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重亲友情,这一点必将与人类同步,自有史以来如此,从今以后仍然如此。
亲友情深,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其中最为感人的是探亲访友。寻常人家亲友不远,十里或几十里,在遥远的和不太遥远的过去就是步行来往;为照顾老人孩子可能会推车挑担。而那些为官做宦出门在外的,亲友探望则需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经受舟车劳顿。古诗文或古代文献中有诸多亲友酬和的记载,有送行,有辞别,有羁旅,有逆境,也有报喜与思念。
书信的使用,是亲身探望的替代,可以省时省力,尽管情感的获得值相对降低了,但有时也是无奈。比如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是写照。历代书信中表达情感高手圣手频出,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一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剪梅》 是又一例。前者入史,后者言情,传颂至今。还记得《一封家书》那首歌吧,那是平民百姓的书信范例,难说高大上,却温情满满,真挚绵绵。
口信,也是书信的一种。“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说不具备写信的条件,只能传个口信。其实多数情况是要么不会写信,要么不值得写信,就选择传口信的方式。我代人写过信,还曾经得到过报酬,可以想见自己不能写信而求人写信的不易。
凡有书信记忆的都难忘开头的“见字如面”吧,那一刻,写信人和收信人确有如面的感觉而心情激动。所以,有的人写信总是觉得言不尽意,无法结尾,于是写一页又一页,厚厚一沓。我曾接到过长达十三页的一封信,从南京寄到河北农村,信封都撑破了。还听说过有人一天给同一个人写几封信的事,当然是言不尽意也未尽情了。现当代的“名人书信集”出版的不少,可读可品,有许多好玩、有意思的记载。
书信后期是明信片、贺年片的兴起,优点是简单明了,方便快捷,但把情感置于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不免有“廉价”之憾。也许,这就是它们很快消失的内在原因。我至今收藏着一大摞贺卡明信片,搬来搬去舍不得丢弃,但不知大家还有留存吗?
我以为,电话机的普及是使书信、明信片势如明日黄花的“辣手”。起初是座机,先给领导和办公室装,后惠及每个工作室。后来出现了移动电话大哥大,可以随身携带,像一块砖头,腰里揣不下,需要提包装;有派儿的主儿让随从专管,需要时一招手,随从拔出天线,双手奉上,然后喂喂喂。同时出现的还有哔哔机,但只供他人呼叫,不能通话。有文字显示是一大进步,可以留言,传情达意。如果需要,哔哔机主再找电话机回复。
有个“煲电话粥”的词,一直使用到现在,相信它是因亲情友情应运而生。刚刚有电话的那些年,话费很高,不计成本地来言去语,肯定是情谊深厚。如果打海外长途、用大哥大,也没完没了地“煲粥”,更是情深四海吧,因为他不怕花钱。
再后来是电脑一步步普及冲击了电话,因为其中使用了腾讯开发的QQ软件,对话功能强大,文字输入可长可短,图片输送可大可小,关键是免费!其中细分“说说”“日记”“信箱”等功用,可修改,可久存,极具人性化。何况续后又开发了微信,二者相辅相成之外,微信可以语音,与电话一样,彼此情感传递,声声入耳。微信可以视频,千里万里的亲友就在眼前,喜怒哀乐一眼看穿。微信可以语音生成文字,让暂时不方便接听的亲友改为阅读。微信可以支付可以发红包可以打赏可以转账,亲友间的爱能用金钱体现。微信可以建群,于是大大小小的家庭群、工友群、同学群、老乡群成了雨后春笋,叙家常,聊见闻,问早安,送“鸡汤”,晒厨艺,约酒局……字字亲友情,句句关爱心。
因此,是通讯工具改变了通讯方式,古往今来的纸质书信渐行渐远,请安问好,现在可以秒到秒回,方便至极。隔山隔水的亲友探望,也因为交通工具的改善,远在千里之外,乘坐列车都能实现朝发夕至,没有旅途悬望;如果“打个飞的”,去和亲友见个面喝顿酒,可以一日往返。十里二十里的亲友往来有汽车电车,转瞬就到。这也是书信让位的一大原因,毕竟见字如面不如直接见面。
我知道,无论通讯方式还是情感联系的描述,恐怕都难尽其详,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会有自己不同的“哈姆雷特”,各有擅场;反正是回顾一番过往岁月的生存生活方式,自感温馨,我相信有些美好会永久滋润心田,带来快乐。
书信有几千年历史,难以忘却。
20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