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的主题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用一个“器”展现本单元的脉络。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在黑板板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______”,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出,接着问,“何为器,何为利,器的演变带来的是什么?”
本节课重点学习不同时期的“神器”。
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在黑板上依然板书“工欲善其事,必先________”,此时学生留了一个心眼,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展示材料,教师引导,清政府晚期见证了西方坚船利炮,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是为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这里的“器”抓住西方强大的精髓了吗?最后成功了吗,为什么?
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这时候,学生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制”。
这里的制是什么?制度、体制等。
本节课重点分析“机器”(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继续在黑板上板书“工欲善其事,必先_________”
现代社会,各国制度完善,器物发达,当下社会异常重要的素质需要具备什么?
重点展示我国的“大国重器”,激发学生四个自信。
同时,以AI为主,探究AI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挑战。
最后得出结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智。
只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独立的思考,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让科技成为追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追求科技效率的同时,考虑如何兼顾公平与人文关怀。
用三个字贯穿三节课,就是“神器”——“机器”——“重器”,分别对应的是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成为全球学习的对象——现代科技的发展,诞生了众多国之重器。
先把思路记录在这里,以后有时间继续充实,感兴趣的朋友如果能做出课件,欢迎加好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