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德清,“稻鸭共育”种出绿色健康大米
一、案例概况
德清星晴家庭农场地处德清县新安镇,占地1800多亩。农场以水稻种植和大米加工销售为主,同时兼顾畜禽养殖,形成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截至2020年,农场累计销售大米达230吨。2017-2020年期间,连续四年举办了种业杂交和常规晚稻新品种现场会,并获得了湖州市高产示范一等奖、湖州市“平安农机”示范单位和浙江好稻米金奖等荣誉称号。德清星晴家庭农场注重打造高质量的农产品并坚定地走品牌之路,在水稻生产方面探索了一条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化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二、创意做法
1.坚持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提升竞争力
德清星晴家庭农场承包了1800余亩土地,核心区域位于下舍村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拥有烘干中心、水利管道和设施灌溉等配套设施,并持续引进现代化农机设备。在水稻生产方面,农场实现了从育秧、整地、插秧到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并且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100%。经过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后,能够节约300元/亩左右的成本。近年来,德清星晴家庭农场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科院、湖州市农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活动。在育苗、种植、管理、收获、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农场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每亩产量同比增加了10%。农场坚持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促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的市场竞争力加强。
2.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入新动能
德清县的农民一般有两个收入来源。其一,在城市工作,获得工资收入。其二,土地被流转后,农户获得的租金收入。农户将承包的土地交给村里集中流转,整个县的农村土地流转率高达86%。这为土地连片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农场的流转土地规模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1800亩,近两年保持稳定。多年来,农场一直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为附近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机耕、机插、防病除虫、机收等社会化服务,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得农民种植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德清星晴家庭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亩产值,增强了农场可持续发展能力。
3.重视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扩大影响力
德清星晴家庭农场在生产基地采用了“稻鸭共育”的模式来使水稻有机化的程度提高。利用了鸭子杂食性和活跃的运动能力,它们吃掉了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还能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水稻植株的分蘖。这种模式能够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最终生产出纯净无公害的水稻。通过结合生态控草技术(源头断绝、水流截留、水库排干)、绿色防控病虫草害、增施有机肥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场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生产的无化肥和无杀虫剂,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田中的杂草。这种综合措施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稻的质量,还增加了其附加值。农场生产的优质“稻鸭米”通过线下店铺和线上平台“浙江省网上农博会+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2020年的销售额超20万元,并仍在逐年上升。农场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视是满足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追求的体现。
4.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翻开新篇章
德清星睛家庭农场选用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栽种了波丝菊、香根等各种显花植物,再加上稻鸭共生,引来了不同地区的游客赏玩;学生到农场感受耕作,了解农活,农场也多了农旅景区和研学基地的功能。一方面农场新添了第三产业收入,促进了鸭稻米和稻田鸭的销售,再者是现场互动让孩子们能够走出课堂,拥抱大自然,通过体验劳作来了解农耕文化,在切身感受了“汗滴禾下苦”的辛劳后,才会真真做到知克勤克俭。德清星晴家庭农场通过这几年的农事活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突出产业特色发展,更好地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把农场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美丽田园。
三、建设成效
德清星晴家庭农场始终秉持绿色种植理念,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要求,成功生产出了一种绿色大米,通过实现优质优价,使每斤大米价格提高了大约3元,每亩产出的净利润也增加了约2100元。农场以品质为核心,打造稳固的品牌地位,已经注册了“素凡悠香”商标作为其绿色大米生产基地的认证,通过提供高品质和值得信赖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农场还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将其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大米市场。农场是2019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中的一个优秀景点。这个农场以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为基础,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稻田画“美丽德清,归田圆梦”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仅在2020年,这个农场就接待了超过3万人次的游客,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农场先后获得湖州市高产示范一等奖、湖州市“平安农机”示范单位和浙江好稻米金奖等称号。
余姚,培育水稻田里的科技与生态之花
扫码关注我们
胡豹创意农业
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咨询丨规划丨设计丨运营
联络:jxh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