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青春

文摘   2024-07-21 09:00   上海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德]埃利希·玛利亚·雷马克

1916年,18岁的德国青年雷马克应征入伍,投身一战。期间,他五次负伤,九死一生。他在战火中侥幸活了下来并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却经历了漫长的恢复期,或者说他从未恢复过来,肉体的伤痛特别是精神上的损伤一直缠绕着他。1927年下半年,酝酿良久后,雷马克写下了《西线无战事》。1929年《西线无战事》刚出版就引发了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就销售了120万册。随着小说的热销,书中反战思想在德国国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对声,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全部作品遭禁,称其为“对战争中德国士兵的文学背叛”,《西线无战事》的库存也被全部查封并销毁。

近年来,一战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2020年电影《1917》得到极高评价,它很冷,一镜到底描尽尸横遍野。《西线无战事》里,主角保罗以一名德国士兵的角度来质问战争的意义,暴虐的场面虽无画面来得直接,却让人难安:

“我们看见没有头盖骨的人还活着,我们看见两只脚被炸烂的士兵在奔跑,他们用碎裂的脚部残骸继续踉踉跄跄地拐进最近的坑洞。有个二等兵用两只手爬了两公里,拖着被炸烂的膝盖。另一个人走到救护站时,按着伤口的双手可以看见肠子挤了出来。我们看见没有嘴的人,有些人没有下颚,没有脸。我们还找到一个人,他用牙齿紧紧咬着胳臂的动脉,咬了两小时,避免大出血。太阳升起,黑夜降临,榴弹呼啸,生命结束。”

雷马克创作《西线无战事》的本意,除了记录战争的残酷,更希望展示战争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的创伤。譬如,保罗休假回家时的不被理解:校长认为参加战争就是光荣和自豪的事情,还像个军师一样指点军队的战略;牺牲战友的母亲要保罗发毒誓证明儿子死得安详……

校长之流真是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比比皆是,他们喜欢指点江山,赋予战争至高无限的意义,真不知,如果正在前线抗敌的是他/她们儿子时,是否仍慷慨激昂。

报纸上和学校里鼓吹的那些伤亡数字背后,是被撕裂的生命。敌方早已被妖魔化的法国人、英国人、俄国人……不过都是如自己一般的普通人:学生、鞋匠、煤矿工、农民、邮差。那个曾让保罗因自保而误杀的敌人,生前是个排版工,随身携带的皮夹里有妻女的照片。所有战场上的人,都是儿子、丈夫、父亲,我们之间并没有冤仇,却要赤膊上阵,无差别杀害,没人问为什么,尽管他们认为不妥,却根本没有机会和空间去思考。因为若真的将真理、逻辑理清楚,士兵们将无法在战场上生存,面对战火、射击、刺杀……他们大部分的应激是本能,不是理智,否则只会精神错乱。

“见证”同班战友的陆续受伤、牺牲,保罗的生命最终在1918年10月的某天戛然而止。“他是向前倒下的,像睡着般躺在地上。当人们将他翻过来时,可以看得出他死前没有遭受太多折磨——他脸上的表情很镇定,似乎很满意事情的结局是这样。”整个前线如此宁静沉寂,连军团指挥部的报告上都只写了一行字: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从未否定爱国主义,在战场上支撑着他们的就是对祖国强烈的爱,但战争本身却是人类文明价值的整体失败。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需要转载的朋友请私信联系并标明出处!
/End.

小马猪
小天地 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