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文摘   2024-10-21 18:04   河南  

国庆假日,来到洛阳偃师参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居然没约到门票,现在的博物馆都如此热门了吗?虽然大喇叭里一遍遍地喊着:没预约到门票的游客,请明天再来参观。但不甘心的我还是打算碰碰运气。到了入口,工作人员客气地说:“明天再来吧。”没办法,我只好使出杀手锏,跟她说,我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志愿者讲解员,我从最早的商都来参观最晚的夏都。工作人员看了我一眼,为我们打开了特殊通道,谢天谢地,总算进来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二里头村处在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区18公里。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在这里发现了距今约3800—3500年的夏代都城遗址。后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这里就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经过60多年的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有多项重要发现,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王国的兴起、王都的规制、宫室制度等涉及中华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夏朝的建立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上古时期,黄河常年泛滥,尧便命夏部落的首领鲧去治理水患,但鲧治水不力被杀。多年以后,鲧的儿子禹接下了父亲的工作,他认真分析了父亲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最终降服水患,还留下了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因治水有功,禹声望渐高,于是,舜便将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了禹。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从此,中国就从公天下进入到了家天下时代。 

最终,夏王朝在经历了14世17王471年后被商汤所灭。《史记·夏本纪》是第一本详细记载夏朝历史的书,书里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封禅书》里说:“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竹书纪年》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既然夏朝在历史上有这么详细的记载,为什么不被一些人承认呢?因为要证明一个文明存在,不仅要有史料的记载,还要有遗址的存在和出土文物相互印证,而偃师二里头遗址正是承担起了这样的重任。

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9公里,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在东南部的较高地带发现长方形宫城遗址,东西城墙复原后,长为378米、359米;南北城墙复原后,长度为285米、282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宫城内分布着10余座大型夯土宫殿建筑基址和铸铜、制陶、绿松石器制造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以及墓葬等重要遗存。出土了大量铜器,玉器,白陶器、漆器、蚌制工艺品、海贝、嵌绿松石工艺品等高等级随葬品,以及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夏代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是根据一号宫殿建筑基址,复原了一座四周建有廊庑的大型四合院建筑。从这里可以看出,夯土台基高出地面约0.8米,总面积9585平方米。台基上建宫殿,殿基又高出台基约0.2米,宫殿面阔八间,进深三间,面积约为900平方米。当时的宫殿也是以“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形式为主,这也深刻影响着后世商代宫殿的建筑形式。


考古发掘表明:二里头夏都遗址是一处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宫城中心区坐南朝北,一条中轴线纵贯全城,体现了古人以中为尊,居中而治的筑城理念。两边是对称分布的宫殿建筑群,由宫城城墙围起,虽然面积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却是后世3000多年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二里头夏都遗址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内容丰富。宫殿、陵寝、房屋、道路、水井多有发现并已初具规模。还有用于祭祀与宫廷礼仪的青铜酒器、乐器、兵器、玉器等,所有这些都昭示着早期王朝的礼制传统。同时,说明我国青铜铸造技术在夏代就已成熟,洛阳因此成为我国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

考古发掘60多年来,二里头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发现中国最早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宫城、中国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殿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大型手工业作坊区、中国最早的国家祭祀遗迹等等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由此奠定,华夏第一王都正从历史深处走来。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设一个序厅、五个基本展厅,系统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

基本陈列展厅包括"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通过文物、浮雕、沙盘、多媒体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华夏第一王都”的历史生动、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二里头遗址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这里展出了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在内的2000余件珍品,突显了二里头遗址作为“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


令人惊艳的乳钉纹青铜爵,是二里头时期的核心礼器,也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1975年,高26.5厘米,总长31.5厘米,敞口束腰,长流尖尾,三足细长,流折处镶钉形短柱,腹部装饰乳钉纹。该爵造型夸张,形态修长,清逸舒展,极富美感,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网格纹青铜鼎,1987年出土。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厘米,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但材质却是当时罕见的贵金属——青铜。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有“华夏第一鼎”之称。二里头遗址青铜鼎的出现,也是当时王权礼制萌芽的象征。

玉钺,1980年出土。长9.2厘米,宽8~9.4厘米,上部有两个穿孔,下孔用圆绿松石嵌平。钺本是一种作战使用的兵器,但是从该件器物刃部较钝的特征来看,并非实用性兵器,而是祭祀的礼器和王权的象征。

七孔玉刀,1975年出土。刀长60.4~65厘米,宽9.5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刀形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各有两组对称的扉牙;玉刀两面纹饰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图形;刀背处有等距且排成一条直线的7个圆孔。这是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玉器,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珍品。

玉圭,1980年出土。长17.4厘米,宽4.4厘米,整体略呈长方形,上部有两个穿孔,通体抛光,十分精美。玉圭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常在祭祀活动中使用,是君王权力的象征。该玉圭造型独特,今天的汉字“圭”便是由玉圭形象演化而来的。

作为王权国家的首都,二里头曾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中心,汇多元以成一体,绥万邦而达天下。这里出土的陶象鼻盉带有明显的福建地区马岭文化特征,而鸭形鼎则受到上海地区马桥文化的影响。

微雕骨猴,猴脸人身,抱膝蹲坐,高2.2厘米,宽0.75-0.95厘米,2002年在一个2岁孩子的墓中发现。骨猴是用动物骨骼雕刻而成,通体抛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由于太小,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这也让我们感受到4000年前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意。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出土于二里头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长16.5厘米,宽8-11厘米,为盾牌形,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呈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有对称环纽。其上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四千年无一松动脱落。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从两侧有对称的穿孔钮可见,穿缀系于主人胸前,应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它是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这是一件身长64.5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是二里头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条龙巨头蜷尾,曲伏有致,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绿松石长度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牙璋,长54厘米,宽14.9厘米,由器身和柄部以及阑组成,造型精美,器型庞大,堪称艺术珍牙璋作为二里头文化典型的玉礼器之一,是古代贵族举行朝聘、祭祀和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牙璋随着二里头文化的扩张,将王权礼制的影响辐射到南中国和更广大的区域,也印证了二里头政权为此广域政治核心的代表。

陶埙,1960年出土,高7厘米,口小腹鼓,器身侧面有气孔,已具有了后世陶埙的基本造型,是研究我国早期乐器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早期的文字也在这里萌芽,在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24个刻划符号,经考证,这些刻划符号已具备了文字的基本结构。

这里展出的文物太多,根本看不过来,与其说是博物馆,不如说更像一个大仓库。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努力,目前,人们对二里头遗址的范围、布局、内涵和年代等已有基本认识,对其王朝属性也有了大致共识。截止目前,累计发掘面积已达4万余平方米,但这其实只占二里头遗址总面积的1.75%。站在博物馆二楼平台上,看着还未发掘的大片遗址,相信未来的二里头遗址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据考证,二里头遗址晚于良渚时期,但早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是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态的重要对象。发掘表明:二里头遗址规划有序、功能悉备、宫室翼翼、百工齐聚、礼乐初成,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里头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在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的双重证据中,正在从传说走向历史的真实。“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二里头夏都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从无到有、从传说走向历史的过程,最早的中国就从这里起步

我城我爱
爱郑州,爱河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