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来,我和其他家长的思想认识上的沟通少了许多许多,对带班学生的家长,更多采用了单刀直入,直击问题本身的模式,而在其他混迹的家长群里,要么改为闲聊,要么已经闭口不言了。
为什么呢?我自己经常也在反思这个问题。
第一个困难在于,和家长也好孩子也好谈思想认识,要么被认为是心灵鸡汤,可有可无,今天讲明天扔,要么欣然接受,但最后总会在落地层面层层受阻,并且大概率情况下当事人是不自知的,总要等到问题暴露了才后知后觉,从时间进度上看,往往已经耽误了。
所以,最近一年我才简单粗暴地采用直击问题本身的方式,和带班的学生家长沟通。可是,这么做会更好吗?实践了半年下来,结论依然是利弊掺半。好的地方在于,对于有一些家长孩子而言,直击问题本身,配合调整的效率极高,比如现代文阅读理解,才三次的作业,已经有5个孩子表现出翻天覆地的细节变化,前路可期。但对于另外一些家长孩子而言,效果却捉襟见肘,不尽人意。
其中的差别在哪里?
其实究根到底,答案又绕回到了思想认识上。也就是说,前者往往思想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正确性,最后只差了执行层面的优化。而后者往往思想认识上就带着偏差,尤其是割裂性思维、末端性思维比较严重。比如,我若指出某道题的思考秩序问题,对方可能马上就从情绪上陷入“错误”和“批评”,我若多指出几道题的思考秩序问题,马上就开始焦虑是不是从此就学不好学不下去了,我若是指出一个学科的思考秩序问题,可能紧跟着就是一句回话“看来我们还是更适合学**学科”。也就是说,他们往往没有想明白一类思考秩序,影响的可能不止是一个学科,而是所有学科,甚至是所有行为决策,只是有些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中的问题没这么快暴露出来,目前看起来良好而已.....
想要改变这样的思想认识,掐着脚趾头都知道会是一件多艰难的事。
第二个困难在于,思想认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这种时候,过于迷恋静态思维的朋友就很容易揪着历史说法不放。典型的有如我那四年的好朋友,时不时就会在群里冒出一句“你之前不是说***,现在怎么又说***,你不是一直反对***,现在怎么又支持***”。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五年前,老大上七年级的时候,我是坚决赞成让孩子在学习上自食其力的,因为那个时候的节奏,完全不似现在这般,有宽松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找自己专属的精神食粮”。比如,老大的七年级是没有晚自习的,班里从小学就开始全科额外辅导的人数占比不超过1/3,大多是英语或数学单科辅导,同班同学的家长间还是可以平静言欢,像好朋友一样互帮互助的。而现在老二的七年级,是有晚自习的,班里从小学就开始全科辅导的人数大概已超2/3,同班同学也好家长也好,河水不犯井水。
讲个夸张点的笑话:老大这么老实,从不与人为难的人,当年在初中都遇到过不良少年的报复围堵,我原本特别担心老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牛脾气,进入初中后会冲犯一些不良少年导致恶果,所以打从暑假起,就经常耳提面命,让他开学后安分守已,在校安静地蹲到角落去。结果,开学一个月,国庆的时候老二告诉我:“哪来什么不良少年啊,你想太多了!所有人都安静得跟猫似,下课话都不多说,连抬头看别人一眼都懒得动呢,哪来什么不良少年。” 经他提醒,对比了一下才知道,老大上初中那会学校时不时就会通报一些打架斗殴等夸张行为,而现在老二上初中,这类现象几乎消失殆尽了.......
嗯,少年的优良率已经无限接近100%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好。
我再说个关于数学学习的“笑话”。最近两年依然见到有大量教育发达省份的小学生幼儿园家长在凑热闹跟风讨论要不要学小奥之类的,不少中学生家长在凑热闹跟风讨论要不要学初联,小蓝本好难要不要做之类的......要知道,在你们那么卷的地方,这些早就已经成为校内日常必备了呢!比如前些天某群朋友发的,小学*年级校内常规考试已经要求用简单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完成计算了(年级自己猜测,能有多夸张就有多夸张)......哪来那么多课内和小奥的差别,那么多课内和初联的差别,但凡多看看孩子目前在学校学什么、考什么,就知道有些地区的家长参与这些讨论,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思想认识不能太保守,太静态,要不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从认识上拖了孩子的后腿。
第三个困难在于,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成长的,随着实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关于思想认识的沟通,永远是结合着所能接触的圈层和实践情况进行的,谁也无法永葆大一统的正确性,其中的局部性正误甄别,就已经变得足够困难。
最典型的有如,大家都知道,学霸的家长往往会说:我什么都不管的,都是孩子自己搞定自己......每当有学霸家长说这句话,总会引来一些嗤之以鼻的看客。然而,你若有时间多去采访几十个顶级学霸,就会发现他们非常共同的一个看法恰恰就在于“我的家长没有过多地干涉我”。也就是说,人家的那种“你不干涉我,我不干涉你”的相处模式大概率就是真的,并且运行一直很顺畅。而不在一个圈层,没有相同实践经历的人,却总会认为那是在开国际大玩笑......
困难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归根到底,最困难的事,还在于“改变成年人的三观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因此,我渐渐觉得思想认识上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不必要。不过,它又是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事,所以,每次所带的班级,有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我还是会抱着一丝希望去做这件事,大抵本着的心态是“能捞一个算一个”,有时想想,这样的松驰感,也是极好的。
——上午与某家长沟通孩子的惯性问题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