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4年各地高考先秦史为例,应用一轮教研学习心得
文摘
2024-11-19 23:05
山东
![]()
一轮教研的两个观点很深刻:在做题中学做人做事,在讲题中讲出灵魂。这两句话也呼应着高考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如果一道题只是单纯的考察知识点,这道题便没有灵魂,我以手头上的几套2024年各地高考题中的先秦史为例,尽力向“在做题中学做人做事,在讲题中讲出灵魂”靠拢。1.(2024年安徽省1.)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变化说明( )解析:前后变化题是2024年的热门题型,可以很好的考察学生提取信息、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史料解读等关键能力。这道题以西周前期和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的青铜器形制比较,折射出社会的进步: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实用功能增强,符合礼崩乐坏的时代特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社会的进步,这也是C项本身的教育意义。2.(2024年北京市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解析:以玉比人,是君子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君子佩玉,如同座右铭一样,提醒自己修身明德,这就是在做题中学做人做事,故选C。3.(2024年甘肃省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解析: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大房子”作为公共活动中心和公共事务场所体现了当时部落组织的复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故选B。国家形态初步具备是在新时期时代晚期。4.(2024年黑吉辽1.)1921 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解析:1921年,在辽宁发现了与河南仰韶文化一样的遗址,在军阀割据的时代,这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所以学者用“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来形容,而选项D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5.(2024年广东省1.)据研究,古代礼书上记载的春秋时期行礼所用饮酒器,有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商、西周时期五种形制不同的青铜酒器名。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均为筒形漆木器,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据此可知,春秋时期解析:透过五爵的形制变化,可知原有的礼制受到冲击,符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然而不变的是礼制的作用:维系等级秩序。尊者以爵品酒,贱者以散牛饮。有时大者为尊,有时小者为尊,就看制度怎么规定。西周时期统治者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会严格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一做法旨在6.(2024年湖南省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解析:中国早期政治具有原始的民主遗存,但权力分配的核心是宗法制,也就是血缘政治,这在早期中国有利于政权的稳定。7.(2024 年湖北省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下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 0.5 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解析:图片不重要,重要的是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湖北地区存在交流,文化交流就是这道题的灵魂。8.(2024年江苏省1.)毛家坪遗址是自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有学者依据《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认为上述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该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 )解析:山东近几年多次考查牛马,考查的方向有些类似,马是军事战略物资,这是秦一统六国的原因之一。不过这道题考查的不是具体知识点,而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二重证据法。9.(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甲卷)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当“盟主”。齐国、晋国、楚国接续争雄,吴越争霸。诸侯成为“盟主”可以( )解析: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争当盟主就是要号令各诸侯国的行动。10.(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解析:私有制和礼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是课标的内容。试题的灵魂应该是理解什么是文明,文明诞生于什么时期。11.(2024年重庆市高考1.)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中国各地区传统墓葬头向可概括为:“东夷及其先民尚东,楚蛮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华夏及其先民尚北。”关中地区凤翔西村、沣西客省庄等地西周墓多为北头向,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这表明( )解析:关中地区墓葬的头向由西周时期的北向变成春秋时期的西向,本质上反映的是关中地区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把这11道题放在一块来看,先秦史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文明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关系;早期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阶段特征的把握等。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