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乐活   2024-10-12 20:14   江苏  

如果不是因为今天频繁地看到有人提问如何训练作文,我恐怕不会这么积极去拆解标题这句话,也不会因此一时兴起,试图用《只此青绿》来说明一下什么叫做“工夫在诗外”。

PS1:顺手截两段聊天记录,我只能说,和孙宇宙太默契了~哈哈哈~

PS2:我不确定我能不能用《只此青绿》把“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件事说明白,因为每个人在写作上的困难不一样,积累沉淀不一样,领悟能力也不一样。



一、

大家都知道《只此青绿》的创作背景是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说实话,我这个纯美术渣,对书法绘画类作品丝毫不感兴趣,所以《只此青绿》火爆了么久,我一直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围观。倒不是真的一点也分不清画的优劣,一些基本的审美丑直觉还是有的,但是因为从小条件有限,缺乏专业性的学习,在欣赏上始终无法渗透入细节,创作有感一类的那就更不用谈了。。这一点,在我自己的心理层面上就已经过不去了,与其不伦不类地假装欣赏,然后只能用肤浅枯燥的“我拷/*,太美了!”、“美到惊为天人啊!”这类话来勉强吹捧,离鉴别赏析十万八千里远,不如干脆利落地用一句“我看不懂”来完结。

这是我所要表达的第一点:想要写出好作文,不是挠着头一次又一次地拼命地搞创作就能实现的。说实话,就我们常人那点三角猫的文字功夫,不停在闭门造车地构思、修正、优化,再好还能好到哪里去呢?大概率就是低端的重复,把自己的思路写死了,把自己的灵气写死了。真正需要做的事,是不断学习高端的作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从掌握基础的鉴赏开始,一点点渗透融入进去。

理论基础,这是在“诗”外的第一个“功夫”。

二、

《只此青绿》电影,以一个现代的故宫护宝人展开《千里江山图》的眷恋眼神为开端。

这一看就是玩时空交错、古今对话的套路。这套路,在近些年央视流行的《典籍里的中国》、《唐宋八大家》等节目中,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总结起来就是三步走:

1、现代人对古代古籍或人物等的内容、要点、历史意义等评述;

2、穿越到古代(《典籍里的中国》用的是镜子,《唐宋八大家》用的是马车), 还原古人或物等相关的前前后后的事,找出其中情感点,因为是历史,所以,大多是以死亡/灭亡前后为形象塑造巅峰;

3、回到现代,一般都流行带古人回到现代,让古人看看他心心念念的未来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只此青绿》从整体上,也没有逃离这个俗套:

比如,电影开头就是现代男主对画的痴迷,电影的中间是多次用现代男主的奔跑和画面切换来实现时空的交错的,电影的最后是古代男主站在《千里江山图》的展柜前,深深鞠躬后消失。

关于这一点,电影其实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惊喜,因为这一招,但凡多看几集央视的那些节目,就足够做到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

这也是我所要表达的第二点:一个好作品,从整体实现上来说,可用的逻辑链条类型并不多,估计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但凡多看些优秀的作品,就足够总结出一二三四五六了。而这些总结出来的东西,也足够让人轻而易举地构思出一篇大差不差的很不错的作文了,还需要训练啥吗?我看是没必要吧。。。

逻辑总结,这是在“诗”外的第二个“功夫”。



因为一下就识破了整体逻辑编排的套路,所以在观影的前一小段,我并没有太强烈的感受。

《只此青绿》共分为问篆、初见、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淬墨、苦思、入画十个篇章,我没有提前看剧透,所以是不知道这些的。

第一篇章《问篆》,我把它简单理解为用来解释此前男主提及的遗憾“这样一幅名画,上面落了几十个重要的章,唯独没有作者的印记”。在这里,我忽略篆刻人的话:

篆,乃名之名。少年,我愿将你的名字从料峭枝头摘下,化作一枚名章,为你留下存在过的印记。

之后的《初见》、《唱丝》、《听雨》,讲述的都是希孟为创作《千里江山图》的采风之旅。作为陈述作品的经历和成画的过程,这也属于平平无奇的编排。所以直到这里,我都认为作品还没进入新意,无非是画面和舞蹈的美极。

我似乎在这里再次忽略织绢人的话:

春蚕之丝,寸锦寸金,一丝一缕皆是桑蚕人家的细密心意。而今此绢交予你,以此刻为凭,从前是我等心血织就,往后便看你如何行笔。

紧接着的是《寻石》,这里呈现的是寻石人在悬崖峭壁上采青绿矿石的过程,画面用舞蹈刚劲、夸张的动作配合着特效,塑造了艰辛采石人的形象。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寻石人的话,要不然,看到这里可能就已经猜到后续了。

画面一转,跳入了下一篇章《习笔》。这是全剧中最为欢乐的一个篇章,以簪花的红为色彩主基调进行搭配,以少年和老师之间的朝气和乐趣为情感主基调进行编排,以一把蒲扇为线索完成情节的时空串联,讲述的是希孟在翰林院习画的故事。

初一看,“习笔”是成画的过程之一,看起来这里就和之前的几个篇章一样,像是一个阶段性的陈述。然而,真正让我开始重视这部电,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和前一篇章《寻石》中惊心动魄的采险情,本该是情绪上过渡舒缓至后续章节的关系,却用如此招摇来显得格格不入,目的何在?

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

《青绿》,这是关于制笔人的篇章,制笔人说:

百余工序指间绕,千万毛中拣一毫。我制笔半生所见,不过方寸间。惟愿此笔能随你而行,全当我也追随你看看这大好河山

淬墨》,这是关于制墨人的篇章,制墨人说:

“我愿以这掌中墨色,将松之傲骨予你,墨之坚贞予你,将制墨匠人之心血予你。

看到这里,全剧的主题已经相当鲜明了,它并不仅仅是在讲《千里江山图》中的景和物是怎样的,也不仅仅是在讲画《千里江山图》的人是怎样采风、构思、习笔、入画的,它在讲宋代的千里江山,那江山里有篆刻人、绢人、寻石人、制笔人、制墨人,以及最核心的,那个代表背后千万微小人物完成《千里江山图》的创作人。这立意,一下子,就从文物走向了文物的时代,从文物走向了文物的时代里的人,从《千里江山图》走向了千里江山,走向了千里江山里的人。《只此青绿》的电影创作者,为这些古人,赋予了美好的品格和愿景,才有了剧末关于传承的感动。

这种立意上的深化和标新,是一个新手闭门造车能训练得出来的吗?恐怕,越训练只会离此越远吧。对于新手,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为“菜鸟“的我们来说,习得和借鉴,才是最重要的事。

立意的创新和深化,这是在诗外的第三个“功夫”。



在末尾的《苦思》和《入画》两个篇章,传言希孟完图后不久即逝,因此编导安排了希孟的带病作画,两个篇章的情绪是极其沉重和纠结的。这让人难免回到常规套路,用大雪纷飞、寒意袭人冷冷清的翰林院,与此前朝气蓬勃,春暖花开,欢声笑语的翰林院,形成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情感的起伏。然而,这种情绪突兀地出现,又突兀地对比,是不是真的就是最好的编排?有没有生硬之嫌?我们很难进行正误性的评判。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还好,能理解编导的用心,但也有朋友就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所以说,从孩子们学习构思的角度看,一幅好作品中的局部细节怎样编排更好,是没有关于优劣的标准答案的。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孩子们大可以思考,如果是自己来创作,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比起已有的成品将如何?

批判性眼光,这是在“诗”外的第四个“功夫”。


这些,只是我暂时可以列举的“诗”外的工夫,若真要详细拆解,还有更多更多。其中随便哪一个,都不是刻板、低端、沉闷、毫无新意的考场写作训练可以实现的。

要我看,与其整天想着要怎么去提升写作,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做好基础性鉴赏,然后,在此基础上,海阔天空地去品味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吧!

渣母头
小隐于野而不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