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个简单的心得:
计算正确率=算理+算法+规范。
所以,计算正确率的提升,无非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算理上逐一过关,二是算法上要懂得选择最优或简便,三是步骤上要规范,规避细节性错误。
根据经验,
在七年级以前,孩子们的正确率大多卡在规范上,其中,跳步是最主要的原因,书写紧跟其后。
七年级的幂运算开始,渐渐有一部分正确率会被卡在算理上,符号在括号里括号外分不清,指数在括号里括号外分不清,指数是要相加还是相乘分不清......从此,规范和算理开始了纠缠之路。
八年级开始,又有一部分正确率会被卡在算法上,比如,因式分解要怎么分组好?分母有理化要先和哪个有理化?分式怎么通分更简便?.....这个时候,规范已经和算理纠缠在一起许久,有点分不开了,算法再一掺和,更混乱了。
进入高中后,在大量的复杂运算的训练下,单一的算理已经较难构成最大的威胁,而算法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一道题的解题时间,以及,最后能不能解得出来。局部的算法开始和整体的思路混杂在一起,难舍难分,而规范上升为保障快速破解局部的关键......然而,在高大上的“思路”面前,对规范的重视往往被极大地弱化。
那怎么解决呢?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
可以先看看以下的截图,
可能你会很清醒地认识到,要么从肚子里生得老实点,要么从小揍得老实点,要么找个严厉的人狠狠收拾一顿,除此之外,恐怕没啥其它的路可选......什么任性妄为之类的,统统拖出去吧,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都别浪费口舌问老师问专定“我们家计算差怎么办呀?”“怎样提升计算正确率呀?”“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不粗心呀?”......
最后来一个扎心的收尾。
我原本准备狠狠反思一通,然后开始在老二身上找到正确打开姿势,结果今天中午和娃随口聊了几句,提起了初中的往事~
娃说:瞧你七年级把我给虐的。
我说:搞笑呢吧?也就七上虐了那么一小小段而已,两个月都不到。都没来得及建立初高中的计算秩序,七下就遇上疫情居家了,从此你就放飞自我了。几次的倒数可都是自己打游戏打出来的吧?与我完全无关吧?再说了,要不是我七上看你还小,逼着你跟着袁老师双线并行艰辛地学了一段,能有你后来数学华丽的转身?
老大呵呵地笑,尴尬又不失礼貌:嗯,说得很有道理,好像确实是这样。
我想了想,又忍不住感慨道:也许正是因为七下开始不管你,放任你带着劣势成长,才能让你如今还有一口气去调整自己吧。
娃说:没错,如果你当初管了我,我现在已经废在你面前了。
看到这里,你觉得怎样才能提升孩子的计算正确率?
也许,在挑选队友的那一瞬间,你就该想清楚,怎样提升孩子的计算正确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