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三桃教授: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新进展

文摘   健康   2024-10-10 18:0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CKD全程管理一直是肾病工作领域的重要课题。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四次肾脏病学学术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9月28日在成都召开。会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欧三桃教授以“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新进展“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探讨CKD管理新未来。现整理大会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01  我国CKD的疾病负担沉重


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CKD的患病率为8.2%,据此估算2018~2019年我国约有8200万成年人患有CKD[1]。CKD一旦进展至肾病终末期,死亡风险为肾功能正常人群的10~20倍[2]。同时,2020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透析患者医疗支出9.11亿元[3]。可见,CKD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花费高,加强CKD早期管理已迫在眉睫。   

CKD早期综合管理可延缓肾病进展,改善肾脏结局。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CKDⅠ期至Ⅲa期患者,分为早期CKD照护计划参与者与未参与者(对照组),评估早期CKD照护计划对CKD进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KD早期照护组CKDⅢb期的累计发生率显著更低(P=0.0025)(图1)。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多学科综合管理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4]。因此,早期、全程、多学科从源头管理CKD患者十分重要。

图1. 队列研究对象进展为CKDⅢb期的累计发生率

02 CKD的管理现状及思考


以泸州地区CKD管理为例。近年来,泸州市血液透析中心数量逐年快速递增,但多为独立血液透析中心,仅开展透析业务。泸州大多数医院具有独立肾病内科占比少、能开展肾穿刺活检术及病理诊断占比少、开展CKD管理少。大部分开展CKD管理的医院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依赖线下,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收效差。面对这一现状,探索CKD防治新模式势在必行。而慢病管理收费闭环打通难、信息化建设滞后、慢病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不同等级医院专科能力差异大、CKD并发症多等使CKD筛查和管理困难重重。管理模式历经由传统向信息化多模式的开展是CKD管理模式的最佳依托(图2)。

图2. 数字化、信息化是CKD管理模式最佳依托

03 CKD管理新进展


在CKD高风险人群中进行CKD早期筛查十分必要,CKD全病程管理中心(CKDMC)项目通过建立标准化CKD诊治流程、结合网络协作管理体系与创新技术平台,全程管理CKD患者,形成早期筛查-精准诊治-长期随访的患者管理闭环(图3)。

图3. 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CKDMC)项目

此外,基于慢病管理在CKD诊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新的慢病防治策略、模式、方法和技术被开发或建立,以期实现CKD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下面列举3种模式。

医患共享决策(SDM)


SDM是指在没有最佳治疗方案的情况下,了解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医护人员和患者达成一致决定的过程。既往文献报道SDM能降低老年晚期CKD患者决策冲突水平,减少患者“后悔决策”情况[5];在SDM基础上,联合多学科护理可改善肾脏替代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治疗持续性[6]。患者决策辅助工具(PDA)是帮助临床实施SDM的有效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支持软件被开发,用于支持患者关于肾脏替代治疗(RRT)的选择决策,这些工具已被证明在透析领域有效地改善了SDM的实施(图4)。

图4. 共同决策小程序举例

数字疗法(DTx)


DTx是指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我国于2020年开启了DTx审批通道。既往文献对DTx在CKD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智能手机应用可有效促进CKD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减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延缓疾病进展[7]。此外,使用eKidneyCare智能手机应用进行用药干预后,CKD患者的用药差异率明显降低,促进CKD用药安全(图5)[8]

图5. eKidneyCare智能手机应用概念图

人工智能技术(AI)


在肾脏病领域,人工智能技术(AI)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各种肾脏疾病的风险筛查、辅助诊断、治疗指导以及预后预测。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可有效预测糖尿病患者早期CKD风险,与其他已有预测方法相比,精确度类似或更优[9];人工智能肾脏病理识别系统可精准识别肾小球基本病变助力肾脏病理诊断分析[10];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免疫抑制治疗获益人群、预测肾病预后、狼疮性肾炎复发风险也已见报道。

此外,个案管理、医院社区一体化等管理模式也被提出,助力CKD专业、高效、可靠的全程管理平台搭建。

总结


CKD患病率高,危害大,加强早期管理非常重要。CKD管理模式历经由传统向信息化多模式的转变,但仍存在多种困境。数字化疗法有望成为未来CKD管理的新模式之一,惠及更多患者。


专家简介



欧三桃 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

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首席专家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医学会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委会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25篇,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



参考文献:
1.JAMA Intern Med. 2023; 183(4): 298-310.
2.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 35(20): 20-20,21
3.Kidney Int. Supplements. 2020; 10(2): E97-E185
4.Am J Med. 2015; 128(1): 68-76.
5.Int Urol Nephrol. 2021 Feb 15.
6.J Adv Nurs. 2019 Nov; 75(11): 3032-3044.
7.J Med Internet Res. 2020 Dec 15; 22(12): e19452.
8.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1 Apr 7; 16(4): 532-542.
9.Nat Med. 2019 Jan; 25(1): 57-59.
10.J Pathol. 2020 Sep; 252(1): 53-64.




“肾医线”读者专属微信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肾医线”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nephro-online),回复“肾医线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肾医线》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肾医线》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肾医线
肾医线nephrology on-line,与您一道探寻肾病领域新进展!关注国内外会议同步报道、中外专家访谈对话,追踪最新研究成果、热点话题争鸣思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