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唤醒生命——惊蛰手记

文摘   健康   2024-03-21 15:33   浙江  
              


  导    



春雷初动,响声启蛰,万物复苏萌发。各地习俗,推陈出新,春日养阳护生机。



   1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我在北京,天气是小雨加飘雪。雪花片片飞舞,还是蛮好看的。没有听到雷声,只有不时闪过一阵飞机的轰鸣声。
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登上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鸡冠山,蹲在山顶的大石头上,细品几杯加了陈皮煮过的白茶,真的是太舒服啦。
山里的空气清新湿润,整个人像是被洗了一遍,内外通透。
今年的第一声春雷,在半个月前就响彻了南京的天空。据说有几千个雷连续翻滚了一个夜晚。
今年是甲辰,隆隆雷声伴着龙腾虎跃,肯定是个好兆头。
今天凌晨到现在,天地间充盈着氤氲之气。虽仍未打雷,但是态势已成。
我特别希望今天有震耳的雷声,感觉是一种从心底深处生发的充满故事性的期待吧。
提及惊蛰,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养蚕宝宝的经历。
那个时候,有一张白纸,上面粘附着很多很多黑色的蚕卵。大人们都说,必须要等到惊蛰打雷后,才能孵化出来。所以我们总是眼巴巴地等着雷声。
有时真的很奇怪,即使过了惊蛰节气,只要没有听到雷声,蚕宝宝就是不岀来;一听到雷声,我们就赶紧回家看看是不是有蚕宝宝诞生了。
雷声就是唤醒生命的力量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之意
很多人都说“惊”是惊吓,而从我个人的理解,应该解释为“惊喜”更加合拍,更加切境。
春回大地之际,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应该是充满喜悦和感动啊,每一次所见所闻都是值得惊喜的。
阴阳相薄为雷,雷为震,为阳。雷电是云层中的正负电荷交流的产物,是阴阳相融的结果。春回大地,阳气生发,惊蛰至则地门开
地气上为云,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下,天上形成雷电,地上发生着磁场和空间的变化。
雷电过后,无数蛰虫开始苏醒,繁殖,争先恐后,纷纷而来。
当然,被阳气激活和唤醒的,还有我们体内休息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气血,以及那些蓄势待发的憧憬和众多思绪……
惊蛰为干支历法中卯月的起始,万物冒地而出。也就是说万物感受到阳气的催动、充盈,开始萌发和滋生。
惊蛰原名“启蛰”,是万物开启发动之意。在此,启和冒同为萌动、春生之义。按“建寅”的原则,卯在寅之后,寅月立春,卯月乃仲春。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初动,响声启蛰,万物复苏萌发。
   2   
我国幅员辽阔,在惊蛰这个节气,各地流传了许多有趣的习俗。
我们福建的武夷山,在惊蛰这一天有“喊山”的习俗,祭拜山神土地及岩茶祖师,唤醒沉睡的茶叶宝宝。
各地的匠人都喜欢在惊蛰日蒙鼓皮,借以怀古及祭拜天上的雷神;江南地区还有闻雷抖衣的传统;
在广西和江西,民众在屋子周围洒石灰,并点艾熏屋,据说是受药王孙思邈指点。这样子,一年之内不会有虫蚁入屋;
河南南阳保存了燃清香插屋角及窗台上,并在屋内悬挂鸡形剪纸以避百虫的习俗;
鲁东一带的人们,惊蛰这天喜欢用炊棍敲打锅台,谓之“震虫”;
西北很多地区还有用猪血祭白虎的仪式,以求远小人、避是非。
全国各地几乎都保留了惊蛰日对周边居住环境进行清理,祛污涤垢的好习惯。
   3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体现上天生之讲究赏而勿罚,予而勿夺,生而勿杀
春季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心翼翼地呵护阳气。使自己的情志和气血春日一样疏展畅达生机勃勃。
俗话说“春捂秋冻”,起居尤其要重视衣物适寒温;饮食宜清淡、新鲜;情绪上超越个人得失、豁达开朗锻炼则动静相宜。

醉在春天的气息里,脑海中不自觉会遐想一些惬意而轻松的生活场景:

每天早睡早起,伸伸懒腰,抻筋拔骨,耍耍鞭杆,打打太极拳,练练五禽戏、八段锦、八部金刚…...

或者慢跑、散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哼哼小曲、听听音乐;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赏花喝茶,或春日郊游,或找机会谈一场恋爱......都是对身心有裨益的。

春天肝气顺应自然之气渐升,很多人发现容易上火。
这几天很多人都告诉我,他们有的鼻腔出血,有的咽干舌燥,甚至咽痛。
在中医临床中,如果肾阴不足,不能滋水涵木,则易生燥,燥则血行艰涩,气机郁滞,肝郁血虚而生火;也有阴不配阳,虚阳浮越的。
如果外界的气温变化,影响了肝主藏血和疏泄功能,加剧了阴阳之间的不平衡,阳气不能正常外达,更易上火。
这些症状,如果吃些盛产于西北的“甜胚子”或者南方各省的“甜酒酿”都非常好。
或者用淡竹叶、鱼腥草或桑叶煮水喝也是很好的选择。
惊蛰时节,鸭梨被称为三宝之一,很多地方都有吃梨的习俗。
梨鲜嫩多汁,性寒,甘甜,微酸,可以润肺、止咳、清虚火,化痰;而梨之甘味入脾,酸甘合化养阴,和五脏。
吃梨可以使心情舒缓愉悦。如果我们把梨和荸荠放在一起煮着吃,效果就会更好,当然生吃也非常好。
另外,民间吃梨的习俗还隐含了与疾病分离的意思,以及与诸害虫隔离的美好祝福。
春天还有个特点,就是“春困”。
我们的身体随着自然界的气温、气压的变化而产生阳气的升腾。阳气均匀地分布到全身各个部位,卫气敷布,毛孔清透。
因为人体内的血液总量是相对恒定的,给四肢百骸供血多了,大脑就会相对缺血,所以人会感觉困。
另外,因为外界气温高于身体对寒凉的防御范围,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松驰下来,大脑也会变得懒洋洋的。
日常生活中,如果暖气房里或者待在车里开着暖空调也会犯困,这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要舒缓春困,我们建议用牛角梳反复地梳理头发。尤其是在头顶和后脑勺稍微用点力,微痛为佳,反复摩擦,醒脑开窍的效果极好。
肝足厥阴之脉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经常梳头还可以沟通阴阳,对身心健康很有裨益。


 怎样学习中医
 林杰医师2024年中医课程信息

       







阳明普济堂
弘扬中医生活理念,传递中医生活方式,推广中医医疗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最新文章