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郑的郑国车马坑遗址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和贵族的墓葬区。来到这里,就要先了解一下郑国的历史。公元前806年,郑桓公被周宣王封于郑地(今陕西华县附近),国号郑,恒公是周宣王最小的弟弟,郑国也是西周最后的一个封国。
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幽王昏庸,导致犬戎等外族对周朝虎视耽耽。这种形势下,郑恒公认为郑乃小国,一旦遭遇不测,恐有亡国之忧。于是他就把家人、奴隶和钱粮一并运送到内地荥阳(古称京襄城),打算今后以此为中心谋求发展,这就是著名的“桓公寄孥”。
公元前770年,东周定都洛阳,郑国也跟着从陕西迁到河南,为了区别于陕西的郑国,故名“新郑”。郑国在此共传了22世,396年。春秋初期,凭借着郑恒公的远见卓识,郑武公的苦心经营,郑庄公的有勇有谋,很快,新的郑国就成长为实力强劲的春秋五霸之一。
整个车马坑墓地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经钻探,发现墓葬分布极为密集,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春秋墓地中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国同期墓地中极其罕见,可用无卧牛之地来形容。
郑国车马坑遗址发现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葬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墓4座,其贵族墓与车马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东周春秋文化的奇迹。
在郑国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鼎八簋。商周时期规定:天子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享用七鼎六簋,大夫享用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郑国大墓中出土了完整的九鼎八簋,说明当时周天子势微,诸侯已经有了不臣之心,楚庄王的“问鼎中原”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郑公中字型大墓,从平面看像汉字的“中”字,所以就把它命名为“中”字型大墓,总长45米,带有南北的斜坡墓道,这是目前我国发掘春秋时期诸侯级别第一座带有双墓道的大墓。
"中"字型大墓从2002年8月开始发掘,其中南墓道总长20.85米,北墓道长10米,葬具形式巨大,为三椁一棺或重棺。在全国已发掘的春秋诸侯墓中,三层椁极为少见。《庄子・天下》及《荀子・礼论》均云:“天子棺椁七重,诸候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此墓三椁二棺,正与记载相符,从而印证了这是一座郑国国君墓。
郑国国君为伯爵,按周代礼制,其国君埋葬不能有墓道,但这座墓葬不仅有宽大的墓道,还陪葬有很多高大的马车,与郑国诸侯国的地位不相对应,反映了当时诸侯已敢“僭越”,不服周礼的客观现象。在此墓东侧约7米的地方已发现1座总长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目前已发掘的郑国墓中第二座带墓道大墓,据推测,可能是此国君夫人墓。
中国的墓葬制度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长河中地位是极其特殊的一种存在,其目的不仅在于安放死者,更是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反映。郑公大墓的墓主人身份现在还不确定,但其墓葬规格明显属于僭越,从众多青铜器和车马的陪葬物中也可以看出郑国兵强马壮,傲视群雄。
郑国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整个车马坑呈长方形,长10.4米,宽8.4米,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葬有马车22辆,40余匹马。据推测,下葬时,先把车轮摘掉,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平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丧葬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诸侯之间相互攀比的手段。
一号车马坑内车辆和马匹的数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诸侯级别陪葬最多的一个。它为研究中国的礼制、古车发展史、用车制度、古代葬制、车马葬制等重要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逸礼・王度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其意是说,皇帝出行用6匹马拉车,诸侯只能用5匹马拉车,其他官阶使用马匹的数量逐级递减。马车作为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和战场上的战争工具,不仅是王侯贵族身份的象征,更是衡量国家财力与战力的重要标准。
在遥远的2700年前,车马都是非常稀缺的战略物资,车马数量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只有王公贵族生前可以享用车马,死后亦可用车马陪葬。新郑车马坑中都是拆车、拆马而葬,它们被排列整齐地摆放在墓室里,既是充分全面展示礼仪制度,也是衡量社会等级尊卑的标志。
虽然关于“车”的发明,前人争论不休,但可以达成一致的是,中国最迟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已经有了马车。
中国最早的成熟马车出现于晚商的武丁时期,双轮马车出现在商晚期的安阳殷墟。但以成套铜饰配件装饰马车的做法则是商人的发明。马车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形态,此后的900多年间,车战成为古代中国大规模战争的主要形式。
西周时期的双驾马车是这个样的
春秋时期双驾马车是这个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3号车马坑,它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在3号车马坑内,除了发现4辆车之外,还清理出马骨122匹,也创下了历史纪录。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过四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郑国3号车马坑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屡惊世人。
如果把3号和2号车马坑内的葬车数量加在一起,其车辆总数超过百辆,马超过百匹。仅是一次陪葬就用掉这么多的车和马,说明当时的郑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名符其实的千乘之国。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春秋时期,诸侯国中最先强大起来的就是郑国,“春秋小霸”名不虚传。
园区内的郑氏三公像。分别是郑恒公、郑武公和郑庄公。郑国就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实现富国强兵,成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中最早的霸主。
郑国的名相子产。
这组雕塑讲的是弦高犒师。弦高,春秋时郑国的商人,公元前627年,弦高去成周(洛阳)经商,经过滑国时,遇到准备偷袭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暗示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视以为郑国已有准备,又不甘心空手而回,于是,领兵顺手灭掉滑国后返秦,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祸端。事后,郑穆公想要奖赏弦高救国的行为,弦高辞而不受。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物资料的不足,郑国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园区的东南部还有3000多座墓葬和几十座车马坑遗址还没有发掘。
导游介绍说:由于这里墓葬、车马坑太过密集,考古发掘能力有限,因此大部分墓葬都已做保护性回填,现在用这样的砖块标识每一个墓葬的位置。
整个郑国车马坑景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遗址内车马坑群数量众多,葬车多样,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多的车马坑,让人叹为观止。它构成了我国截止目前,春秋时期葬车最多,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郑国以军阵形式随葬的历史,比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军阵还早400多年。
仅仅只挖开了3座大墓,就已被深深震撼,如果全部挖出,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这么多的车马坑军阵也意味着当时战争的频繁,战争于胜者而言是荣耀,是军功章,于百姓而言则是灾难,是家破人亡。
纵观人类发展史,战争始终伴随左右。从原始社会为了争夺猎物而爆发的部落战争,再到现代社会为了争夺利益而发生的世界大战,战争从未停止过。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史,成王败寇,弱肉强食就是人类的本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地止戈为武,永享和平!
附:止戈为武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这个成语原意指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人用它表示通过正义的战争平息战祸,求得和平;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
楚庄王却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晋国军人是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他们的尸体做京观呢?”
最终,楚军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宫室,很快就班师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