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时间,大可以问孩子一个问题:“你觉得阅读理解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如果孩子回答“先看一下题目”,那可以拖出去胖揍一顿了。
如果孩子回答“先快速浏览一遍文章”,那棍子先悬在手里吧,可以进一步提问:“快速浏览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等答不上来的时候再下手不迟。
这一周,我仔细地看了阅读理解课第一节已经提交的二十份作业。为了排查孩子们在阅读理解上的扭曲分析、混淆结论的由来,我特意增加了概括的要求,孩子们都很配合,全部是独立完成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并且都写得非常认真。
即便如此,我还是忍不住一阵叹惜:多认真的孩子们啊!多好学的孩子们啊!多肯花时间的勤奋努力的孩子们啊!可是,从概括的逻辑上看,算得上基本正确的只占不到70%,从概括的表达上看,能真正过关的只占10%。要知道,这些孩子可都是八年级及以上的,文本学习经验已经有了至少五年啊!
这里,概括的逻辑,一般是学校老师教得比较少的部分,概括的表达,本该是校内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至少,我过去的每一任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告诉我的)。结果,二者出现了倒挂。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部分语文一般(从中等偏下到中等偏上)的孩子,关于文本内容的基本功都没有受到良好的训练,而之所以在薄弱的基本功下,还能牵强附会地实现一些文本理解的逻辑,全靠孩子们努力挣扎,找到那个“直觉”......
不得不说,如果孩子八年级开始,语文依然没有学得太好,请大方地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一个宽容的微笑吧——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正如以上所总结,在孩子们提交的作业中,还可以细分出以下两大类问题:
第一类:结构划分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这时候无论概括语言有多么准确,对于该部分文本的功能的判断,已经出错。以记叙文为例,结构划分通常指“背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果”。比较容易混淆边界的是背景和开端、发展和高潮。之所以会产生混淆,是因为对这几个部分的概念不清。如果理解了开端是事件的最初,那么就不会把与事件无关的陈述划分到开端里,如果理解了高潮是最剧烈的矛盾和冲突,就不会把发展划分到高潮里。
第二类是结构划分的逻辑正确,概括的表达五花八门。概括是对文本信息的关键点的简洁性、客观性陈述,“概”可以理解为“总体的”,“括”可以理解为“囊括”、“全面的”。也就是说,概括时需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内容的总体性(相对于细节性) ;二是核心信息的全面性;三是陈述时需要具备客观性。
从概括的定义出发,不难看出,孩子们常犯的问题必须有以下几种:
1、总体性不足,陷于种种冗余的细节。如,作业中在开端的概括中,有少数几个孩子把事件描述得非常详细,句子写得长长的,两行都挤不下。
2、全面性不足,关键的信息没有呈现出来,或缺漏了一部分。如,作业中在发展的概括中有一段为“李老板上门取笑,赵老板隐忍不发”,有好几个孩子就只写了“李老板如何如何地上门取笑”,完全忽略了本篇人物主人公赵老板的反应。
3、客观性不足,用主观评价来替代客观的内容概括。如,作业中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概括时,或多或少地用了主观性评价结论,有一个孩子甚至从头到尾都在用自己的“理解”在概括。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从第一道工序中就夹带了过多的主观成分,生成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将会异常强烈,并且,极大概率上,因为评价时文本还未完全研究透彻,会生成阶段性局限下的错误的主观评价。
4、以上两种或者三种的结合,不多赘述。
若有以上问题者,请注意及时调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