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登科丨散文||回乡杂记(四)

文摘   文化   2024-11-28 14:42  

黄 河 原 创 文 学

文学公众平台


黄河文学  原创频道

荆登科,曾用笔名老井,男,中共党员,1994年西安地质学院毕业后参加“支边”,现供职于新疆广播电视局直属台。多年从事喀什地、县新闻宣传、广电媒体的采编、撰稿工作,10多项新闻稿件、专题片荣获自治区级二、三等奖。

闲暇之余,热爱文学创作,喜欢撰写散文、诗歌、评论等,在省、地级报刊、媒体平台上发表播出稿件100余篇。

回乡杂记

(四)

家乡变化很大,但村里人越来越少,留下的多是步履蹒跚、两鬓斑白的沧桑老人,还有一些苦苦挣扎在土地上的中年人。遇到红白喜事时,小轿车停满了小窄巷,三轮车还是大家出门的主要交通工具。小二楼的房子建的也很漂亮,但往来人少,缺乏生机和活力,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噪杂和热闹了。

闲暇时走亲戚,我带着父亲看望了年迈而健在的舅舅、姨姨、姑姑和亲朋好友家,见了他们高兴,我们也很欣慰。大舅、大妗一直租房住在运城,胡胡姐带我们去的,身体还比较硬朗,只是腰背都驼了,大舅耳朵有点背,看上去老了不少,带他们在家门口吃了牛羊肉泡馍,加了香辣猪蹄和凉拌菜,喝了银耳红枣汤,味道还不错,老人感觉很满意。临走时大舅一直送我们到车前,我心里甚是感动。

小舅、小妗一家人多年住在运城,六十大几的年龄,照看着三个孙子女,上下学时接完这个送那个,晚上还要督导写作业,负担也不轻,但为了儿女,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小舅抽空还干点零活补贴家用,小妗说腰疼,爬楼都费劲,近些年就从老房子搬到二女儿媛媛的电梯房里居住,方便了很多。看着他们矍铄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雨过天晴后,我来到洪阳村,看望了五姨。大女儿彩芍和我初中同班同学,那天刚好都在,聊了很多儿女情长,诉说着我们这些70后的酸甜苦衷,惆怅着90、00后年轻人的婚恋难题。五姨是个勤快干练人,一直忙着为我们烧水沏茶,她把屋里院子都打理的干净整洁,房子也大翻修、装饰了一遍,在村里也算一个好人家了。她和女儿家枣树多,人勤快、管理好、收成高,女婿又有木工手艺,农活、包工“两不误”。临走时,非得给我装几袋“密封鲜枣”,意味着让我们的生活永远甜甜蜜蜜。

从常乐镇赶集回来,顺道看望了在上焦村办企业——桃子加工厂干活的八姨,一群中老年妇女围坐在一起“剥桃核”。夕阳西下,天气转冷,八姨带着帽子和手套,穿着厚衣服,腰腿也不好,从早到晚要干一整天,中午厂里管一顿饭。她在桃场干了好几年了,剥一斤桃核一元,一天能剥上百斤,可挣100多元,日常生活开支基本够了。儿子在外打工,不常回来。忽然想起英年早逝的姨父,那时候他们家的光景过得好,有几亩苹果园,年收入好几万,也是当时村里的“万元户”。我上高中时,他们经常给我送馍和菜,改善我的伙食;上大学时接济我不少学费,让我度过难关。现在想来,往事如云,这些恩情何时才能报答?我内心有愧啊。

顺着沿河路,来到梁家滩。父亲的至亲——大姑走了,大姑父也走了,只剩下单身的表哥“军娃”。回来时几次打电话,他都没有回音,父亲有点担心,专程过来看探。中午11点多,推开他那破旧的窑洞门,表哥还在睡大觉,我们也就放心了。家里较乱,被褥衣物锅碗也很少洗刷,基本上在凑合着过日子。他依然很壮实,只是两条腿变成了“罗圈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还不如八旬的老人走得快。看到这一切,想起大姑一家,我泪涌无语。我们带着表哥去了县城,专门给他买了一身衣服和鞋,换下了那身油乎乎的行装。然后又美美地吃了大碗羊汤面,特意加了半斤羊肉和麻花、馍馍,似乎觉得还欠了点什么?但我能做的,也只能这样了!

每次回家,能看到至亲的人还健在长寿,也是一件很快乐、欣慰的事,母亲在世时,他(她)们都是我家的常客。我们都在他(她)们的殷殷嘱托和欢声笑语中茁壮成长,有了自己的小家,踏入社会、踏实工作,走向美好的未来!
你若喜欢,请在文末点赞,并点击“在看”+留言

黄河原创文学]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00031号




黄河文学,就是令你喜欢!

若无特殊标记,刊文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告知删除

黄河原创文学
  原创文学、精美图片、人物故事、信息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