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怒斥“肮脏”的美股市场

文摘   2025-01-16 21:03   山东  

我多次在文章中提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很简单,就是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寻找优秀的公司,并给予正确的估值,然后利用市场的波动性,在股价被大大低估的时候买入并长期持有。巴菲特的财富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总有人说这套理论不适合A股,理由无非是:A股是个“垃圾市”、“散户收割机”,或者说找上市公司联合券商“造假上市圈钱”之类的借口。然而在巴菲特漫长的投资生涯中,美国的股市和A股可谓半斤八两,在收割散户所用的手段方面不相伯仲。巴菲特就为此多次批评过美国的证券市场。



知道巴菲特是怎么批评美股里有些公司高管用期权为自己谋利的吗?他曾经在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中讲过一个故事:


      在一场宴会上,有位风情万种、娇艳欲滴的妙龄女郎溜到一位上市公司CEO面前,张开她性感的嘴唇说到:“先生,只要你想要,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只见这位CEO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那好,请给我更多的期权!”


由于高管期权往往是以固定价格授予的,不论公司整体表现如何,高管都能通过股市的整体上涨获益。换句话说,即使公司的业绩增长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市场指数,高管仍可能获得丰厚回报。这种制度没有有效地将高管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


在这样的制度下,公司高管只关注短期股价表现,而非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一些高管会采取财务手段(如股票回购、过度削减成本等)或短期性决策,来人为提升股价以并兑现期权为自己谋利,但股东的利益则会受到严重损害。


在美股市场,有许多把公司搞得亏损累累的经理人与高管,利用期权拿走了丰厚的收入而弃股东于不顾,扬长而去,毫不知耻。他们让投资者在股市上高价买入公司股票的同时,自己暗中将股票倒卖出去。这就是美国股市中那些公司高管惯用的伎俩,这不就是“割韭菜”行为吗?


美股的另外一种“收割”手段和某些市场如出一辙,那就是包装报表,造假上市。在2000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讲了《伊索寓言》里“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的典故。他提到,有些证券发行商或者承销商利用根本就没有半只鸟儿的树丛,从不理性的社会大众的口袋中骗走大笔大笔的钱财,甚至连他们自己的亲友也不放过。


巴菲特说:“事实证明,泡沫市场创造出泡沫公司,这是一种赚走投资者的钱而不是帮投资者赚钱的幌子。通常这些幕后黑手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公司赚钱,而是让公司挂牌上市,说穿了这只不过是老式‘连锁信骗局’的现代版,而靠发行费、承销费、手续费为生的证券公司就成了专门送信的邮差帮凶。”



这些黑手之所以能利用泡沫兜售一文不值的公司股票,就是因为美国股市里也充斥着大量不理性的菜鸟。所以,华尔街那帮骗子才有机可乘,不论什么东西,只要有人要买,这些骗子就会想办法弄来在市场上抛售。


除了上述这些信息,美国证券市场里还发生过臭名昭著的安然公司造假案、世界通信造假案、麦肯锡总裁内幕交易案、Theranos公司欺诈案、麦道夫诈骗案等等。事实很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美国的股市一样是劣迹斑斑,负面事例数不胜数,制度中存在着严重漏洞。


这也不难理解,人性中有着贪婪的特质,有人类聚集的地方,这些作恶的行为就难免会出现。只要是人类设计的制度,也总会有空子可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价值投资在这样的市场中就是无效的。


相反,只要摒弃投机的念头,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练就一双慧眼,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寻找那些有护城河的公司,然后时常关注。耐心等到熊市中其他投资者亏得哀嚎声一片的时候,自己才勇敢的买入,并长期持有。坚持不听消息,不做短线,你就能赚钱。


不论是投资美股还是A股,投资者都应该用这样的理念。

米利都的泰勒斯
读书、认知、理性、投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