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选择题答案揭晓,最有争议的那几道题中藏着考察的方向

文摘   2024-11-05 17:20   山东  
图说历史:
在学校附近有一处废弃的排灌站,上面清晰可见的刻有“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的标语。近两年,山东高考非常喜欢根据标语确定时间,或者根据时间选择标语。这确实也是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根据这个标语大概确定这处排灌站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排灌站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的精神传承下来,鼓舞着当地人们好好的生活着。

言归正传:
最近,各省高考权威答案陆续公布,当然也包括山东省。
2024年山东高考刚刚结束的时候,网上非常热闹,有多道选择题有争议,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有点百家争鸣的味道。
当权威答案公布时,原来命题者考察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2024年山东高考3.)图1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      )

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薄。……
图1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考察方向: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指挥棒和育人载体,如果单纯的考察知识点,就没有突出育人功能。这道题以宋代的社会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今天的社会问题:在山东,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这种社会现象会制约阶层流动,影响经济发展。如果从技术的角度理解,这是对课本知识的反向考察,在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四子目”社会的变化“中,提到了宋朝科举制更为完善,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公开,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2024年山东高考5.)表1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

表1

年份   
人次

城市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考察方向:这道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长时段观,注重培养学生大历史观,找趋势,分析趋势的原因;二是在育人功能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关键能力。在长时段内,我们会发现在各港口英国建筑师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在天津和北京比较晚,这是清政府的权力核心区域,最终也在列强的压力下破防。在当下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更是深知弱国无外交,底线要守住。

(2024年山东高考6.)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考察方向:依然是大时段观,跳出具体的知识点,掌握大背景。B项属于细节,D项属于唯一切合1926年1月时段的选项。这道题给接下来的复习宝贵的经验教训就是:高三复习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掌握大框架大背景大时段,继续抓主干知识。

(2024年山东高考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考察方向:在大时段大时空下解决问题。

(2024年山东高考12.)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A.经济规律 
B.理想社会

C.社会正义 
D.阶级斗争
考察方向: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在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的是”社会正义“,而我们正在做社会正义的事情,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4年山东高考15.)图5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5

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考察方向:制成品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制成品出口比重更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象征。以近几年山东高考内容看,多次考察英国实力衰弱,从非选择题考到选择题。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题干讲的只有英国,而只有A项与英国有关,其他选项都没有针对性。

这几道曾经有争议的选择题,从考察方向上有一个共性,非常重视大时段大时空下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这给我们的复习模式也提出了挑战,简单的提问背诵意义不大,没有精选没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意义不大,如何在做题中接收教育,如何在讲题中育人,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辣汤
辣汤,一名高中历史老师的菜园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