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故事(二):5岁喝可乐,6岁贩可乐,58岁买入并长期重仓持有可口可乐

文摘   2024-12-12 15:31   山东  
1936年夏天,5岁的巴菲特第一次喝到了可口可乐。他从此喜欢上了这款冰爽的“快乐水”。同时他也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爱喝。在酷热难当的夏日里,卖冷饮是一个好做又赚钱的生意。而在所有冷饮里,最畅销的就是可口可乐。

巴菲特6岁时开始贩卖可口可乐。像贩卖口香糖一样,他依然从爷爷的杂货店进货。年龄幼小的他一次只能背6瓶,所以他每次以25美分的价格购买6瓶可口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售价挨家挨户推销。那些乘凉的大人们,会很高兴买上一两瓶。卖完6瓶,巴菲特就能收入30美分,扣除进货成本25美分,净赚5美分,毛利率20%。

就在这个夏天,巴菲特家破天荒地去北艾奥瓦的奥科博吉湖度假,他们在那儿租了一间小木屋。巴菲特没忘记带上他以25美分的价格买来的可口可乐,然后他在度假区绕着湖边以5美分一瓶的价格出售,结果自然是成功卖出。

巴菲特有个童年伙伴拉塞尔,拉塞尔家对面有个加油站,加油站里有饮料售卖机,机器里是可口可乐和其他品牌的饮料。

巴菲特和拉塞尔喜欢去那里收集饮料瓶盖。两个小男孩会把这些瓶盖放在巴菲特家的地下室里分类成堆摆放。这可不是小男孩的普通收集乐趣,巴菲特是想知道:哪一种饮料的瓶盖多,哪一个品牌的销售量就大?哪一家的生意就会最红火?这时的巴菲特只有9岁,他已经懂得市场调研的简单方法,并开始应用了。

1988年秋天,时任可口可乐CEO的唐纳德·基奥发现有人大量买入公司的股票。基奥发现所有这些买单均来自中西部的证券经纪商,于是他突然想到了他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朋友沃伦·巴菲特,并给巴菲特打了一个电话。

“你好,沃伦,”基奥说,“你不是碰巧正在买入可口可乐吧?”

巴菲特顿了一下,然后说:“巧得很,我刚好正在买入。但是如果你能在我发表声明之前保持沉默,我将非常感激。”

巴菲特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消息走漏,市场中的投资者会蜂拥而入,来抢购可口可乐的股票,并大幅推高股价,导致巴菲特无法达成建仓任务。

毫无疑问,基奥最终做到了守口如瓶。

1989年春天。伯克希尔提交的公开文件里显示,巴菲特动用10.2亿美元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参股比例为7%,占伯克希尔总持仓的三分之一。

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估值是5倍市净率和超过15倍的市盈率,这可不是格雷厄姆的投资方式。格雷厄姆教给巴菲特的方式是买入“烟蒂股”,也就是用低廉的价格,买入普通的公司。后来我们知道,巴菲特还受菲利普·费雪和查理·芒格的影响,这二位的理念是“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伟大的公司”。或许正是出于这一点,巴菲特大手笔买入了可口可乐,而且从那以后,至今也没有卖出过一股。

在1989年的年报中,巴菲特兴致盎然地回忆起了他的童年趣事,他写道:“我从1936年开始以25美分6瓶的价格从巴菲特父子杂货店批发可口可乐,然后再以每瓶5美分零卖给周围的邻居们。在我跑来跑去进行这种高利润零售业务的过程中,我很自然地观察到可口可乐对消费者非同寻常的吸引力及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在随后的52年里,在可口可乐席卷全世界的同时,我继续观察到可口可乐的这些非凡之处……直到1988年夏天,我的大脑才和我的眼睛建立了联系。一时之间,我对可口可乐的感觉变得既清晰又非常着迷。”

可口可乐是1919年上市的,巴菲特建仓的时候,这个股票已经涨了一万倍。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曾提到:1938年,在可口可乐问世50年后,并且在它已经成为代表美国的标志后,《财富》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可口可乐公司非凡故事的文章。在文章的第二段,记者写道:“每一年,都有认真、严肃的投资者怀着深深的敬意,研究可口可乐长长的历史记录,然后,得出遗憾的结论,他发现得太晚了。软饮料的市场饱和度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如同幽灵一样出现在他眼前。”

然而1938年之后的可口可乐依然屡创新高,成了造富神话。归根到底是因为可口可乐拥有强大的护城河,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为可口可乐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然,巴菲特也曾经提到过,他后悔没有在1998年可口可乐市盈率超过50的时候卖掉它,为此,伯克希尔的股东们有资格就此事对他进行谴责。

然而,股神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普通投资者又怎么能做到对这种卖出时机的把握呢?

姑妄听之!

米利都的泰勒斯
读书、认知、理性、投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