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给一位妈妈做了一小时的电话咨询,这位妈妈很焦虑女儿的成绩——小学阶段名列前茅的女儿,自上初中后,成绩不断下滑。原以为女儿可以稳上重点大学,现在感觉连考高中都是问题。
小学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到初中以后成绩下滑的现象,我在家长课堂接触过很多。今天我又专门做了个统计,在这些成绩下滑案例中,有70%是女孩。
从统计数据来看,女孩上初中以后,成绩下滑的可能性确实更大。
再说说我自己身边的观察。
我家川哥刚上初一时,班上前十名里,有三四个女生。到了初三,前十名里就只剩一两名女生。最终中考结果出来,前十名里只有一位女生。
而我自己的求学经历,也能验证这个趋势。
小学时班上男女同学基本各半,到初中时,前十名里也只有两个女生。后来等我考进重点高中,班上五十多个同学里,女生只有七人。
女孩成绩下滑得多,是因为她们不努力吗?
恰恰相反,我做咨询时接触到的这些女孩,大多十分乖巧,小学阶段就很努力,刚上初中时也同样努力。
也有一些孩子后来不努力了,那也是因为努力了很久也看不到成果,在内外压力之下走向了自暴自弃。
而男孩上初中或高中后成绩下降,更多的是因为沾染了不良习气(比如沉溺于网游)。这个话题以后再写。
那么女孩成绩下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排除家庭教育和外部环境的原因,从生理层面也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首先,在小学阶段,女孩的发育往往比男孩更快,思想和智力也成熟的更早。
也就是说,女孩比男孩更早地达到了自己的天赋上限。
打个比方:如果天赋能力上限是100分,女孩可以在小学三年级就展现出90分的能力;而一个同龄的男孩,在小学三年级时只能展现70分的水平,等到初二以后,才能把90分的水平展现出来。
很多女孩到初中以后,本身学业水平并没有下降,只是因为一些晚熟的男孩后来居上,从而在排名上挤压了部分女孩,就呈现出女孩成绩下滑的假像。
其次,从脑科学研究结论来看,男性跟女性的大脑确实存在差异。
我在《婚姻关系的七道考题》里也详细阐述了这些差异:
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负责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
右半球则是负责处理表象信息和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的中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人类的大脑神经连接进行了研究,发现女性的左、右脑之间的神经连接更强,而男性左、右脑之间的神经连接较弱,但每个脑半球内部的神经连接都相对更强。
这就导致女性更擅长处理多重性的、协作性更强的任务,而男性更偏向于处理单项任务。
男孩大脑这种更聚焦于单项任务的特点,在学习理科以及解答难题时,会有显著优势。
当然,凡事都不绝对。一位剑桥大学的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每五个男性中就有一个是“女式”大脑;每七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是“男式”大脑。
而那些顶级学霸,他们的大脑往往是集合了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的全部优点——这是极少数中了基因彩票的幸运儿。
就比如在川哥班上,虽然能考前几名的女生很少,但第一名一直被一个女生牢牢占据。
了解到这些原因之后,作为女孩家长,又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绩下滑呢?
首先,降低期望,保持接纳。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成绩出现波动都是正常现象。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更好的初中或高中,优秀的孩子更多,就不能简单地以排名来论成绩。
“我家孩子成绩下降了,或许只是因为其他孩子进步太快了。”
“我家孩子排名下滑了,可能只是因为之前的起点太高了。”
如今的中学生,每天过得比成年人上班都累。只要孩子能坚持上学,能坚持到毕业,就很了不起。
其次,少批评责怪,多温和鼓励。
成绩排名下滑,孩子往往比家长更难受,更需要家长的安抚和解压。而不是雪上加霜地施压。
这几年我接触到的一些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往往都是成绩优秀而且自尊上进的孩子。
如果孩子考砸了感到痛苦,我们可以这样安慰:“你已经努力过了,任何结果妈妈都可以接受。”(更多鼓励方式参考:初三儿子考试失利,母子俩一起做的心理建设)
另一部分孩子选择了叛逆,摆烂,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至少可以避免抑郁。
如果家长想帮孩子提升成绩,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节奏,多运用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无限地压榨孩子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
有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也是孩子(包括大人)患上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最后,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路径。
无论男孩女孩,无论成绩好坏,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逼猴子去学游泳,逼鱼儿去学爬树。
所以当孩子进入初中高中以后,一定要理性看待孩子“选科”问题和未来的专业选择问题。
川哥上高中以后,学校发了一本优秀学长的文集,其中有一段关于专业选择的文字,很让人受启发,就用这段文字来结尾吧:
领取电子书:关于“自驱力”这件事,这回总算研究透了
我是华川(川妈),一位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咨询问题请加个人微信,Chuanma04.(已添加川妈微信的家长请不要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