发表一些散文,著有《尧都临汾谒尧帝》。
大约三千五百多年前,尧帝带领先民们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一带,据说尧帝嫁女时发明了鼓,风吹雨打千百年,后来就有了威风锣鼓,花鼓,腰鼓,木鼓和铜鼓。
花鼓,晋南花鼓,翼城花鼓。
花鼓人,生在花鼓村,长在花鼓城。花鼓村,前面是黄土坡,后面是黄土沟,沟里流着黄泥、黄水,那就是黄河。
花鼓村的花鼓人,最喜欢打花鼓闹红火,迎神赛会,打花鼓,大年迎春,唱花鼓,热闹游行,跳花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集会庆典更离不开花鼓。
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花鼓城就是这方厚土地上的一株红牡丹。激动人心的花鼓,节奏明快活泼,曲调丰富多彩,唱腔婉转,悦耳动听,激动心弦,群众喜闻悦见。
看,春节花鼓队行进表演开始了,“哐呤呤,哐呤呤!”化装成老年鼓手者胸前挎着一只鲜红的花鼓,作为花鼓队的首领,他迈着老年人的步姿但有雄赳赳的气势,手舞系着红绸条的鼓槌上下飞动,几面大小铜锣围着他一扬一合,几件大小铜擦也不甘落后一上一下,人群中心的老年鼓手一会儿踢腿击鼓,一会儿附身下腰,金鸡独立,泰山压顶,巨龙出水,各种花式一套接一套,引得全场人拍手叫好。
锣鼓声叫好声达到高潮时骤停,顿时唢呐,竹笛,二胡齐鸣,腰间系着红绿绸带的女队员妙声飞扬: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灯笼。
八十老翁五龄童,打起花鼓有精神。
龙年龙岁气象新,哎嗨哎嗨吆——
龙年龙岁气象新!
歌声结束紧接着就是欢快的花鼓:哐哐呤呤哐哐!嘹亮的唢呐,优美的女声演唱,欢快的秧歌舞蹈,健壮的击鼓雄姿,激荡着观众的热情欢呼!
20世纪60年代,翼城花鼓进京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80年代更是名声大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加北京奥运会,挺身上海博览会,庆贺西安世博园开园,所到之处大放异彩。
花鼓城的花鼓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是节日庆典的重要文化活动,它气势宏伟,异彩纷呈,慷慨激昂,深受大家的喜爱,远博陕西和内蒙。
少儿花鼓队过来了,你看,一人三鼓,一人五鼓(胸前鼓,两肩变两鼓,两腿上两鼓),八鼓九鼓满天星,双杠击鼓龙飞腾。在广场上表演有三十人,五十人,一百三百上千人,队形换样式无穷,动作严正节奏灵,鼓声震天样式新,排山倒海气势雄,鼓手踢腿又跺脚,鼓槌飞舞身扭动,先声夺人似猛虎,神态逗人是顽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威风,头戴花冠女队员,花袄花鞋花布裙,又唱又跳歌声甜,国泰民安迎佳节,花鼓打得热烘烘。
花鼓人闹花鼓城,花鼓城里添新容,高楼林立公园新,四通八达大交通,五行八业齐发展,花鼓县城扬威名。
贫穷时打花鼓,是穷则思变意识的追求;苦干奋斗时打花鼓是自己更生撸起袖子拼命干的精神奋发;富强起来时打花鼓是创建世界工业化强国的自豪,是对幸福生活的歌颂!打吧 ,打起花鼓添精神,跳吧,跳起秧歌美心情,唱吧,唱出个美满幸福花鼓人!
[黄河原创文学]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00031号
黄河文学,就是令你喜欢!
若无特殊标记,刊文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