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高考难度断崖式下降的十几年

文摘   2024-06-07 08:22   湖南  

恢复高考后没过几届,高考性质就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高考考大学和中专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堪称断崖式下降,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大约从八十年代前期到九十年代后期)。

因为中考是高考的基础,从八十年度初期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当时的政策与社会环境等原因,绝大多数初中尖子生读中专(包括中师)去了,那时中专录取分数线往往高于重点高中录取线。读中专的尖子生人数多达数百万,基本都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城乡平民子弟,尤其是农村子弟,当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

这是有充分依据的历史事实。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京东负责人刘强东、学者罗翔等名人都曾在媒体承认当年初中考中专最难。

官方出版物中也承认过,如图。

图片摘自湖南省教育厅编写的“第二轮《湖南省志教育志》(1978-2005年)(上)”535

图片摘自株洲市委党史办与株洲市教育局编著的《株洲教育史》第408

这就导致高中平均生源质量明显下降,由于最有力的学习竞争者绝大多数被分流到了中专中师,考高中和考大学的难度自然大大降低了,原本没有可能考上大学或中专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或中专,原本只能考上一般大学的学生,能够考上好大学。当年即使在清华北大,也有不少当初没考上中专中师才读重点高中的学生。

也就是说,那十几年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和中专的学生,平均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了,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成就自然也会明显下降,这也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之一。因为在同等教育和成长条件下,生源质量(天赋)决定人才质量的高低。

国家和社会的损失有多大呢?设想一下,如果那十几初中尖子生基本都读高中考大学,那么这些年中国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中国的优秀人才、杰出人才数量会比现在多得多,一代人才的总体(或平均)质量与成就将比现在提高不少,已经创造的社会物质精神财富也比现在多得多,阶层固化与贫富分化问题不会有这么严重,社会更和谐。中国会处在一个比现在高得多的软硬实力起点上,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会比现在光明得多。

有必要设立一个教育公平日,纪念那些不幸被严重逆淘汰,为基层事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初中中专生、中师生,不忘记那个大规模人才逆淘汰的年代,让全社会吸取教训,认清历史和现状,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那些初中中专生、中师生凭中考成绩本来更有资格上重点高中、考大学,总体来说可以学得更好、成为更优秀,更有成就的人才。纪念日就设在每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日期随高考时间变化而变化。比如这些年高考时间是6789日,那么纪念日就在610日。


战略知识分子
传播知识,传播真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