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讨论一个核心问题:资金性质和资金结构本质上是什么?
控制定价权的主体能够决定股票的估值高低及其涨跌。
这是否意味着资金性质和资金结构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权力结构?
资金规模大的话就有定价权,从而决定了某只股票的涨幅和日常估值水平,这便是一种权利。
因此,定价权是一种纯粹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极为重要,因为它本身就是权利。
那么,谁应当负责塑造、修正并推动定价权的合理性呢?
是政府。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考察的问题是:
政府是否已意识到这个问题?
政府是否采取了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三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局已采取行动,表明他们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政治局知道,因为相关政策在过去两年中未能得到落实。
如果中央在其他领域的一项政策也未能在两年内实施,政治局会不知道吗?
因此,政府是清楚实际情况并明白需要采取行动的。
那么,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我们注意到,2023年7月24日,中国政治局仅设定了目标而未提出具体措施。为什么只设定目标而不制定措施呢?
在中国,除台湾和股市之外的几乎所有领域,政治局只需设定目标,无需具体政策指示。银行让利给实体经济的政策在疫情暴发后一周内迅速落实到所有储蓄所。
我只需提出目标,无需多此一举地提出措施。然而,这种观念在股市中完全行不通。
因此,你看到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发布的文件,重申了目标并将之作为基本国策,并随后给出了具体的措施,这些文件都在网上公布。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打通保险、养老入市的几个堵点。同时注意一个计划,稳定推进公募基金的改革。中国是一个很含蓄的国家,如果公募基金已经非常好了,要改革吗?
所以,随后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抑制割韭菜的非偿还资金,快速大规模的,持续引入偿还性地立足于长远的保险类资金,就是政治局926文件的根本思路。
也就是说能决定市场资金生态、资金性质结构的定价权分配的政治局已经开始强硬的动作,我们随后看一下将会发生的变化。
保险资金总量超过三十万亿元,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规定,大约有20%至30%可以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尽管目前只有小部分可以入市,但总体的资金规模已超过公募基金,尤其是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我之前提到的是政治力量推动市场,目前也是股票推动各类保险资金入股市。在吸引客户时,保险资金通常需要承诺一个稳定的年化收益率,例如3%。当前,十年期国债的无风险收益率仅为2%。
如果不投资股市,而选择购买低估值、高分红的股票,投资者甚至需要倒贴钱购买国债,这还没计算人工成本。
因此,从市场力量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不进入股市与它们自身的性质不符。低利率是牛市的重要条件。第二,由于人们通过固定收益产品已经无法保值,他们必须转向股票市场。
参考这张由招商证券于2024年6月30日展示的图表,它分类展示了中国A股和H股上市的主要保险公司的持仓。这张图向我们揭示了,在政策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保险公司投了什么资产。
根据招商证券的数据,这些保险公司为什么形成了特定的资产结构?为什么他们没有投资芯片等科技领域,至少在统计指标上是如此?
资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每年向保护者支付3%的固定利息。如果它不能赚回4%~5%,就会亏损。此外,银行对客户的承诺是几十年期,最短时限为20年。因此,大幅波动对于保险资金是不利的,它倾向于长期投资,这就是为什么政治局文件强调要大力引进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经营特性和其内在的利益驱动决定了它们一定会选择低估值和高分红的策略。它们关注的是长期视角,不担心短期价值翻倍,反而害怕短期的巨大波动。这解释了在政策推动下,保险公司大规模进入股市后可能引发的变化。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募基金经历了萎缩。许多人认为这是由于牛市未出现所致,因此他们期待牛市的来临。许多公募基金的营销人员和客户,因为我之前在证券公司工作过,我的同事们还指望牛市再来个基金销售高峰。然而,当牛市真的到来时,却遭遇了大量资金赎回。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金融的本质是信誉和信任,只有信任你才能把钱给你。
为什么挤兑一下就死了?
任何金融机构只要遭遇挤兑必死,因为它不相信你了,抽走金融资源瞬间归零了。在这种信誉是金融的本质情况下,公募基金的做法已经大家看透。正常人都不买公募基金了,这个时候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已经破产。
在此背景下,政策意识到主动管理必然通过定价权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出资人的利益,所以索性不让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利,剥夺他们的权利。用被动的指数基金剥夺。
1972年美国“漂亮50”泡沫破裂后,美国主动管理指数基金数据的一个缩影。从1972年美国“漂亮50”泡沫破灭之后,美国发现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实质上只为自己服务,因此自然而然地开始转向指数化投资。经过数年的发展,美国市场上的指数基金规模已超过主动管理型基金。
在中国,这一现象同样存在,并且反映了资金性质转变的趋势。引入保险强化低估,以及指数化投资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
刚才丹阳讲了,由于低估值股票没有套牢盘的制约,同样的资金投入高估值股票因为大量套牢盘抑制了股价上涨。
相反,购买低估值股票因没有套牢盘而可能推动股价上涨。这就是为什么在9月24日之前,六大国有银行指数翻倍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国家直接购买了六大行的股票,只是通过某种方式分配的资金相对来讲,银行的抛盘小,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特别强调,这种结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期间也涉及到了窗口指导。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