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属于II型干扰素家族,是免疫系统中关键的调节分子之一。IFN-γ是由活化的T细胞(主要是CD4⁺ 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分泌的,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免疫反应和增强抗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一、 结构特性
分子量:约16-17 kDa。
基因定位:IFN-γ基因位于人类12号染色体(12q14)。
结构:IFN-γ是一种二聚体蛋白,由两个相同的多肽链组成,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二、主要功能
1.抗病毒作用
IFN-γ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的抗病毒机制抑制病毒复制:
诱导抗病毒蛋白:如Mx蛋白、PKR(RNA依赖性蛋白激酶)、OAS(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
增强MHC-I表达:促进抗原呈递,便于CD8⁺ T细胞识别感染细胞。
2.免疫调控
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巨噬细胞内的病原体杀伤作用,通过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一氧化氮(NO),直接杀灭病原体。
偏向Th1型免疫反应:通过抑制IL-4和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细胞免疫反应。
促进B细胞的抗体生成:增强抗体亲和力成熟和特定亚型的抗体生成(如IgG2a)。
3.抗肿瘤作用
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
增强抗原呈递,提高肿瘤细胞对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易感性。
4.调控免疫耐受
IFN-γ能破坏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
同时也参与免疫负调控,通过诱导特定类型的免疫抑制分子如IDO(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
三、信号通路
1.IFN-γ受体
组成:由两种亚基组成:IFNGR1(高亲和力结合亚基)和IFNGR2(信号转导亚基)。
分布: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上。
2.JAK-STAT信号通路
IFN-γ与受体结合,诱导受体的二聚化。
激活的受体招募并激活JAK1和JAK2(酪氨酸激酶)。
JAK磷酸化STAT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磷酸化的STAT1形成同源二聚体并转位至细胞核,启动靶基因的转录。
3.靶基因及下游效应
免疫相关基因:MHC-I/II、抗病毒蛋白、趋化因子(如CXCL9、CXCL10)。
代谢相关基因:iNOS,促进活性氧(ROS)生成。
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增强细胞凋亡。
四、与疾病的关系
1.感染性疾病
在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和疟疾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中,IFN-γ是关键的免疫介质。
在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HSV)中,IFN-γ通过增强抗原呈递和免疫细胞活化起作用。
2.自身免疫疾病
IFN-γ过度激活可能导致多种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在多发性硬化症中,IFN-γ可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3.肿瘤免疫
Cancer regression
Cancer promotion
IFN-γ在抗肿瘤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激活CTL和NK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但在某些情况下,IFN-γ也可能通过诱导免疫逃逸机制(如PD-L1表达)促进肿瘤进展。
五、临床应用
1.疾病治疗
重组IFN-γ(如Actimmune)已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慢性肉芽肿病(CGD)和恶性骨质疏松症。
2.免疫监测
IFN-γ释放试验(IGRA):用于检测潜伏性结核感染,例如T-SPOT和QuantiFERON-TB检测。
3.疫苗佐剂
作为潜在的佐剂,用于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
六、研究前沿
1.IFN-γ与肿瘤免疫疗法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增强抗肿瘤效果。
2.与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IFN-γ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双重作用成为研究热点。
3.合成生物学
利用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化IFN-γ的生产及其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8, 18, 545–558
Biomarker Research 2020, 8, 49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注明“转自Glyco-Immunology"
©2020Glyco-Immunology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