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LAG-3的药物设计

文摘   2024-12-30 19:27   新加坡  

前言:谈到药物靶点,很多小伙伴会简单的把靶点理解成靶向疾病细胞的分子。药物(如抗体、ADC、CAR-T)通过识别靶点靶向消灭疾病细胞(the bad),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的靶点是这个逻辑。但是对于免疫检查点,机制要稍微复杂一点。
免疫检查点是“好”的T细胞(the good)的抑制信号。在肿瘤环境中,免疫检查点过度抑制T细胞的功能,从而使得T细胞变为耗竭或者无能的T细胞(the ugly)。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药物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的抑制信号,解除T细胞的抑制,时T细胞变好。也就是使得the ugly T细胞变成the good T细胞,从而继续消灭the bad 肿瘤细胞!
因此,免疫检查点的靶点,是增加T细胞功能的靶点!

WELCOME THE NEW YEAR

01

LAG-3靶点

LAG-3是免疫检查点的靶点之一,它具有和CD4类似的分子结构,在T细胞激活后会诱导其表达,且在持续抗原刺激下(如慢性感染或癌症)维持其表达。
T细胞外,LAG-3也在其他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NK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DC

T细胞表面,LAG-3是一种抑制受体,可以下调T细胞反应并导致T细胞的耗竭。

LAG-3的经典配体是MHC-II,也有许多其他配体,包括LSECtinGALECTIN-3GAL-3)、FGL1TCR-CD3复合物,及大脑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的纤维蛋白原。
不过,目前还不知道LAG-3的不同配体是否起到不同的功能。

WELCOME THE NEW YEAR

02

LAG-3 信号传导和抑制

MHC-IILAG-3的经典配体,LAG-3通过和MHC-II结合起到抑制T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其他LAG-3配体也可以能起到补偿LAG-3-MHC-II信号的作用。

和配体结合后LAG-3的胞内信号转导基序传递抑制信号到细胞内部。这些继续包括一个膜近端FXXL基序,以及随后的KIEELE基序和富含谷氨酸-脯氨酸(EP)的重复序列。
有一个好玩儿的知识点,LAG-3抑制TCR信号本身,而免疫检查点靶点PD-1和CTLA-4主要抑制CD28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这是LAG-3不同的地方。
LAG-3信号转导可以通过金属蛋白酶ADAM10ADAM1720切割胞外LAG-3进行调节。
切割后的LAG-3在细胞表面脱落,形成游离的LAG-3sLAG-3),从而无法行使抑制功能。
sLAG-3半衰期短(<4h),生物学功能有限,不过已经有研究探索sLAG-3作为潜在预后标志物的可能,并表明高水平sLAG-3与较强免疫反应和较好预后展相关。

WELCOME THE NEW YEAR

03

靶向LAG-3的药物

靶向LAG-3的药物可以设计为三个不同类型:LAG-3靶向的单抗、双抗和LAG-3融合蛋白。

1)LAG-3靶向的单抗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抗体药物,其机制和基于ADCC、CDC等抗体依赖的杀伤不同。抗体药物一方面需要靶向免疫检查点,同时需要Fc来延长半衰期,而又不需要Fc介导的细胞杀伤。
(胖猫:这个抗体设计的有些绕,但是仔细看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BMS的RelatlimabBMS-986016Opdualag)是第一款靶向LAG-3的阻断抗体,2022FDA和EMA批准其联合纳武利尤单抗(O药)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FavezelimabMK-4280)是默克一种人源化IgG4抗体,可抑制LAG-3MHC-II结合。在临床上,其和K药联合使用。
Fianlimab(REGN3767)是再生元的靶向LAG-3的全人源IgG4抗体。FianlimabPD-1抑制剂Cemiplimab在临床联合使用,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I期中,ORR63.6%21/33)。

IeramilimabLAG525)是Immutep开发的靶向LAG-3人源化IgG4 单抗,目前已经授权给诺华,在临床上和诺华的PD-1抑制剂SpartalizumabPDR001)联合使用
大多LAG单抗都是人源化IgG4抗体,但Etigilimab除外,它是IgG1抗体。还有其他靶向LAG-3的单抗体也正在进行临床研究,不再一一列举。

2)双抗
双抗可以靶向两种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鉴于和PD-1抗体联用在临床的效果,同时靶向PD-1LAG-3的双抗也被开发出来。
TebotelimabMGD013)是MacroGenics开发的靶向LAG-3PD-1的双抗,具有高亲和力和延长半衰期。

已在1/2期晚期HCC患者的临床中,客观缓解率(ORR)为3.3%,疾病控制率(DCR)为50.0%。
RO7247669NP41300)是罗氏的抗,靶向PD-1和LAG-3。在晚期和/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期试验中(NCT04140500),ORR17.1%6/35),疾病控制率(DCR)为51.4%

BavunalimabXmAb22841)是Xencor开发的靶向LAG-3/CTLA-4双抗,目前临床进展停止。
FS118是F-star(invoX Pharma在2023兼并)开发的靶向LAG-3/PD-1的双抗,该药物总共有四个结合位点。

EMB-02是另一种PD-1/LAG-3 双特异性抗体,目前正在晚期实体瘤(NCT04618393)的 I/II 期试验中进行临床开发。
3)LAG-3融合蛋白
融合蛋白模拟LAG-3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在体内和其他免疫细胞的MHC-II结合,从而行使其药物功能。
Eftilagimod (IMP321) 是Immutep开发的LAG-3胞外结构域与人免疫球蛋白Fc区结合的融合分子,可激活抗原呈递细胞(APC) 的可溶性LAG-3 蛋白,从而导致CD8 T细胞激活。
IMP321在临床使用上需要和其它免疫药物联用,例如“K药”。该管线目前已经在多种肿瘤适应症中开展临床,其中最快的是TACTI-002/003/004研究,评估eftilagmod“K药”联合治疗先前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NSCLC、复发性PD-X难治性NSCLC或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患者。

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DOR) 21.6 个月,中位PFS 6.6 个月。ORR 随着 PD-L1 肿瘤比例评分 (TPS) 的增加而增加。TACTI-002试验的结果,FDA授予Eftilagmod快速通道资格。
(更多靶点相关信息请查看胖猫自制文章《LAG-3靶点:免疫检查点药物的下一波风口?》)

胖猫的生命科学札记
洞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聚焦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靶点、新疗法重点分享生物医药BD、项目管理等实战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