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前一个阶段是中考,比高考更重要。
通过中考进入高中就读的高中生质量,决定大学生的生源质量,决定大学培养出来的精英的质量和成就,决定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高中生应该是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
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之前的初中毕业阶段有过长达十几年的大规模逆淘汰,绝大多数中考成绩最好、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被引导到中专(包括中师)读书,如同被抛洒在贫瘠土地上的优质种子,往往十八九岁毕业后在成长环境非常有限的基层默默奉献一生,人数多达数百万,涉及的家庭成员超过千万以上。
这就导致当时中专中师录取分数线往往高于重点高中,长达十几年的高中生源质量总体上明显下降。
有必要设立一个纪念日,纪念那些不幸被严重逆淘汰,为基层事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初中中专生、中师生,不忘记那个大规模人才逆淘汰的年代,让全社会吸取教训,认清历史和现状,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那些初中中专生、中师生凭中考成绩本来更有资格上重点高中、考大学,总体来说可以学得更好、成为更优秀,更有成就的人才。纪念日就设在每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日期随高考时间变化而变化。比如这些年高考时间是6月7、8、9日,那么纪念日就在6月10日。
2022年6月10日,是第一个纪念日。
恢复高考后,中国遭遇了一场持续至少十几年的人才浩劫
东方
1977年,中国大陆恢复高考,通过高考择优选拔高中毕业生进入不同层次的大学、中专读书,这确实是进步。各种主流宣传媒体上长期以来对恢复高考极尽溢美之词,近乎神化高考,仿佛恢复高考后,最优秀的生源基本都能进入高中大学深造,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成就达到了应有的高度。
但是,主流宣传忽略和掩盖了一个残酷的重大历史事实:大概从1980年左右开始,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在长达十几二十年时间里,由于当时的政策原因,大多数最优秀的初中生毕业后被分流到中专(包括中师)读书,他们就像无数优质种子被抛洒在贫瘠的土地上,终生被严重逆淘汰,往往只接受了一点中等职业教育,十八九岁就进入条件欠缺的基层单位长期工作,学业和事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而进入高中的总体生源质量明显降低,进而导致考入大学、中专的生源质量相应降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成就受到限制。
这是有官方出版物承认的事实,如图。
图片摘自湖南省教育厅编写的“第二轮《湖南省志 . 教育志》(1978-2005年)(上)”535页
图片摘自株洲市委党史办与株洲市教育局编著的《株洲教育史》第408页
一代初中高级人才的总体质量和成就降低,对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进步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当年的政策是通过各种措施引导、鼓励初中优秀生报考中专,如给予利益诱惑,中专生毕业包分配体制内工作,给予干部身份,农转非,免收学费或低学费等,并且采取中考前组织预考选拔优秀生报考中专,中专比高中提前录取,被中专录取以后不能读高中等手段,使得绝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进入中专读书,中专录取分数线往往高于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当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子弟中的优秀生基本都会读中专,城镇户口的优秀生中,在农村读书生活的,在县城的,大多数也会读中专,大中城市里的优秀初中生也有不少读中专。所以在那十几年里,大约至少80%的初中优秀生读了中专,总人数约有数百万。而且那时的教育基本是放养,没有什么补习班开小灶之类,中考成绩高低与考生的智力天赋基本成正比,在初中毕业之前也没有经历过逆淘汰的选拔。
国家和社会的损失有多大呢?设想一下,如果那十几二十年初中优秀生基本都读高中考大学,那么这些年中国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中国的优秀人才、杰出人才数量会比现在多很多,一代人才的总体(或平均)质量与成就将比现在提高很多,已经创造的社会物质精神财富也比现在多很多。中国会处在一个比现在高得多的物质精神实力起点上,人才资源更多更优秀,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会比现在光明得多。
为什么中国难出杰出人才?生源问题不容忽视,很长时间里,大多数初中优秀生读中专,导致目标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高中大学总体生源质量降低,出来的人才总体水平和成就受到限制
这就是恢复高考后,曾经发生过的中国人才史上的一场浩劫,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浩劫,令人扼腕叹息。为了正确认识那段历史造成的中国软硬实力现状,防止错误决策,不能让那段历史泯灭。也希望国家和社会吸取惨痛的历史教训,将来不要再犯类似严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