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初中毕业后为什么没有读中专或中师,而是读高中上大学?

文摘   教育   2021-02-10 12:04  

近日被公众广泛质疑其水平的“屎尿体诗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名作家贾平凹女儿贾浅浅,是典型的“文二代”、“知二代”、“精英子弟”,从小到大学业和事业都挺顺利。她任教的西北大学文学院网站显示:贾浅浅生于197911月,1998年到2003年就读于西北大学系中文系(本科四年制专业读了5年?),2006年到2009年是山西师大硕士研究生,2018年至今是西北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其中,贾浅浅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在职的,她本科毕业就进入父亲贾平凹当时任人文学院院长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作,2018年又跳槽到更好的单位西北大学中文系。

 

很多人关注贾浅浅大学四年制本科专业为什么读五年,一种是认为贾的高考成绩不太好,考的是大专,然后读专升本,共五年,也有一种另一种可能,笔者曾认识一个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她高考并没有考上湖南农大,1999年进入农大读一年预科,第二年进入大一正式读本科。不知道贾浅浅是不是这种模式?

 

本文要探讨的,是贾浅浅初中毕业后为什么没有读中专或中师,而是读高中?这个问题很重要。

 

贾浅浅生于197911月,1998年读大学,应该是1995年初中毕业,那时仍是流行初中尖子生读中专或中师的年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当时的政策原因,大多是初中尖子生去读了中专中师。一方面,初中毕业考上中专后,可以分配有编制的正式工作,虽然不是什么好工作,但这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教育局和学校鼓励和引导成绩最好的学生报考中专,为了促使尽可能多的优秀初中生读中专,规定只许应届生报考中专,中考前组织预考,成绩在年级前二三十名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中专,一旦被中专录取,也就失去了读高中的机会,当时教育部门衡量一所初中教学质量,是看有多少学生能考上中专。在利诱加强制的政策推动下,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的平民子弟都不太情愿地去了中专中师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基层长期工作。

 

由于大多数初中尖子生被分流到中专中师,这就使得当年读高中比现在要容易很多。那些年的高考实际上很不公平,因为从初中毕业阶段就把大多数优秀生分流到了中专中师。贾浅浅的父亲贾平凹是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到贾浅浅读初中时就已经是名满中外的体制内著名作家,家庭条件远远超过一般人,属于“精英子弟”,这些人的家长自然看不上读中专中师获得个基层铁饭碗那点小利,不管孩子成绩好不好,都会设法让他们读高中获得考大学的机会,因为即使考不上大学,凭着家长的资源和人脉,也有门路读大学或安排个不错的工作,或是其他起码不低于读中专中师的出路。

 

现在看来,当年的政策简直就是为那些精英及其子女量身定制的,让他们获得极其巨大的政策红利。大多数初中尖子生读中专中师,给他们减少了大批有力竞争者,空出大量读高中名额,读高中考大学的难度大大降低,再加上家庭资源本来就更好,精英子弟们在学业和事业上更加顺利,更容易成为人生赢家。

 

有段鸡汤文说:“砍断别人的腿,并不能让自己走得更快。”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虽然自己不能走得更快,但是别人的腿被砍断了,自己就能远远走在他们前面。不管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有意还是无意,都造成了使精英子弟及其家庭成为最大赢家,平民子弟成为输家的事实。

 

但是,当年那种违反常识和人性的政策不但严重耽误了无数中专中师生及其家人,更重要的是国家和社会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初中尖子生被分流到中专中师,导致高中的总体生源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大学生源总体质量下降,一两代中高端人才的总体水平和成就因此下降,相比优秀生读中专中师对基层建设事业的促进,其实是弊远大于利,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得不偿失。并且还加剧了阶层固化,使得平民中出的人才更少,总体水平和成就更低。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负面影响将一直持续下去。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将来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失败,国民生活和发展陷入困境,八九十年代政策导致大多数初中尖子生读中专中师造成的巨大人才浪费,高中生源质量下降导致的中高端人才总体水平和成就降低,一定是国家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代中专生和中师生纪念碑”碑文如下:


                                

恢复高考后,从1980年左右到九十年代后期,大多数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全国共有数百万人)在当时政策引导和限制下,进入中专中师而不是重点高中读书,他(她)们像无数优质种子被不公正地抛洒在贫瘠的土地上,往往遭到逆淘汰,为中国的基层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同时,教育的沃土----高中和大学失去大量优质生源。中国一代人才的总体水平和成就因此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得不偿失,加剧了阶层固化,限制了民族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为铭记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吸取教训,警示天下,推动社会公正与进步,特立此碑。


战略知识分子
传播知识,传播真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