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儿子忽然问我:“妈妈,你以前学习成绩好吗?你是不是学霸?”
我顿了几秒,不知如何作答。说实话,我一直没太弄清“学霸”的准确定义。
我就原原本本地,跟孩子们回顾了一下自己从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以及出国留学的经历。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应该称得上学霸,因为那时候, “第一名”是信手拈来的事。
等考上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情况就不同了。
我很服气地见识到了真正的“学霸”,高中学科的难度已然不低,那些学霸依旧可以考出接近满分的成绩。
我的高中成绩,差的时候班上7、8名,最好的时候第2名,从来也没染指过第一。最终高考也是班上第2名的成绩。
我的高考分数比一本线高出了几十分,北大清华够不着,上个985倒也还有余。
这样的成绩,在普通人眼里也许可以称得上学霸,而在顶级学霸眼里,也就算一个普通人。
所以,暂且给自己定义为“普通学霸”吧。
上了大学以后,我有点放飞自我、浑浑噩噩。
大三下学期,看着大四的学长们忙着毕业找工作,我仿佛大梦初醒,感觉自己完全还没准备好做一个“社会人”。
于是开始准备考研。
在备考过程里,我也找到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工作,正好是我父亲工作单位的上级部门,全家人都很高兴。
然后考研成绩出来了,总成绩在几百考生中也是第2名,我获得了就读公费研究生的资格,每个月还可以领到生活费。
在父母略微的遗憾里,我放弃了工作,继续读研。
就读硕士研究生时,我才算是真正的醒来,有了明确的目标。
我开始用功学习,上课全勤,导师的项目也积极参与,不到两年,就修满了学分。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新的机会,去欧洲某国进修双硕士学位。
作为家境一般的小镇姑娘,以前从没想过出国的事。
但既然机会来了,又有精力,我还是打算试一试,结果托福一次考过,申请一次通过,我又获得了公费出国的机会。
在国外留学的那段时间,因为语言、学科等各方面的挑战,那是我人生中最艰难、最勤奋的一段时光,仿佛浓缩了好几年的人生精华。
通过夜以继日地发奋图强,我终于赶在签证到期之前通过了答辩,拿到了硕士学位。
回国之际,学校发的奖学金还没花完,我还攒了两千欧元。
这就是我完整的求学经历,几乎是一帆风顺。
作为父母的骄傲,全村的希望,在父老乡亲心目中,我应该会有着非常辉煌灿烂的人生。
然而,我现在的生活,其实跟我的父老乡亲,和我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
就在刚才,在我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刚用拖把完整地拖了一遍地,又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拿出去晾好。
然后我才利用剩下的一些空余时间,坐在电脑前写这些文字。
等到俩娃放学回家。我又要开始忙碌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俩娃的学习玩耍。
现在的我,就像千千万万平凡的女人,平凡的母亲一样,过着极其平凡的生活。
唯一不平凡的,得感谢这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我可以在平凡生活的间隙,继续做点有社会价值的事。
回顾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它究竟带给了我什么?
我所学过的知识大多已经遗忘,但它带给我的人生启发还是很多,也正是这些经历、这些启发,对于我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以及正在从事的家庭教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再总结几条感悟,分享给大家:
一、 承认天赋的差距
遗传天赋和后天教育究竟哪个更重要?学术界已经争论了几百年。英国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支持者,他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而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华生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后天教育(训练)决定一切,他最著名的言论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华生这位豪情万丈的心理学家,也有两个孩子,这俩孩子的结局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抑郁、一个自杀。
到了十九世纪以后,科学界普遍认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发挥作用,总体而言,还是遗传的影响要大一些。英国心理学家H.J.杰克森认为60~70%的天才由遗传决定,30%由环境决定。
我刚上高中时,高年级有位学姐,学习成绩稳坐年级第一,被誉为传奇。我曾在学校操场遇见过她,高瘦、短发,一边走路一边翻看一本大部头的小说。
这种境界,绝对不是靠后天苦学能学得来的。
成绩不好是因为努力不够?这话也不全对。刚上高一时班上有一个女生,期中考试排名很差,于是加倍努力,几乎从来不午休,夜里还拿着手电筒熬夜看书。再后来这位女生得了神经衰弱,不得不休学一年。
我个人的努力程度属于中等,循规蹈矩地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该放假放假,该休息休息。如果再刻苦一点,可能会多考几分,但也有得神经衰弱的可能。
不得不说,遗传天赋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这种天赋差异不仅是智力上的,也是体力和精力上的。
但是极端恶劣的后天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影响。
在我数十年的求学生涯里,我身边的同学,有因为父母离婚而提前辍学的;也有因为家庭困难放弃重点高中而就读中专的;还有因为被父母打骂而离家出走的…这些孩子的人生,应该是被后天环境给耽误了。
总体而言,在一个大体健康的成长环境(衣食无忧、家庭稳定),只要家长不采用过于极端的教育方式(极端控制、极端放纵),孩子基本上都能正常成长,长成他本来该有的样子。
这个“度”究竟怎么把握?我之前的文章、书籍、课程里都有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本公众号下拉菜单里的内容。)
二、 好学校意味着什么
好学校的学历,的确是人生不错的敲门砖。
我当年走出校园时,工作确实还算好找。但当我工作几年,开始跳槽时,HR就更关注我过往的业绩(参与过哪些项目,在项目中承担什么角色),而不仅仅是看学历了。
后来我辞职当了家庭煮妇,学历证书就压了箱底,跟我的人生无关了。
所以,学历可以影响“开始”,但不能决定“结局”。
但是,我依然庆幸当年能读一所不错的大学,也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一些的大学。
“妈妈,要是不上大学会怎样?”儿子问。
“妈妈要是不上大学,就不会遇见你老爸,也不会生下你。”
个人感觉:好学校的意义,更多的在于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和人际圈层。
你遇见什么样的人,比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更重要。
我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们,大多都是勤奋上进的。
我的大学室友7个女生,也都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人,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大家都家庭和谐,内心安稳。
毕业十几年了,我们至今还保留着每年一次室友聚会的传统。
三、 人生终将归于平凡
我曾经的那些同学们,目前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中产生活。
有一个同学事业发展较好,资产过亿,来北京跟我们一起吃饭,认真聊起来,也大多是 “怎么减肥减脂”、“怎么养好孩子”等平凡的话题。
去年我还曾跟一个顶级学霸级的学长见过面,他目前已经是享受“国家青年杰出科学基金”的杰出科学家了,未来的目标是冲刺院士。
他一样也有平常人的烦恼:压力太大,房子太小,陪孩子太少……
我老家还有一帮儿时的伙伴,很多都没考上好的大学,甚至没上大学,过得其实也还不错。
我在朋友圈静静地看他们晒家乡美食,晒外出旅游,甚至还有人晒出了娃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心里也滋生出不少羡慕。
总体而言,人到中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像念书时分数的差距那么大了,大家的生活状态都在一步一步趋同,都趋向了柴米油盐、养家养娃的平凡生活。
年少时,我们都曾有一飞冲天的梦想;成年后有了孩子,又有太多望子成龙的渴望。
人们往往因为不甘于自己的平凡,而把“不平凡”的理想施加在孩子身上。
以为只要自己狠命地努力,孩子的未来就存在无限可能。
但有极大的可能,孩子长大以后只是换一个城市、换一份工作,但过的生活,将和我们的现在差不多。
接受孩子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这是人到中年的我,最大的心理收获。
免费领书:
《小学生拖延问题全面解析与对策》
《电子设备管理&游戏上瘾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