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资人造成天量损失的情况下,还能给自己创造巨大盈利,为什么能够出现这种事?
答案是:非偿还资金管理人完全没有刚性还本责任的约束,责任心完全源于内心道德和责任感。
绝大部分人在没有刚性压力和约束下,不会自觉地首先照顾别人的利益,而是首先考虑扩张自己的利益,哪怕这种自我利益扩张造成了出资人的损失也毫不在意。因为没有人能追究他的责任,谁也不能在他们造成严重损失后,要求他们负什么责任。
下面的图表是成立于2023年5月的一个基金在一年半不到的时间里,亏损了一半后理直气壮的宣布清盘了:
中银证券优势成长混合基金清盘:
在清盘公告中明确写到清盘不需要经过出资人的同意,出资人除了承受终极亏损外,没有任何权利。
公募基金壮大以后,取代了2000年之前的庄家,但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波动和非理性更加严重了。为什么为了增加市场理性度和稳定性而大规模快速发展起来的公募基金获得市场定价权之后,反而市场更加非理性、出现更严重的高估值高泡沫和高波动呢?
因为庄家用的是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庄家使用的是偿还性资金。庄家要为钱的安全负责,所以制造的泡沫就小。公募基金使用的是非偿还性资金,所以就制造出了天大的泡沫。非偿还性资金因为不需要偿还,管理人可以不负责任的任意去使用这个资金,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受到任何控制,非偿还性资金使得管理人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下面是招商证券根据A股H股所有中国上市保险公司2024年半年报数据统计后发布的信息:
招商证券提供的信息是,上市保险公司合计在股票上的数千亿投资中,44%投入了银行。为什么保险公司主动去买最低估值最高分红的银行?为什么保险资金会主动的去做价值发现?主动的去顺应价值规律?而没有像公募基金一样对低估值高分红银行视而不见。答案是偿还性资金的管理人在最终还本付息的约束下,其投资行为必然是寻找安全的,长期确定性高的、有稳定股息收益的资产。
当一个市场的主流资金主要是偿还性资金,这个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和机构投资的行为特征是追求确定性、追求安全性、追求盈利性以及追求长期的稳定收益,而不在意短期的高收益。所以有这样的行为特征是由资金性质必须终极偿还这一客观事实决定的。
在这里偿还性其实是对资金管理人行为理性化最强有力的约束,而非偿还性资金性质之下资金管理人能做到理性是超小概率事件。只有像巴菲特、芒格那样的极少数人会在没有什么刚性约束的情况下,想尽办法自觉促进客户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追求理性。
不改变非偿还性资金为主的资金来源,不改变主流资金的性质,用偿还性资金取代非偿还性资金作为市场的主流资金之前,掌握定价权的机构投资者保持理性、自觉维护出资人的利益、自觉维护市场的稳定、自觉坚持理性是不可能的。在偿还性资金取代非偿还性资金成为市场的主流资金之前,市场大部分时间估值趋于合理的长治久安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是人性和一系列深层次原理决定的。
凌通盛泰核心观点:
中国股市周期性危机的本质原因是资金的非偿还性导致的。当非偿还资金主流化后,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不负责任的资金管理人就主导了市场,不计后果的行为就主导了市场,如此市场必然会危机和崩溃的。
只有结束非偿还性资金主导市场,偿还资金取代非偿还资金,才能消除危机产生的必然。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