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伏大暑——林杰医师手记

文摘   健康   2024-07-25 13:35   浙江  

              


   1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2024年7月22日 15:44是今年的大暑交节。不知不觉已经过三天了。

因事务繁忙,加上气温太高,我虽非病理性“苦夏”,这几日也总感觉精神不够抖擞,思绪也略有些散乱,关于大暑节气的文章直到现在才动手写。

近几日,北京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前两天的暑气特别逼人。

从昨晚开始,终于下了一场暴雨,虽然仍没有清凉感,但至少不那么闷得慌了,总算让人舒了一口气。
透过窗户,静静地看着屋外的绿树,我仿佛是看到曾经的葱茏岁月,和稍有疲态的自己。
   2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夏季进入尾声,虽说是盛极而衰,但此时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我们的心通于夏气,如何开心度过这人生中最热烈的时光,是每个人的课题及智慧。
岁月如梭,今年的时光流逝又将近一半了,不免有些感慨。
唐代诗人元稹用“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来描述季节的更迭,古代没有空调,所以古人对节气尤其关注。
大暑的到来,象征着炎热的夏季开始向清爽的秋季过渡,但仍是任重道远。就像那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只可以用来自我安慰一下。
大暑时节,我们的阳气都充盈在体表,气血贲张,用以舒张腠理和皮肤毛孔,从而发汗泄热,以和暑气;
而体内却略显阳虚,所以大家都会感到疲倦。
这个时候,避免长时间地暴露在高温之下,减少户外活动,是谓“形伏”,而精神内守,心平气和是最好的养生方式,称为“心伏”,或者“心服”;保持最佳心态,心静自然凉。
中医认为,暑热扰人心神,使人烦躁不安。暑必夹湿,使气机不畅,人们容易疲倦乏力。
因此,要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情志过激。
此外,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行气祛湿,但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出汗痛快淋漓但人不觉得累为度。
三伏天,以伏为主,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提倡午休片刻,可缓解疲劳,恢复精力。
近期流行的晒背养生,是补阳气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应该重视适度,晒背时间不能太久,避免中暑。
最好前胸趴在一个透气的竹席上,不要胸背同时受热,头部尤其要遮阴、通风。
   3   
很多人喜欢在夏季喝冷饮或吃冰镇食物,这容易让胃肠道产生血管痉挛,导致腹痛、腹泻。
如果外吹空调,内食冷饮,内外夹击,对人体的阳气是更大的损伤。
事实证明,喝热茶反而有助于防暑。用温水洗脸,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空调给了我们避暑的自由,但也别忘了身心需要温暖和舒展。传统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智慧。
暑到极致 ,养生讲究“虚其心 实其腹”。在我们老家,喜欢在大暑节气吃羊肉。
因为暑气外张,身体的阳气随之扩张,身体的空间也在逐渐增加,这个时候更需要能量的支持。
在伏天吃羊肉,只要烹调合理,确实可以让我们的体能恢复得很快。
向大家推荐一款紫苏绿豆汤,把绿豆煮好后,调入适量的紫苏水,既可祛暑又可除湿,还保护胃肠功能。
紫苏冬瓜汤也很好,把冬瓜汤煮好后,放入少量的紫苏再煮几分钟即成,在炎炎夏日饮用也能为我们带来清凉舒心。


 找空间比盯问题更重要
● 心有花开——林杰医师夏至手记
 林杰医师2024年中医课程信息


       













阳明普济堂
弘扬中医生活理念,传递中医生活方式,推广中医医疗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