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颗想出走的心,自有地理课以来就最爱这门,先是背熟各省会和历史古都名字,再扩展到国际。依稀记得小学时有种零食,内附一张世界地标卡,同学们竞相以集齐卡片为荣,那时候,知道了有座宏伟哥特式教堂的德国城市——科隆。
上篇说什么攻略都没做,不完全对,至少路线还是斟酌了一下。有很多德国城市想去,譬如去年看《五号屠场》(《黑色幽默》)才了解的德累斯顿、以文化闻名的海德堡……可不顺路啊。考虑行程在巴黎结束,还是往汉诺威的西南走吧,途经比利时到法国,而科隆刚好处在承接点。
距离到科隆中央车站还有四分钟,旅客们提前就绪,拉着行李在过道上准备下车。刚好火车从东岸驶过霍亨索伦桥,车厢内刹时充溢着欢呼声,至于吗?至于吧,外面是西欧最大的河流啊。这种兴奋持续不到一分钟,到站了。
走出火车站,左前侧的大教堂高耸入云,遮住了半个天空,似乎凡人仰望它一眼就得到神昭。当时研究每个城市停留时长上改了几次主意,最后决定住上四晚,尽管科隆不大,尽管她的所有看起来都是大教堂的衍生物。四天绰绰有余,若想了解在科隆生活的滋味,却显得捉襟见肘,特种兵式的打卡适合年轻人,我现在走得慢,还得码字看书,不紧不慢才好。
主角是大教堂,你不想一开始就跟它太近,又不得不,很多伟大的事物都依它而存,于是你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它。
站在东岸三角大厦的二十九层,大教堂顿时成了一个大玩具,伫立在莱茵河西岸。幸亏建了霍亨索伦桥,桥上三条钢铁彩虹恰好位于大教堂的轴心线上,功能上便利了出行,视觉上延展了主角的无限可能性。
走在霍亨索伦桥上,目无旁物,感应着神的召唤,朝大教堂挪动……眼前的庞然大物再次遮我的天蔽我的日,我不过是只蚂蚁,小心翼翼地在它外围进行360度的试探,不敢抬头端详它的妆容,那是抵达神衹的塔尖,我何德何能?
只有孩童无忧无虑,他们认识这教堂吗?他们知道神吗?应该不,他们才不费心想这些,这一刻,他们的世界只有漫天的彩色泡泡,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也是,泡泡没有人的七苦,得以轻盈地朝着幸福的天空飘扬,你看阳光折射出的七彩,莫不是欢喜的味道!
绕了一圈,来到正门,门檐庄严,精细到都是金钱的味道。稍稍站远了些,抬头仔细端量这座遮我天蔽我日的石室,既真实又虚幻。正巧起风,两塔尖之间的白云缓慢游动,不,是教堂在动,它向我缓缓地走来,满载风采、骄傲和自在,就像真的为我而来……
第一天并没进去,直到临行前一天,那天只有九度,冷,还飘着毛毛雨,也是我第一次从酒店直接走到大教堂。很近,十五分钟,经过的都是这几天走过的路和路口,无需导航,教堂会引导众生走向它。
是不是世间所有教堂的内饰都一样,就像西方人看东方的寺庙,永远搞不清雕像代表的人物、彩色玻璃的宗教故事……对于非信众而言,这些知识点不重要,我只想寻一个避风港,避开厚重石墙外的冷风骤雨。
在长椅上静静地发呆,假装是个虔诚信徒,等待礼拜。进来前,怀揣各种好奇,进来后,祛魅所有想象。对于一个需要平静的人,这里是很好的选择,温暖、祥和,又那么星光璀璨、绚丽壮观,不贪心的人总得到满足。
当然,科隆不止大教堂。
准确说,她不止哥特式教堂,还有战后现代狂野主义和野蛮主义的教堂,喜欢建筑的朋友不能错过。为了找它们,我早上九点多出门,忍受着路上的空荡寂静,偶尔几只鸽子作伴,穿过铁路桥隧道,走过一大块绿地,经过一片住宅小区、甚至科隆大学……仿佛穿过了整个城区才分别找到Kath. Kirche Christi Auferstehung和Kirche Joannes XXIII。
千吨巨石高穹顶对称性有古典美,但混凝土亦有它的魅力,譬如可塑性,打破了规律,变化了形状,构成了不同的几何组合。
她还有含金量高的博物馆,对于我来说以下两家就够我逛两天。
柯伦巴艺术博物馆
到得有点儿早,人家十二点才开门,正好观赏它的外观。它既旧又新:1853年建成的柯伦巴主教堂,在1945年遭受猛烈炮击,建筑师戈特弗里德·玻姆,1986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接下重新设计的重任。
他保留了全部残存的教堂基础,在其上设计了博物馆的灰色砖墙,把场地碎片统一整合在一起。立于废墟上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拾取了旧时光,将历史延续,如果它有灵魂,必定是岁月守卫者。
厚重灰砖之间,散布着密集的空隙,自然光线通过它们,透射到博物馆内部,像是起伏不定的水波纹。随着季节的变化,“斑驳的光线在废墟中移动并发挥作用”,当我在里面看展时,往往被建筑本身的平和涌动吸引。
路德维希博物馆
体积庞大,馆藏量大,却不会令人压抑,归功于建筑群各组成部分的巧妙布局和优雅组合。锌包覆的棚顶利于采光,亦让建筑拥有独特的外观。外墙砖块的垂直排列使建筑外观更生动。
博物馆专注收藏20-21世纪的现代艺术作品,拥有欧洲最丰富的波普艺术收藏,亦是全球毕加索作品藏量第三高的博物馆,约有900幅毕加索作品。
不止它们,在我眼里,科隆很多建筑都很好看,设计不流俗,工业风结合现代性,巧妙利用周围环境为自己赋能。从中看到德国人的聪明和严谨。
科隆有不少中国人,不知什么原因令他/她们背井离乡,来这里开“杨国福”,开“食为先”,开日料店……还有按摩店,那天是偶然,在酒店后的小巷,“Xiu”是店名,我猜,中国人开的。
好贵,一分钟一欧,点个时间最短的,就捏脚吧。帮我捏脚的她是中国人,估计比我大不了太多,来自哈尔滨,来科隆八年了……
“以后还回国吗?”
“应该不了,适应了国外的生活……”
结过账,我们的缘分就结束了。不知道她说的“适应”是指这里的高税高生活成本,还是免费却效率低的医疗,即使她说这里的衣服很难看,蔬菜很少,租金很高……她还是不想回去了,对,习惯了。
而我呢,几天的生活十分惬意,睡到自然醒,想运动就动,不动就当休息。上午出去,有目的无目的地逛,累了下午回来看书写文章,甚至午睡……
那种知道方圆一公里犄角旮旯的感觉很奇妙,明知不久留,可探寻过的痕迹不是发完朋友圈就抹掉的,它植入了我的记忆,多年后也不一定回来,这不过是“旅”本该有的样子,是休假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