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育,就是好好说话——从叫孩子起床开始

教育   2024-11-13 10:31   北京  


川妈说:最近发现很多家长仍在为孩子“起床”的事烦恼,今天又翻到了若干年前,我们一家四口为“按时起床”所做的各种努力。


写这篇文章时,我家大宝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也刚系统学习完正面管教,并打算将此作为我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一晃八九年过去,现在大宝已经上高一了,事实证明,这一套理念和方法是可行的。


每天清晨,家里的宁静总被急促的闹铃搅醒,我守着熟睡的二宝想再眯一会儿,外面却传来父子俩制造的各种“噪音”:

-“儿子,该起床了,再不起床来不及了!”

-“不~我要再睡会儿。”

-“赶紧起来刷牙,别再磨磨蹭蹭!”

-“不刷?不刷不许吃早饭?”

……

 

下午放学回家,又是一场拉锯战。

-“赶紧换鞋脱衣服洗洗手,歇一会儿就去做作业。”

-“动画片?先别提动画片!”

-“别耍花招,钢琴只弹了3遍!”

……


跟朋友聊起来,但凡家里有个上学或者上幼儿园的孩子,差不多都是类似情景。早晨从起床焦虑开始,晚上在忙乱中收场。家长们尽职尽责,神经绷得很紧,孩子们却是越催越慢,表现差强人意。

 

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于是周日下午,我拉着川爸,去听了一场“正面管教”的讲座,讲课老师正是美国《正面管教》系列丛书的作者之一:谢丽尔.欧文女士(Cheryl Erwin)。


课堂上,欧文女士推崇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让孩子在和善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和责任感的教育理念。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现场游戏:老师邀请9个家长上台,其中8个家长(既有爸爸,也有妈妈)扮演家长(生活中的真实模样),一位年轻的妈妈扮演孩子。

 

当“孩子”经过每一位“家长”时,家长被允许向孩子下达一道指令,这些“指令”从8位不同的家长嘴里分别说出来(简直就是我家的实况录音翻版):


-“快点起床,再不起要迟到了!”

-“自己穿衣服,不要磨蹭!”

-“认真刷牙,刷不干净重新刷!”

-“别贪玩儿,先去做作业!”

……


当“孩子”依次领教了8位家长的训令之后,表情越来越阴沉,主持人问“孩子”感受如何?扮演“孩子”的女士回答:“烦!急!全都不想听!”

 

游戏并没有结束。主持人给了台上8位家长每人一张纸条儿,让家长们照着纸条上的说法再跟“孩子”交代一遍任务:


-“孩子,还有5分钟就7点了,你知道怎样做才能不迟到吗?”


-“我相信你能自己很快穿好衣服,如果需要帮助就叫我”。


-“如果一次能把牙齿仔细刷干净,就不用再刷一遍了”。


-“等你把作业做完,我会给你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接下来,主持人再去采访那位“孩子”的感受,“孩子”满面春风地回答:“我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心情不那么紧张了,我愿意试着让自己做得更好”。

 

我跟川爸深受触动。身为家长,我们每天都要跟孩子说很多很多的话,下达一些自以为是的“正确命令”,却从未考虑过孩子接收到这些语言符号之后感受。


要检讨自己的“说话”问题并不难,就像今天这个游戏一样,换一个位置,让自己先做“自己”的听众。

 

“正面管教”的理念告诉我们,跟孩子说话,把“命令”句转变为“启发”句式,把“我希望你——”的句型换成“如果你——就会——”的句型,就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跟川爸一路上认真反思,商量着如何学以致用。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早上起床难的问题。

 

当天晚上,我们跟孩子仔细沟通了一下,告诉孩子:“如果你每天闹钟响了就按时起床,你就不会迟到,期末就能得优秀出勤奖”。

 

-“可是我没睡够,不想起”。儿子回答。


-“如果你晚上早点上床睡觉,到了早上闹铃响时,你差不多就睡够了”。


-“我也想早点睡,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每次都睡得那么晚?”儿子继续说。


-“那我们一起商量一个作息计划,保证你能做完你想做的事,还能早点睡觉”。


我跟儿子一起拿来纸和笔,对着钟表上的时刻,一起制定了一个作息计划,几点放学,几点完成作业,几点吃晚饭,几点看动画片,几点睡觉,一一探讨清晰。

 

第二天清晨,闹铃再响时,我没听到那些呱噪的声音,父子俩似乎是有说有笑地出了门。

 

此后几日,我跟川爸都体会到了“好好说话”的妙用,倔强的儿子自律性大大提升,也更有合作精神。


更大的收获,却在于我们自己,为了“好好说话”,我们先要让自己心情平静,我们更懂得理性思索,不再随意冲动,家里氛围一片和谐。

 

但是,没人能用“一个绝招”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

 

到了该洗澡的时间,儿子却迟迟不肯去洗。


-“你把自己洗干净了,会感觉很舒服的”,我耐心引导。


-“我感觉不洗澡也挺舒服的,”儿子回答。


-“如果你洗澡,爱干净,期末就可以得到讲卫生的小红花”,我坚持好好好说话。


-“我把脸和手洗干净就行了,不洗澡老师也不会知道”。

 

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都离不开“规矩”。换做以往,我会狠狠地呵斥:“如果你再不去洗澡,我要罚你关黑屋子!”


但这回,我尽可能理性而温和地告诉孩子规矩和我的底线。

 

-“你可以不洗澡。但我不能让你弄脏家里的床单被子——你今晚必须睡地上”,我坚定地说完,冷冷的离开。


我说出这话,不是为了恐吓孩子,而是我内心真的下定了决心:如果他今天不洗澡,铁定让他睡地板!

 

孩子也不傻,他能从你的眼神里读懂哪些是虚张声势,哪些是真的规矩。鉴于我向来坚持底线,儿子便不再跟我嬉皮笑脸。

 

两分钟后,他过来说:“妈妈。请帮我取一下莲蓬头,我马上就洗澡了”。

 

我内心窃喜,又一次胜利!虽然之前也用过“规矩”来约束孩子,强迫孩子就范,但哪一次不是疾声厉色,剑拔弩张?

 

而这一回,我用相对温和而平静的语气,表达我的“规矩”,同样达到了效果。真的是“有理不在声高”,只要你内心坚定,你就可以心平气和。

 

当儿子又一次主动完成作业时,我禁不住夸他:“我觉得你最近进步很大”。儿子也回敬了一句:“我觉得你跟爸爸进步也很大,说话不那么凶了”。

 

看来所谓好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好好说话。


言为心声,如果你觉得“好好说话”很难很累,你就要先好好学习,去学会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End---------


我是华川(川妈),一位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咨询问题请加个人微信,Chuanma04.(已添加川妈微信的家长请不要重复添加)


继续阅读:华川家庭课堂报名通知


华川家庭课堂
科学养娃,减少内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