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核心观点
政策态度上,财政部释放积极信号,未来增量政策可期,但由于部分政策法定程序没有走完,财政部无法披露更多的规模数据。
潜在政策方面,①对于短期年内财政缺口,财政表示有韧性、综合性措施,实现收支平衡、预算目标;②对于中长期地方化债问题,拟推出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③对于中长期地产和内需问题,包括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地方债支持地产止跌企稳和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
政策效果上,大财政之路开启,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后续关注政策的规模、节奏、结构等细节。
事件描述
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举办“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强调未来聚焦四个方面:1)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2)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3)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4)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对此,我们从政策态度、潜在政策、政策效果三个方面来解读。
事件评论
政策态度:释放积极信号,增量政策可期。
财政政策不同于货币政策,其中政府举债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每年3月的两会披露两组限额:一类是新增限额,例如3%的赤字率对应的中央赤字(国债)、地方赤字(地方一般债),不纳入赤字的新增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等;一类是存量限额,国债、地方债每年都会披露存量上限。因此不论是年初、年内,想要提高举债规模,均需要走人大的审批,仅有限额空间内的规模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由于法定程序没有走完,财政部无法披露更多的规模数据,但是反复强调“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规模上使用“较大规模”、“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等表态来努力传达积极信号。
潜在政策1:短期年内财政缺口?财政有韧性、综合性措施,实现收支平衡、预算目标。
我们在《财政缺口与增量政策》中测算1-8月的财政缺口,按照1-8月两本账收入实际增速线性外推到全年,广义财政支出较年初预算存在2.8万亿元的缺口。对于预算缺口,财政部明确表态中国财政有韧性、有综合性措施,可以确保实现收支平衡和预算目标。
就短期、弥补年内缺口来看,能使用的增量政策包括:
1)增发国债、特别国债,需要人大常委会审批,预计今年10、11月召开,但考虑年内时间紧迫,留给发行、使用的时间已较为紧张;
2)限额空间使用,不需要人大审批,2023年末国债、地方一般债、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分别为8283亿元、6801亿元、7500亿元;
3)央行和主要央国企利润上缴,2023年末央行其他负债科目为1.1万亿元,2024年8月已达1.66万亿元;
4)中央、地方结余资金的使用,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目前剩余约1499亿元(扣除拟要用的),经测算地方结余资金约在1.3万亿元左右(扣除拟要用的)。
从发行程序来看,第1类要走人大审批,第2-4类原则上监管通过就可以公布。
潜在政策2:中长期地方政府化债问题?拟推出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1)首先,地方隐债有多少体量?2014年底官方公布的隐债规模是15.4万亿元,2018年债务摸查后没有披露具体规模。今天财政部提及2023年末隐债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由于缺乏公开数据,市场往往用城投有息债务来评估隐债规模,2023年约为60万亿元,但其中无法剔除城投自己承担的债务规模。
2)其次,历史上化债力度有多大?针对2014年15.4万亿元的隐债,监管2015年8月提出三年内置换隐债,2015-2018年实际置换达12.2万亿元。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化债之后,2023年安排了2.2万亿元的额度,2024年安排了1.2万亿元。
3)最后,会以怎样的形式来化债?不论是此前的特殊再融资债、特殊新增债等地方债形式,还是可能的特别国债形式,都是低息债务置换高息债务,隐性债务显性化,但若以国债化地方隐债,则是化债模式的再次升级。
潜在政策3:中长期地产和内需问题?特别国债、地方债支持地产止跌企稳和重点群体。
1)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抵御风险、化解不良和信贷投放能力。
2)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或能部分对冲土地财政缺口;支持收购存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及时优化完善跟地产相关的增值税等税收政策。
3)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重点加大学生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
政策效果:大财政之路开启,提振信心,后续关注规模、节奏、结构。
中国经济当前时点不同于过往20年,财政的压力和重要性凸显,大财政之路是应有之意。外需、内需两个视角看经济,外需承压时,必然重视内需。而居民、企业、地方政府加杠杆能力较弱,急需中央政府加杠杆,对此,财政部强调“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市场迫切关注的,不仅仅是短期的稳增长,更期待的是中长期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规模需要正视财政缺口,节奏宜早不宜晚,结构应该直击痛点,期待足够的举债规模和合理的支出结构,走出有成效、健康、可持续的大财政之路。对于权益市场,政策思路有积极转变,须有理性的预期和足够的耐心;对于债券市场,观察重点在于央行降准降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