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读书,系统随机推送了几本书,我随机点开其中一本《谷物的故事:解读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看了看目录,还是能给我们的课堂一些启发。
今天,农作物名称中带有“胡”“番”“洋”“西”这几个字的,很多都是外来物种,而且名字中有些规律:
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胡瓜(黄瓜)、胡麻和胡萝卜等带“胡”字的大多是两汉、南北朝时期,由西域的“胡人”从西北陆路引入。
番茄(西红柿)、番薯(红薯)、番石榴等带“番”字的多在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从南方带入。
洋葱、洋柿子(西红柿)、西葫芦、西芹等带“洋”或“西”字的主要是明清两代由西方“洋人”引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来自欧美的西方人多是漂洋过海乘船来到中国,被称为“洋人”。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第3章农业物种大交换/崔凯
“胡”“番”“洋”的命名,主要是因为这些作物的传入与“胡人”“番船”“洋人”有关。
宋代把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小区称为“蕃坊”,这个“蕃”与“番”在指代边疆少数民族或外国方面是同义。
有一道题就把这个难度拔高了,请看:
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贸易体系逐步转换
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
从命名的演变上是如何看出贸易体系的转换的呢?
和胡人做生意是什么贸易体系?
和蕃人做生意是什么贸易体系?
和洋人做生意是什么贸易体系?
朝贡贸易体系到近代的平等贸易体系?
这是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
下面一道主观题还是比较好的,起码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根据材料,概括物种引进的特征,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