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秋去——汉诺威

文摘   2024-10-04 09:00   比利时  
算起来,是疫情后第一次体验西欧的秋天,以往的印象是又冷又湿,于是出来前并不抱着多大的期望,除了定路线订房间,其他啥都没干。
红眼航班中转后,当地时间中午到埠,汉诺威机场像这个城市的规模,小,跟珠海差不多。出来打车不用排队,出租车比人多,司机是位老先生,六十多吧,搬行李时,颤颤巍巍,吓得我赶紧帮忙。

上车听完地址,老师傅就“报备”:“我开车有点儿快,你不介意吧。”必须不介意啊,高速两百码不是德国标配吗。念头还没下来呢,推背感就上场了,爽啊!窗外的老司机们不甘示弱,个个风驰电掣,可不,连电单车也加入竞速的队伍,内燃机工业的氛围感拉满了。
自从懒得操心行程后,所有安排都是盲选,所有遇见都是运气。酒店的选择就让人感恩,欧洲老牌连锁,不豪华,朴实舒适,惊喜的是位置。旁边就是公园湖泊,含氧量感人,沿着绿径走三分钟就是百年历史的新市政厅,被古迹环绕,再走十分钟就是市中心商业区和中央火车站……如果老了,在这样一所房子里生活可真不赖。

以上让一个仍处在时差恍惚中的人精神大振,她踏着落满黄叶的石板路,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扫街。她来汉诺威不多,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感知这个城市:

松弛
刚开始没想到这词,当将人们划皮艇拍下来发朋友圈时,好友问“德国也这么松弛吗?”我无法回答是或不是,毕竟不了解德国,但与东亚国家比,答案是肯定的。

这种松弛感跟巴黎的不一样,巴黎是贵族式的chill,汉诺威是寻常百姓的岁月静好。真正称得上市区的地方不大,剩下的是一大片绿地、一小片森林,人们每天早上在里面穿梭,散步、跑步、骑着大轱辘的单车追风逐电、推着一车的娃儿游荡……我们稀罕的,在他/她们看来不过如呼吸的空气一般平常。他/她们并不抗拒竞争,否则不会有路上的引擎声、河道上的皮艇,富裕了好几代的他/她们可能更明白什么是有效的竞争。

下班时间,由于人少,见证不了一窝蜂挤上公交车的盛况,车内工作一天的白领或金领仍旧西装革履,保持惯有的体面。难道他/她们在公司里不会被客户刁难,被老板当出气筒吗?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沮丧和疲倦,还是说大环境的平和塑造了人的性情,也是,凡事并不是靠急躁和蛮不讲理推动的。

不禁自问,卷是由于压力还是动力?就本人而言,压力自带焦虑和恐惧,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做不到nothing to lose;可再看眼前这些自在的人们,既然生活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托底,就没必要将自己和别人逼到无路可走,反而更可能在工作中产生创造力,是种健康的“卷”。

随意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西欧全年没有旱季,健忘的我明明千里迢迢携伞而来却老不记得带它出门,总被过云雨眷顾。始料不及的雨是考验心性的,你不能对计划有太多期待,又不能被突如其来的阻碍影响心态。

或者,你要么冒险,不介意狼狈的话。当地人估计也习惯了,淋着雨也不会加快步速,好像知道它很快会停,不像我,下意识地用手遮一下头顶,明知没用。一阵风刮来,刚刚还纠缠不清的团团乌云四散,雨自然也不下了。

我的适应性也很强,冒雨也要购物。到慕尼黑就知道箱子里的毛衣羽绒服不合时宜,没费多少功夫找到COS(人生地不熟的,必须是常穿的牌子才不出错),没有像中国店员那样帮你搭配,完全看自己眼光,巧了,挑的四件都合适,要了,末了还加了一对耳环,拢共也不够十五分钟。人家购物是体验,我是为了完成目标。

路过一家超市,闻到果香,立马扫走一盒草莓,买单后顾不上洗就边吃边走,边淋着头顶上树枝掉下来的雨水。跟国内一样,走路吃东西从来没有形象包袱,周围净是陌生人就更不在乎了,只要草莓好吃就行。有一说一,水果是洗干净卖的,别看小小一颗,却比国内的有草莓味。

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很零碎,因为我只用零碎的时间探索她。在这里的一切都很自然、顺利,几乎不用倒时差,仿佛就在这儿生活一般;遇上的都是友善的人,他/她们似乎看得出这张亚洲面孔对环境的不熟悉,就像绿灯里的两个手牵手的夹带爱心的小朋友一样,用善意融化过客。

这次我有变化,若说半年前在墨尔本、悉尼还有种游玩、扫街的热情,现在没有了,可以拍也可以不拍,没什么非做不可。也许就是因为她没什么特别惊艳的地方,在你看来,她只是个过站。
*需要转载的朋友请私信联系并标明出处!
/End.

小马猪
小天地 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