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萧山,水稻“全链”藏粮于技的高产示范方
一、案例概况
杭州萧山戴村镇王云峰家庭农场设立于2014年,在萧山区戴村镇南三粮食生产功能区承包有土地400亩,把发展创意农业用于粮食生产。拥有1000平方米生产管理房及育秧烘干中心等固定生产设施,2017年成功注册“萧戴”商标。2020年通过SC认证,同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作为杭州市萧山区的种粮大户的农场主王云峰。1999年起在萧山从事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被评为萧山区优秀种粮大户、优美售粮大户、杭州市“十大种粮能手”称号。2011年起,该农场主动促进高产性质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先进适用机械、精确定量栽培等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应用。2013年起建设浙江省单季晚稻千亩高产示范片、浙江省超级稻亩产千公斤高产攻关方、杭州市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方等试验研究被列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9年起进行优质稻米品种的引入与配套促优种植技术的示范应用,向水稻“全产业链”生产发展,“萧戴”牌优质大米获萧山区金奖。
二、创意做法
1.扩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2014年以来,投入12万元整合流转承包的土地,使以前一家一户的小田块变成连片种植的大田畈;配合镇村对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开展苗木等非粮化迁移。建设健全进、排水口、下田坡、田埂等小型农田配套设施,基本实现“田成方,地平整,能灌能排,机械作业”。投入20万元提升耕地质量,有机肥每2年增施一次,平均每年施有机肥300千克/亩;采用秸秆还田和冬季轮休深耕,促进配方肥、专用肥,配施锌、硼、硅等微肥应用,以提高土壤肥力。花费247万元建设水稻育秧中心、谷物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133.2万元用于购买稻麦生产所需农机具,使农场具备2500亩面积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015-2019年王云峰报名浙江大学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远程教育,修完所有课程,获大专文凭。组织家庭成员和农场机手每年参加10天以上的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可以进行水稻、小麦、油菜等苗情调查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调查,可以灵活操作翻耕、插秧、施肥、用药、收获、烘干、碾米等基本机器,为推广先进技术,实现绿色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3.勇于试验,践行藏粮于技
农场雇用老农技员1名,承担农业农村部水稻农情监测点、萧山区粮油作物苗情调查点建设任务,进行小麦、油菜、晚稻等苗情农情定点调查,向上级农技部门提供指导参照。承担省超级稻高产攻关、中国水稻研究所新技术示范、市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区晚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区粮油产业技术团队农技创新、区农技推广基金项目等试验研究,进行品种、播栽期、栽插密度、育秧基质、专用肥、缓控释肥、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等试验研究,试验小区平均约50个/年,先一步将甬优538、甬优7850、甬优7872等晚稻品种引入,研究其高产优质规律,形成配套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为区级及以上农技部门供给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教学现场,每年约有200人次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学习取经,实现藏粮于技。
4.细化服务,发挥推动作用
通过水稻育换中心、谷物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和现场示范,进行田间诊断及技术咨询、水稻有场机插、房虫统防统治、机收烘干、稻米加工等社会化服务,每年向服利临浦、河上等镇的种粮大户提供3000多亩次的服务。依靠现场教学技术到位率提高,实现了大面积平衡增产。城市居民、周边村民观赏农场内的水渠、长廊、油菜花田、金色稻、麦田等秀美景观。
三、建设成效
农场先后承担了市、区两级晚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任务。晚稻亩产超过938千克,拿下市、区高产创建一等奖和二等奖。2016年、2019年分别获评“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最美农业保冬防控示范区”,农场主被评为市“农技大师”、区“乡土专家”等。农场秉承绿色生态的种植理念,栽培绿色防控植物,建设生态场,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建设产加销一体模式,促进增收。农场上交国家定购粮50.9万千克/年,上交给村农田承包款7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和周边农户收入提高。通过实施各类农业项目,尤其是南三村省级粮食功能区建设、晚稻高产高效示范竞赛和晚稻病虫统防统治示范、机械化插秧、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应用成效和示范成效显著。
萧山,水稻“全链”藏粮于技的高产示范方
扫码关注我们
胡豹创意农业
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咨询丨规划丨设计丨运营
联络:jxh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