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书里父子骑行之旅而跳读哲学思辨那部分就知道我很不“禅”,只能说我对我以为的禅有兴趣,不愿花时间看专业名词堆砌的碎碎念。
开头部分不晦涩,我愿意跟着“我”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带儿子克里斯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利福尼亚,跨越美国大陆,看他们父子两人野外露营、旅店夜谈、摩托车维修……以及西方哲学阐述与评论。
越往深读,就越觉得不对劲儿,“我”一面在讲述摩托车旅行,同时又在回忆一位叫斐德洛的“友人”。实际上斐德洛是个虚拟的哲学家,准确地说,斐德洛就是作者波西格本人,曾经的“我”活在思想的牢笼里,后来的“我”踏上旅程,在路上重塑认知思维,而儿子克里斯的精神困境和“十万个为什么”也清除了“我”的精神枷锁。
我避开的是书内大量关于科学与艺术、精神与物质、科技与人文、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思考和讨论,怕过多的思虑让自己陷入内耗。况且,凡事过于理论,就不“禅”了,禅不应该执着事物的如何,好坏优劣都是二元对立,任天翻地覆,你当下的如如不动才是禅。修摩托车的前提是我想修,我爱修,于是进入无我状态,那是禅;我们沉浸式投入到某件事中,就是禅。
不过,我理解的禅不是从这本书上得来的,我只喜欢书中父子两人的经历。汽车里的在路上,毕竟局限在一个空间内,人只是被动地接受景物从车窗外飞驰而过。但骑行不一样,你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时无刻感受它的存在。想起十年前的转山,虽然也置身于美景之中,被朝圣氛围怀抱,可回想起的只有缺氧窒息、头顶冒星,本应很“禅”的事,因为自己的时机未到,经历变得僵化。
里面高频引用克伦威尔的一句话:“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终点或者巅峰从来都不是目标,爬才是,专心致志地爬、全心全意地爬,爬出热爱、爬出意义就是嘉奖。只要我愿意,永远有更高的山顶。
我佩服那些认真看完书的人,既然作者希望世人逃出思想监狱,那我们就不必非要将乔布斯等名人推荐过的书奉为圭臬,别将常识当准则,找到那件让自己为之沉迷的事。
禅在每个当下,又在跟每个人捉迷藏,有些人打坐冥想就会遇见,有些人努力一辈子也未见影踪。然而,禅就是我们自己,似乎摸不着,似乎看得见,机缘未到,不必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