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和自免疾病

文摘   2024-12-11 12:10   新加坡  

天使还是魔鬼?

在前面的文章《免疫系统的超级英雄:B细胞!》中我们写了B细胞在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事情通常是一体两面的,因为B细胞重要,所以一旦失控,造成的破坏也不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细胞在自免疾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真是一念天使,转念魔鬼!

B细胞:致病机制

和其主要的生物学机制对应,其致病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B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的抗体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机理下,免疫系统通过B细胞分泌识别外来物质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在自免疾病中,B细胞错误的使用这种功能,错误分泌可以识别自身组织和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对健康组织的免疫攻击,并随之带来炎症和损伤。

其次,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捕获外来抗原,呈递并激活T细胞。同样的道理,如果B细胞“好坏不分”,把自身抗原递呈给T细胞,那就会引起T细胞(CTL)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第三,B细胞由不同亚群组成,包括调节性B细胞(B-regs),和T-reg细胞类似,这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B细胞。
免疾病中B-regs的失调导致促炎B细胞亚群和调节性B细胞亚群之间的不平衡。

此外,B细胞可以分泌各种具有促炎特性的细胞因子,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炎症和损伤。

最后,B 细胞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与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APC)相互作用,使自身免疫反应持续存在。

B细胞耗竭的靶点

B细胞耗竭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靶向药物的手段清除致病的B细胞,从而起到治疗和缓解自身免疫疾病的效果。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B细胞的发育需通过确定的发育和激活途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B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不断变化,这直接决定了对各种靶向策略的敏感性。

在骨髓中发育的B细胞,最开始先表达CD19(pro-B细胞),然后增加表达CD20(pre-B细胞)。完成轻链重组进入到未成熟阶段,然后是过渡期和成熟的幼稚B细胞期。

理论上,这种抗原暴漏前的B细胞易被靶向CD20和CD19的药物耗竭。这也是为什么靶向CD19和CD20是最早的、以及最常见的B细胞耗竭采取的措施。从逻辑上将,这也是从源头上去掉B细胞(“治本”)

另外,移行的B细胞和幼稚B细胞特别依赖BAFF生存,因此靶向BAFF的药物也会对消耗B细胞有效。

随后,B细胞通过体液循环进入外周,在脾脏或淋巴结中被抗原和T细胞激活的幼稚滤泡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在这里进行抗体类别转换和体细胞超突变,随后分化成浆细胞。

一旦B细胞开始分化为浆细胞,它们首先下调CD20,然后下调CD19。因此,大多数成熟的浆细胞并不直接受到抗CD20治疗的影响。如果pre-B细胞被有效耗尽,短寿命的浆细胞群体也会受到间接影响。

pre-B细胞、生发中心细胞和浆细胞也表达高水平的CD38。因此,靶向CD38的药物(达雷妥尤单抗)可以耗尽这些群体的B细胞。

浆细胞在生成后随后进入骨髓长期生存。骨髓生态位中支持长寿浆细胞存活的因子包括BAFF相关细胞因子APRIL,它与BCMA结合并支持记忆和 浆细胞存活。在此阶段,可以通过靶向APRIL-BCMA来消耗B细胞。

长寿命浆细胞还会上调自噬途径和未折叠的蛋白质反应,使它们容易受到蛋白酶体抑制剂等非靶向药物的影响。同时,单独的蛋白酶体抑制不能有效地抑制pre-B细。

SLAMF7是最近被广泛关注的一种在浆细胞分化时上调的分子,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靶点,有望成为B细胞消耗的药物。

除了上述经典靶点外,胖猫还对B细胞可能的靶点进行了手动梳理,分享给大家,可能在选题立项中起到一定作用。

使用B细胞耗竭疗法的疾病

目前已经有多种自身免疫相关疾病获批使用B细胞耗竭药物。以及很多相关药物和疗法正在处于临床实验中,这包括了CAR-T、TCE等“时髦”的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主要影响关节的慢性炎症疾病,B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利妥昔单抗(靶向CD20)已经被批准用于对常规疾病缓解抗风湿药(DMARD)无反应的中度至重度RA。
其它靶向CD20的单抗药物还包括罗氏的奥瑞珠单抗和诺华的奥法妥木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影响不同器官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B 细胞通过促进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炎症反应来促进病程。
B细胞靶向已成为SLE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如利妥昔单抗,在减少疾病活动、降低自身抗体水平和改善SLE患者的临床结果方面表现出疗效。其他靶向疗法还包括BAFF(贝利尤单抗)等。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脱髓鞘为特征的持续性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通过自身抗体产生和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成为发病机制的促成因素。
利妥昔单抗和奥瑞珠单抗在减少复发缓解型和原发性进展性MS疾病活动和阻止残疾进展方面显示出疗效。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病,影响视神经和脊髓,表现为复发性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发作。
靶向CD19的伊奈利珠单抗已获准用于治疗NMOSD,另外,由于致盲的自免和罕见病两个重要特征,该疾病还在临床进行多项CART和TCE的临床试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特征是血小板计数低,出血风险增加。利妥昔单抗用于难治性或复发性ITP,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开发B细胞耗竭疗法的考量

开发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细胞非常错综复杂,存在一定的挑战:(1)靶点特异性:由于B细胞群的多样性及不同的免疫作用,在保持正常 B 细胞功能的同时实现对致病性B细胞的选择性构成了重大挑战。

(2)自免疾病的异质性:自免疾病目前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晰,“千人千面”的特殊性,因此广泛的自免疾病治疗需要精准的设计,这也使得通用的B细胞耗竭治疗复杂化。

(3)安全性和副作用:需要在有效消耗B细胞和保持整体免疫功能之间取得平衡是具有挑战性的。管理潜在的副作用,例如输液反应、感染和长期影响,都需要考量。

(4) 最佳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确定的给药方案和治疗持续时间的设计也需要精心考虑,需要仔细考虑持续的疾病控制和与长期B细胞耗竭相关的潜在风险 。

(5) 耐药和复发:老生常谈了,啥机制的药物都要考虑这些。

(6) 成本和可及性:目前疗法的成本对自免患者来说,负担略微高。如果引入细胞治疗的手段,那负担就会激增,这也是需要考量的点。

(7) 儿科人群考虑因素:将相关疗法拓展到儿科患者需要对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影响进行具体研究和考虑。

胖猫的生命科学札记
洞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聚焦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靶点、新疗法重点分享生物医药BD、项目管理等实战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