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到书信,寻找慢的力量与温度

文摘   2024-10-02 21:31   山东  

文章的缘起

一大早出去买早点,一个念头蹦了出来,为什么长辈们打电话总是不知道如何挂电话,聊个没完?为什么年轻人很少煲电话粥?也许这就是慢生活与快生活的区别之一。

为此,在买早点的路上构思出此文,供朋友们浏览。



壹·唠嗑

生活节奏很快,以至于我们忘了生活原本很慢。

农村的老人们,他们似乎总能在电话的一端,或是微信视频的另一端,找到无尽的话题,仿佛时间在他们那里变得悠长。

他们的话语,如同老树的年轮,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而我们,却常常在忙碌中匆匆挂断电话,或是在视频聊天中急于结束对话。

有时候,妈妈在微信视频的时候,就去忙别的事情,一会回来继续聊。我就很不解,有事情就说,说完再做手头上的事情,为什么视频两端的人都没话聊的时候还不结束对话。
仔细想想,老一辈人慢得已被这个时代甩得很远很远。
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唠嗑也是一种精神需求。
贰·书信
当我们回望过去,那些缓慢而悠长的日子,一封书信的等待,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半个月的等待,一封信的抵达,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沉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些字句,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意义,感受到写信人的温度。
昨天,一个朋友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问我当年是否把舅舅的教诲听进去了。我回答说,我真的听进去了,因为那是读信,我读了很多遍。在那个没有即时通讯工具的年代,书信是我们最珍贵的交流方式。每一次的重读,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每一次的回味,都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叁·教育
教育,是一种缓慢的艺术。它需要重复,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书信,恰恰是这种艺术的完美载体。它不像电话里的对话,说完就消失在空气中,也不像视频聊天,结束就切断了联系。书信,可以被保存,可以被反复阅读,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给人以不同的启示。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与孩子、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因为速度而变得肤浅。我们的话语,如同风中的尘埃,难以在他们心中留下痕迹。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放慢脚步,用笔和纸,写下我们的关心和期望,那么,这些文字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肆·行动
写一封信,不仅仅是为了传达信息,更是为了传递情感。在信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更真诚地表达。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注入我们的爱与关怀,让这些文字,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灯塔。
所以,下次当你与孩子或学生有了交流的困难,不妨尝试写一封信。让这封信,穿越时空,抵达他们的心中。让这封信,成为你们之间,最真挚的对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学会慢下来,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因为有时候,最深刻的教育,就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慢时光里。
写在最后:
恰逢国庆节,一段慢时光,我们应该停下脚步,走出去,品尝世界、观看世界、丈量世界,感受慢时光的珍贵,才更加懂得慢时光的来之不易

辣汤
辣汤,一名高中历史老师的菜园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