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聪明的投资者

文摘   2024-12-05 21:28   山东  
1949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写的《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书出版,书中详细讲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告诉投资者如何理性地在股市中赚钱。利用书中的理念,格雷厄姆的门徒们,诸如巴菲特、比尔·鲁安、沃尔特·施洛斯以及汤姆·纳普等都在投资中获得了巨额财富。
虽然距离《聪明的投资者》一书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75年,但股票市场中的芸芸众生依然会陷入过去投资者都曾陷入过的陷阱,重复证券投资历史上重复过的无数错误。这些人的行为毫无疑问地表明,他们都是不聪明的投资者。
不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把每一只股票视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公司。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可以炒作的代码或者电子信号,然后依据K线图里的各种指标买来卖去。他们买入一只股票的动机就像买一张名人字画,寄希望于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买走。
不聪明的投资者在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完全不考虑安全边际,因为他们也从不考虑一个公司的价值应该是多少。结果往往是买在公司估值过高的时候,从而导致长时间套牢。
不聪明的投资者不了解“市场先生”是一个“躁狂抑郁症患者”,甚至在投资时自己的“躁狂抑郁”症状比市场先生还要严重。因此他们也就不会利用“市场先生”缺点,让他为自己服务,反而是把自己的钱都送给了“市场先生”。
不聪明的投资者总是在市场高涨的时候贪婪,在市场低落的时候恐惧,所以结果就是高买低卖,不论经历多少次失败也不知悔改,这样坚持下去,只会损失自己的钱财。
不聪明的投资者总是盲目自信,对自己买入的股票总是犯“证实偏差”的谬误,只收集对于自己所持有股票的利好信息,对于不利信息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坚决不信,即便是非常明显的利空,也予以矢口否认。
不聪明的投资者总是没有耐心,既不能等到市场估值足够低的时候买,也不能等到长得足够高的时候卖。结果总是在高点买入,一旦解套又轻易卖出。
不聪明的投资者总是做短线,仿佛和市场快速地赌大小。他们不知道股市并不是一个奖勤罚懒的地方。反而是越勤快,交易成本越高;越慵懒,越有更高的回报。他们也不会知道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一种近乎懒惰的沉稳一直是我们的投资风格的基石。”
 
不聪明的投资者还会利用杠杆投资,像巴菲特和芒格曾经的合作伙伴里克·盖林这样的投资大师都曾经爆仓,像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样的智商密集团队都能因杠杆而血本无归。普通投资者去用杠杆,实在是“不聪明”至极啊。
不聪明的投资者最普遍的错误就是过度自信,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任何一个板块,任何一个行业都自以为精通。好像几千只股票都在自己的能力圈里,恨不能每一只都去参与炒作。在我看来,这样的投资者应该是神,而不是一个凡夫俗子。
不聪明的投资者喜欢打听消息。实际上消息能传到你这儿,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质疑,而不是轻信。牛市的时候,哪一个消息都有效,因为牛市所有的股票都会涨;而熊市的时候,所有的消息都无效,因为熊市所有的股票都不会有好的表现。每日都有消息满天飞,听信消息的投资者,十有八九还套在里面,不知何时方能解套出来。
即使是投资大师也会犯错,可是不聪明的投资者犯的错实在太多,简直是接连不断。因为他们把股市当作了赌场。正如《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的主编贾森·兹威格所说:“归根结底,金融风险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投资,而在于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风险,那么请走到离你最近的盥洗室,站到镜子面前——你从镜子里看到的这个人,就是你投资最大的风险!”
所以,不要做一个不聪明的投资者,让镜子里那个人聪明、理性起来,然后,财富自然也就滚滚而来。

米利都的泰勒斯
读书、认知、理性、投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