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不应该管孩子?

乐活   2024-09-06 22:04   江苏  

今天群里在讨论到底应该不应该管孩子。

如果不管,身边肉眼可见不少案例,结局是孩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此类很好理解,比较集中并典型的,就是乡镇留守孩子多的地方,和那些贫困到学可上可不上的地方,义务教育结束后升高中的比率可想而知。

如果管,身边一样肉眼可见不少案例,叛逆、狂燥、抑郁、自暴自弃......最极端的结果,可参见网络上一堆惨痛的事件。

管与不管,似乎就是为人父母的头号决策性难题。



众所周知,这个暑假,孙宇宙让我必须狠狠反思,因为过去没有好好管孩子的习惯。


在看到他说这句话之后,我的内心陷入了短暂的几分钟的迷茫和自责:是不是当初七下开始,我就一路放任孩子自主扑腾挣扎,真的是走错路了?是不是我当初应该多管一些习惯,如今孩子就不至于基础散乱,节奏拉垮?是不是当初我逼着孩子多学一些,如今孩子就可以轻松许多?......

好在,我可不是那么容易被PUA或者自我PUA的人,不到十分钟后,我就释放了所有的迷茫和自责,婊里婊气地白了屏幕一眼,做出了这样的回复:

当然,这样的回复是一种快速的应激反应,看起来把自己的锅甩得一干二净,霸气无比。事实上,在此之后的无数天里,我还是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初对待老大,以我的能力,再多插手一点孩子的学习,比如找个老师补补习?拿起棍子逼着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在孩子打游戏的时候,不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而是迅速禁止没收?......那样的话,结果会是怎样?是更好?还是更不好?

这个谜的谜底,别人不知道,我的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的,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用同样手段对待过老二:逼着他去练字,有不良习惯屡教不改时胖揍一顿,发现偷偷打游戏后直接没收,甚至让他自己砸过手机......结果呢?不但没有任何收效,还差点让他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心中,一直有着极为明确的答案——此路不通。但我又忍不住好奇,毕竟我心中答案没能现实中验证过,它只是我逻辑上的推断,那么,在孩子的眼里,看法是不是相同的呢

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和我闲聊,我想我会一直好奇这个问题直到他高考结束,最后由高考这个阶段性的功利性结果来勉强证明一下。结果,孩子前些天和我闲聊主动扯到这个话题——

娃嫌弃我七上对他的压榨。

我嫌弃他害我被孙宇宙吐槽(直接甩了“狠狠反思”图给他看),觉得压榨就应该继续下去。

娃嫌弃不够自由。

我嫌弃他在全世界最自由的环境里看不清自由为何物,细数了几次偷偷打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的光荣事迹。

娃最后点着头忍不住笑了,转头,又很严肃地对我说:幸亏你当时选择不管我,如果当时你继续管下去,现在的我,一定会直接摆烂给你看

这句话,是这么多年,第一次从孩子的口中吐出来的,它一下子解了我积攒了很多天的好奇。那一次闲聊之后,我便彻底放下了。我想,我可能能力不足,说不清应该不应该管孩子,也可能设计不好管与不管的做法,但我还是拥有着高度敏锐且正确的直觉的——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喜乐为要,一旦过了,必须收手,哪怕对应的是成绩上的不尽人意,哪怕是所谓的考不上大学,考不上高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例证终归是例证,最后还是需要抽象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道理。

到底应不应该管孩子?

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扰,是因为我们常常用一个简单的“管”字,来代替“管教”二字,将“管”和“教”合并并且混淆在一起了。

“管”,指的是负责与孩子有关的事务。做为一名监护人,仅从吃喝拉撒上,就脱离不了对孩子的“管”。谁敢说彻底不管孩子?恐怕连法律都不想放过。此外,“管”还有另一层隐藏的含义,就是孩子愿意不愿意“被管”,显然,那也不是我们想实现就能实现的。

“教”,指的是教导正确,它大体上可以分为生活习性的教导专业技能的教导。我们至少需要先反思一下在生活习性的教导上过关了没,如果这都没过关,那专业技能的教导,技术性门槛会更高呢!

讨论包含了“管教”的这个“管”字,早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要不要”的问题,更核心的是我们自己能不能专业地“管”的问题——想要管,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就是去添乱的;想要教,更需专业,不够专业,更是去添乱的。但凡有“能”用的“管教”,就大胆上啊!加持孩子不香么?前两天才发过: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家都是“家学”传承......

那如果碰上了“不能”呢?

那就好好地做自己擅长的事吧!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都教给了孩子,也许是宽容,也许是温和,也许是审美,也许是睿智,也许是厨艺,也许是对生活的热爱......

我相信,谁也不希望,把自己最擅长的消极、悲观、易怒、埋怨、疑神疑鬼、暴戾等等教会给孩子吧!~

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么?

渣母头
小隐于野而不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